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氯丙二醇
✍ dations ◷ 2025-05-15 11:35:06 #单氯丙二醇
3-氯-1,2-丙二醇(3-MCPD),分子式C3H7ClO2。无色、有愉快性气味的吸湿性液体,放置后逐渐转变为微带绿色的黄色液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微溶于甲苯,不溶于四氯化碳、苯和石油醚。3-MCPD对啮齿动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质,且可透过血睾屏障和血脑屏障。由环氧氯丙烷于90~95°C、硫酸溶液中水解再经分馏制得。制造化学酱油时需要用盐酸将原料脱脂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此过程也会使油脂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又可进一步与盐酸反应而被氯化产生“3-MCPD”。因此,化学酱油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3-MCPD”;而酿造酱油不经过此步骤,因此基本不会有“3-MCPD”产生。英国曾多次在进口的亚洲酱油制品中检出超标“3-MCPD”。酱油为日常烹调食物的常用调味料,具有增加食物色香味的功能,酱油的主原料为黄豆蛋白,经由微生物发酵或加酸分解后,会被分解为小分子氨基酸、醛、酮或有机酸等呈味成分,丰富了酱油的美味。由于发酵酱油的制程费时和所需成本较高,因此人们发明了加酸促进蛋白质分解的化学制造方法,提供了制造酱油的另一种选择。但是化学方法分解蛋白质的制造过程却容易产生可能对动物体致癌的“3-单氯丙二醇”(3-monochloro-1,2-propanodiol,3-MCPD),对人体的健康有潜在危险。3-氯-1,2-丙二醇可作醋酸纤维的溶剂,也可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染料和药物等。
相关
- 阿奇霉素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磷壁酸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多糖,主要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由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多聚物。可以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细菌疾病 · 科莱
- 眼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肌腱病变肌腱病变(英语:Tendinopathy),又称肌腱炎(英语:Tendinitis)或肌腱退化(英语:Tendinosis),是一种肌腱的疾患,可造成疼痛、局部肿胀、与功能障碍。典型的疼痛会随着肢体动作而变得明显。好
- J05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5(抗病毒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肢肢,或称肢体,是指动物的手和脚。哺乳类动物拥有四条肢体,故又称为四肢。另一方面,手臂和腿也分别可称为上肢和下肢。昆虫的肢体则多很多,如毛虫、蜈蚣有很多附肢。
- 肌肉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缩写为UW),一所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861年,是美国西岸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大学。在1990年的
- CD8+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极化是一个巨噬细胞对应微环境讯号所表现不同程式功能的过程。巨噬细胞极化有多种功能型态,他们可以完全极化成特定的表型,像是M1(典型活化巨噬细胞)或是M2(另类活化巨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