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

✍ dations ◷ 2024-12-22 15:13:36 #专制
专制是一个中国史学与政治学术语,最早始于清末的梁启超,他由日本引进这个译语。这个名词是意译,可以对应到几个欧洲单字,包括:这个名称随后在中国流行,通常用来描述古代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的型态,高度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独裁政体方式统治,政治完全取决于君主意志的独断独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这个名词又常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称为“封建君主专制”,自己则为“无产阶级专政”。但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是君主专制,因为对君主专制的定义不同,在学者间仍有争论。专制这个用语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但是通常是作为动词,控制或决定之意,未形成专门名词。专制两字连用时,主要使用在形容臣下侵夺国君权力,君主专制这个用法,在中国古代尚未出现。1899年4月2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译作《各国宪法异同论》,引用何礼之的译法,提出专制政体一词。同时将monarchies译为“立宪君主”,而despot译为“专制君主”。同年12月13日,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孟德斯鸠之学说〉,将何礼之日译本中的三大类别,译为专制政体(despotisms)、立君政体(monarchies)与共和政体(democratic republics)。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称专制政体为君主有无限权力的政体。。1902年《译书汇编》第1卷第1期,开始译出何礼之《万法精理》。其中将专制政治(despotisms)定义为,君主一人有无限权威。专制、专制君主、君权专制或君主专制这些术语开始在中国流行,但是跟日本情况相同,也不一定会把这些名词是对应到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或英语:despotism区分出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习惯用法上,受日本及民国初年译法影响,君主专制与绝对君主制类似,可以混用,例如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常将英语:absolute monarchy译为君主专制、专制君主制,而将英语:despotism译为专制、专制主义。传统中国是否是君主专制,现代学者有许多见解。一般皆认同这个看法,著名的反对者为钱穆。钱穆认为,将中国传统政治划为君主专制,是近代欧洲人的观点,但实际上有待商榷。钱穆在北京大学教学时,首次提出这个见解。其弟子余英时认为,若以政权的最终性与绝对性这二个标准来看,中国至明朝、清朝时发展为绝对君主制,才能被称为君主专制。

相关

  • 茶温县茶温县(越南语:Huyện Trà Ô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其中西欧(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
  • 韦格蒂乌斯普布利乌斯·弗莱维厄斯·维盖提乌斯·雷纳特斯(Publius Flavius Vegetius Renatus),约活动于公元4世纪后半期。著有关于古罗马军事体制论著《论军事》,凡四卷。尽管他非军人而
  • 噻嗪化物噻嗪类利尿剂(英语:Thiazides),是利尿剂的一类。此类药物可抑制氯化钠在远端曲小管(英语:Distal convoluted tubule)的再吸收(英语:reabsorption)。这些药会作用在远端曲小管的细胞管
  • 雪莱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i/ˈpɜːrsi ˈbɪʃ ˈʃɛli/,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是一位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恩格
  • 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 S {\displaystyle S} 代表。物种的丰富程
  • 罗勒三文鱼肉酱鱼酱(拉丁语:garum)是一种把渔获发酵而成的调味料,在环地中海地区,如:古希腊、古罗马及拜占廷帝国的饮食里均有使用。相传在古代的腓尼基人就已经懂得制作鱼酱,并传播至古希腊,然后
  • 霍华德·加德纳霍华德·厄尔·加德纳(英语:Howard Earl Gardner,简称 H. Gardner,1943年7月11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他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 基西杜古省基西杜古省是西非国家畿内亚的33个省之一,位于该国东南部,由法拉纳大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基西杜古,北临库鲁萨省和康康省,东接凯鲁阿内省,南毗马桑塔省和盖凯杜省,西邻法拉纳省,面积
  • 英国农业革命英国农业革命(英语: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即第二次农业革命(Second Agricultural Revolution),是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劳动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英国农业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