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制
✍ dations ◷ 2025-08-09 02:38:39 #专制
专制是一个中国史学与政治学术语,最早始于清末的梁启超,他由日本引进这个译语。这个名词是意译,可以对应到几个欧洲单字,包括:这个名称随后在中国流行,通常用来描述古代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的型态,高度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独裁政体方式统治,政治完全取决于君主意志的独断独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这个名词又常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称为“封建君主专制”,自己则为“无产阶级专政”。但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是君主专制,因为对君主专制的定义不同,在学者间仍有争论。专制这个用语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但是通常是作为动词,控制或决定之意,未形成专门名词。专制两字连用时,主要使用在形容臣下侵夺国君权力,君主专制这个用法,在中国古代尚未出现。1899年4月2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译作《各国宪法异同论》,引用何礼之的译法,提出专制政体一词。同时将monarchies译为“立宪君主”,而despot译为“专制君主”。同年12月13日,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孟德斯鸠之学说〉,将何礼之日译本中的三大类别,译为专制政体(despotisms)、立君政体(monarchies)与共和政体(democratic republics)。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称专制政体为君主有无限权力的政体。。1902年《译书汇编》第1卷第1期,开始译出何礼之《万法精理》。其中将专制政治(despotisms)定义为,君主一人有无限权威。专制、专制君主、君权专制或君主专制这些术语开始在中国流行,但是跟日本情况相同,也不一定会把这些名词是对应到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或英语:despotism区分出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习惯用法上,受日本及民国初年译法影响,君主专制与绝对君主制类似,可以混用,例如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常将英语:absolute monarchy译为君主专制、专制君主制,而将英语:despotism译为专制、专制主义。传统中国是否是君主专制,现代学者有许多见解。一般皆认同这个看法,著名的反对者为钱穆。钱穆认为,将中国传统政治划为君主专制,是近代欧洲人的观点,但实际上有待商榷。钱穆在北京大学教学时,首次提出这个见解。其弟子余英时认为,若以政权的最终性与绝对性这二个标准来看,中国至明朝、清朝时发展为绝对君主制,才能被称为君主专制。
相关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弥散量弥散量或肺扩散容量(Diffusion capacity)是一个测量肺交换气体的能力的指标。它通常是肺功能检查的其中一项指标,在欧洲也被称作“传输系数”("transfer factor")。其标准计算公
- 鹰鹰(英语:Hawk)在鸟类的分类上指鹰属(英语:Accipiter)的猛禽,也是小型鹰科猛禽的泛称。而中文中较广义不准确的用法也将鹰科、较大的隼科与鸮形目的鸟类俗称为鹰。鹰为肉食性,嘴弯曲
- 海蛇海蛇亚科(学名:Hydrophiinae)包括所有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蛇,属于蛇亚目,由远古眼镜蛇进化而来,本科有15属、约50种。在新的分类法中,海蛇亚科被归类于眼镜蛇科之下。海蛇亚科下的蛇
- 数码印刷数码印刷是指从数字的图像直接印刷成各种媒体的方法。它通常指的是包括以桌面出版进行短版印刷的专业印刷和其他数字源使用大幅面以及高产量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打印。数字印
- 载脂蛋白结构 / ECOD载脂蛋白(英语:Apolipoproteins)是指一种会与脂类(脂溶性物质,如脂肪与胆固醇)结合的蛋白质,以形成脂蛋白。脂蛋白借着穿梭于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以转运脂质。脂蛋白的脂
- 大气压气压的国际单位制是帕斯卡(或简称帕,符号是Pa),泛指是气体对某一点施加的流体静力压强,来源是大气层中空气的重力,即为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一般气象学中人们用千帕斯卡(KPa)、
- 保罗·维拉尔保罗·于尔里克·维拉尔(法语:Paul Ulrich Villard,1860年9月28日-1934年1月13日),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1900年,他在研究镭的辐射时发现了伽马射线。维拉尔退休后离开了巴黎。193
- 人类第一次登月计划的成功阿波罗11号(英语: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历时8天13小时18分35秒,绕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时36分20秒。三位执行
- 吠陀经吠陀(梵语:वेद,转写: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