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 dations ◷ 2025-07-25 21:50:34 #1842年出生,1918年逝世,奥斯曼帝国苏丹,哈里发,切尔克斯裔土耳其人,黑鹰勋章持有人,大屠杀参与者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土耳其语:İkinci Abdülhamit,1842年9月21日-1918年2月10日)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1876年—1909年在位)。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幼子。母亲提丽穆吉干为切尔克斯人。在兄长穆拉德五世苏丹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而遭废黜后,在新奥斯曼党人支持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拥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

即位同年12月23日,在宰相米德哈特帕夏主持下,颁布帝国第一部宪法(又称《米德哈特宪法》)。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继续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俄国的宰割。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对其斯拉夫臣民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像以前一样,腐朽的奥斯曼军队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到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时,苏丹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欧洲领土。对俄作战失败后,他解散议会,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恢复专制制度,建立恐怖统治,推行泛伊斯兰主义,迫害少数民族。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夺权,宣布重新实施1876年米德哈特宪法。1909年,发生三三一事件,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废黜。

俄土战争是哈米德在位早期的梦魇,这次战争的失败与圣斯特凡诺条约的签订使得土耳其丧失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并给予了保加利亚自治权。条约还要求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实行改革,将一部分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一部分亚美尼亚割让给俄罗斯。

1877年的俄土战争失败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认为要挽救帝国衰落需要强而有力的领导,他不信任前任苏丹的大臣及官员,逐渐削减他们在政府里的角色,集中帝国的统治权于手中(违反宪法,30年没召开一次议会),坚决抵制西方干预帝国事务,强调帝国的伊斯兰特色,并重申其哈里发的地位,呼吁穆斯林要团结一致,泛伊斯兰主义因此被大幅推广。他还废除了1878年2月的宪法并解散了国会(30年才重新召开)。在之后的统治岁月中,阿卜杜勒哈米德深居耶尔德兹宫发号施令。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透过兴建大量学校、减少国债及重整架构一度中兴及强化了帝国的地位,但他的专制模式统治引起强烈反对,导致他的统治结束。

约1890年左右,亚美尼亚人开始要求奥斯曼帝国实行于柏林西非会议上承诺了的改革。为了阻止改革,阿卜杜勒哈米德赐予了侵扰亚美尼亚人的库尔德盗贼以半官方地位。这些由库尔德人、土库曼人等民族组成的,由国家武装起来的军团被称为哈米德军团。他们可以随意攻击亚美尼亚人。因军团仅仅受军事法庭管辖,他们可以任意没收亚美尼亚人的谷物储备和粮食,赶走他们的家畜且不受任何惩罚。在这种暴力下,亚美尼亚人组建起了革命组织,如亚美尼亚社会民主党和亚美尼亚革命联盟。冲突未曾停止,双方于1892年在梅尔济丰;1893年在托卡特发生了冲突。阿卜杜勒哈米德毫不犹豫地血腥镇压了叛乱且怂恿当地穆斯林对抗亚美尼亚人。这些暴力导致了3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被称为“哈米德大屠杀”。彼时有关亚美尼亚人遭屠杀的消息在欧美广泛地被报道并引发了外国政府和人权组织的强烈回应。为此,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西方被冠上了“血腥苏丹”、“红苏丹”等名号。1905年7月21日,亚美尼亚革命联盟试图在他于公众场合露面时以汽车炸弹形式暗杀阿卜杜勒哈米德,然而这一谋划由于苏丹来迟了一分钟,炸弹引爆过早而失败了。该袭击共计造成26死,58伤(其中4人死于医院),炸毁了17辆车,是为耶尔德兹暗杀事件。

他经常以暴力镇压政治对手、屠杀少数民族。1876年发生了保加利亚大屠杀;1895年至1896年,在西亚的奥斯曼军队对亚美尼亚人进行了可怕的屠杀。尽管面临着国际上的强烈抗议,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未采取措施制止这些暴行。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非穆斯林地区实行的政策是如此不得人心,以至人们称他为血腥的苏丹。他觉得削弱旧的奥斯曼方式只会导致毁灭,畏惧任何抑制他本人胡思乱想或是限制他权力的行动。他感到西方化的土耳其人日益威胁其统治,因此将一个叫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团体,以及西化改革者都驱逐出境,并抵制所有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潮流。

晚年他的暴君式的统治导致土耳其人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支持青年土耳其党的革命团体的成长。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武装革命爆发,他被迫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再次召开议会。1909年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废黜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331事件)。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先被软禁在萨洛尼卡,后转移至伊斯坦布尔,1918年2月10日去世。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采用大陆军主义,不信任海军,认为大规模、昂贵的海军在俄土战争里毫无用处,于是将大部分战舰锁定在金角湾,战舰在及后的三十年里逐渐腐烂。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后,联合进步委员会欲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于是为了收集公共捐献购买船只而成立奥斯曼海军基金。

相关

  • 浓硝酸硝酸(分子式:HNO3)是一种强酸,是三酸两碱其一,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
  • 赛洛西宾赛洛西宾(Psilocybin (/ˌsɪləˈsaɪbɪn/ SIL-ə-SY-bin)是由超过两百种蘑菇(合称迷幻蘑菇,其中主要是是Psilocybe属的成员,如P. azurescens , P. semilanceata和P. cyanescens
  • 二十烯酸二十烯酸(英语:Paullinic acid)是一种在植物内可以找到的ω−7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烯酸在瓜拿纳中可以大量提取,二十烯酸的英文名(Paullinic acid)就来自于瓜拿纳的学名(Paullinia c
  • 崔汉绮崔汉绮(朝鲜语:최한기/崔漢綺,1803年10月26日-1879年6月21日),字芸老,别号惠岗、明南楼等,本贯朔宁崔氏,是朝鲜王朝后期的实学家。崔汉绮出身开城的两班家庭,被过继给没有儿子的远房亲
  • 马德拉自治区马德拉(葡萄牙语:Madeira)是葡萄牙在其国土西南方的北大西洋中央所辖的群岛,也是其主岛的岛名。在葡萄牙语中,“马德拉”是木头之意。明代《坤舆万国全图》中即把马德拉岛称为“
  • 红河谷红河谷,可能指:
  • 共和党 (消歧义)共和党是诸多政党使用的党名:
  • 小型犬浣熊小型犬浣熊 (Bassaricyon neblina)是浣熊科犬浣熊属的一种哺乳动物,在2013年8月15日由美国科学家向全世界介绍这新发现的物种,过去被误认为是体型较大的犬浣熊,它们生活在南美
  • 缩水甘油缩水甘油,分子式C3H6O2。无色几乎无臭液体。与水、低碳醇、乙醚、氯仿、苯、甲苯混溶,部分溶于四氯乙烯、二甲苯、1,1,1-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脂肪烃和脂环烃。可通过皮肤吸收进
  • 黄金的二十年代黄金的二十年代(德语:Goldene Zwanziger,英语:The Golden Twenties),又称快乐的二十年代(The Happy Twenties),是指1920年代的德国,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终结于1929年华尔街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