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鳄类

✍ dations ◷ 2025-09-02 06:24:28 #伪鳄类
伪鳄类(Pseudosuchia)是主龙形下纲中的两个主要演化支之一。它们的头骨通常是厚重的,尤其是与鸟颈类主龙相比;伪鳄类主龙的口鼻部通常是长而狭窄的,颈部短而强壮,四肢的结构介于典型爬行动物的往两侧延伸到恐龙或哺乳类的直立四肢之间(虽然恐龙与哺乳类的姿态不同)。身体通常由两排或更多排的甲板保护者。伪鳄类主龙的体形大多数相当大,可达3米甚至更长。在2011年之前,伪鳄类经常被非正式称为“镶嵌踝类主龙”,2011年的一项研究提出镶嵌踝是由伪鳄类保留的原始特征。所以镶嵌踝类现在指的是更广泛的演化支,包括植龙目、伪鳄类和鸟跖类(鸟颈类主龙)。尽管Pseudosuchia的意思是“假鳄鱼”,但这是不恰当的名称,因为真正的鳄鱼属于伪鳄类。伪鳄类主龙似乎在三叠纪早期(奥伦尼克阶晚期)出现,到三叠纪中期(拉丁阶)成为陆地肉食性优势动物。它们的全盛期是三叠纪晚期,在这时代它们分为直立四肢的劳氏鳄科、植食性带有装甲的坚蜥目、大型狩猎动物波波龙科、小型敏捷的喙头鳄亚目、还有其他族群。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中,所有大型的伪鳄类主龙绝种,而恐龙继承它们的陆地优势动物地位。只有小型的喙头鳄亚目与原鳄亚目存活下来。随者中生代前进,原鳄类演化得更像典型的鳄鱼,当恐龙称霸于陆地的时候,鳄形超目繁盛于河流、沼泽、海洋,比现代鳄鱼更具多样性。当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发生时,情况被翻转了,大部分鸟颈类主龙灭亡,只有鸟类继续存活,虽然鳄形超目在白垩纪末灭绝事件的损失并不重,但在新生代越来越冷的气候趋势下,鳄形超目的许多演化支因此灭绝。现在仅现存二十多种的鳄目是伪鳄类主龙中仍然存活的唯一一支。在1887到1890年之间,Karl Alfred von Zittel创造伪鳄类这名词,包括三类(两个坚蜥类与Dyoplax)外表类似鳄鱼,但实际上不是鳄鱼的动物。所以命名为“假的鳄鱼”。在20世纪中期,像是阿尔弗雷德·罗默(Alfred Sherwood Romer)的《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与埃德温·尔伯特(Edwin H. Colbert )的《Evolution of the Vertebrates》,伪鳄类是槽齿目中的一个亚目。Zittel命名的坚蜥类被放置在它们本身的亚目里。埃德温·尔伯特以小型主龙类做为范例,例如兔鳄与黄昏鳄,两者在当时都被重建成像是兽脚亚目的二足动物,这些动物当时被推测是后来所有主龙类的祖先。伪鳄类后来却成为槽齿目中,所有不被列入其他三个亚目的物种的集中分类。甚至沙洛维龙与长鳞龙都曾被认为是伪鳄。在当时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中,伪鳄亚目被认为是并系群集合,所以是无效名称。有些研究人员,例如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与凯文·帕迪恩(Kevin Padian),曾经尝试以亲缘分支分类法将伪鳄亚目定义,成为鳄鱼祖先与其后代(包括鳄鱼,使得伪鳄类这名词有些古怪)的单系群。这些定义包括:“鳄鱼,与所有血缘较亲近于鳄鱼,而较不亲近鸟类的主龙类”(高斯特与帕迪恩)、“仅存的鳄鱼,与所有血缘较亲近于鳄鱼,而较不亲近于鸟类的主龙类”(高斯特, 1986)、还有近年的“主龙类中包括鳄鱼而不包含鸟类的最大演化支”(赛里诺, 2005)。根据这些定义,伪鳄类成为鸟颈类主龙的姊妹分类单元,而与镶嵌踝类主龙的范围相近。在1988年,麦可·班顿(Michael Benton)与Julia Clark提出一个新的定义:包括劳氏鳄科与坚蜥目。但是这劳氏鳄科与坚蜥目之间、以及与其他主龙类的关系是有争论的,所以这演化支是无效的。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反对伪鳄类这名称,而伪鳄类并不常用到。赛里诺创建的镶嵌踝类主龙在2011年之前更常被用到。镶嵌踝类主龙是个节点定意的演化支,包含植龙目、坚蜥目、劳氏鳄目、鳄形超目等类群。镶嵌踝类主龙、伪鳄类的范围有许多重叠,而镶嵌踝类主龙是2011年之前的较常用名称。在2011年,有研究人员试图提出伪鳄类的新定义,将植龙目排除于伪鳄类之外。根据这个定义,镶嵌踝类主龙包含伪鳄类。伪鳄类的范围较小,也与最初定义有很大不同。研究还提出镶嵌踝类 (Crurotarsi)不仅包括伪鳄类和植龙目,还应当包括鸟类,非鸟恐龙和翼龙。由于许多最近的研究支持这项研究的结论,所以现在常用伪鳄类(Pseudosuchia)。

相关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红藻门红藻门(学名:Rhodophyta),是含有藻红素的一门藻类,属于多细胞、真核细胞的生物;约有7000种。几乎所有的红藻都生活在海洋中,他们生长在涨潮线以下的岩石上或较深的水中,有些物种可以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印度教唯心主义唯心论(英语:idealism)或唯心主义、理想主义、理念论或观念论,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唯心论直接相对于唯物论,后者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我们对世界
  • 肝肾综合症肝肾综合征(英语:Hepatorenal syndrome,缩写HRS)是发生于肝硬化或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致命症状,患者的肾功能会快速恶化。虽然一些治疗方法(如透析)能延缓肝肾综合征的病程,但肝肾综合
  • 伊本·鲁世德阿布·瓦利德·穆罕默德·伊本·阿马德·伊本·鲁世德(阿拉伯语:أبو الوليد محمد ابن احمد ابن رشد‎,1126年-1198年12月10日),又译为阿威罗伊、亚维侯
  • 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分布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印度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地区,包括75种语言,其中
  • 食物耐受不佳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erances)是指因为食物、饮料、食品添加剂或是食物中成分产生的有害反应,一般会在食用食物之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有害反应会在一个或多个器官或是系统出现,
  • 2013年夏季热浪2013年夏季热浪指2013年夏季,北半球陆地发生高温酷暑的异常天气现象。2013年夏季。约在2013年7月至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