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晶

✍ dations ◷ 2025-02-23 13:22:16 #再结晶
重结晶(英语:Recrystallization),再结晶,晶种结晶法,也称之为优先结晶法;是一种物理过程,在化学、冶金学和地质学中有很不同的用途。重结晶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融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向热的饱和或过饱和的外消旋溶液中,加入一种纯光活性异构体的晶种,创造出不对称的环境。当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时,稍微过量的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就会优先结晶。滤去晶体后,在剩下的母液中再加入水和消旋体制成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这时另一个稍微过剩的异构体就会结晶出来。于理论上,如果原料能形成聚集体的外消旋体,那么将上述过程反复进行就可以将所有对映体转化为纯的光学异构体。没有纯对映异构体晶种的情况下,有时用结构相似的手性化合物,甚至用非手性的化合物作晶种,也能成功进行拆分。固体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度饱和而析出晶体。其由于不同的物质常会形成不同的晶格结构,相同晶格结构的物质与不同晶格结构的物质一同结晶的几率很低;相同晶格结构的物质又以半径相近的更易一同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也可利用此方法分离光学异构物。晶种结晶法是在路易·巴斯德的工作的基础上发现的。文献上最早报道的应用是肾上腺素的拆分。路易·巴士德首先发现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现象,并于1849年第一次进行手性拆分以分离两者。直到1882年,他示范了借着引晶技术从过饱和的酒石酸钠铵溶液中生成d-晶体及l-晶体,相反的手性晶体将会排列成相反的形状。利用重结晶可提纯固体物质。某些金属或合金重结晶后可使细化,或改变晶体结晶,从而改变其性能。再结晶是物质提纯的一种重要手段。最典型的情况是:产物甲里混有少量的杂质乙。要提纯甲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包括再结晶。再结晶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重结晶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相关

  • 肉芽肿肉芽肿(英语:granuloma)是在许多疾病炎症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由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聚集而成。当免疫系统识别外来物质但无法消灭时,会尝试将其围堵起来,此时肉
  • 镇静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细胞色素P450结构 / ECOD细胞色素P450(英语:cytochrome P450)超家族(官方缩写为CYP)是一大类多种多样的酶。大多数细胞色素P450酶的功能是催化氧化有机化合物。细胞色素P450的受质包括有:如脂
  • 去氧羟四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东印度东印度是一个模糊、松散的地域概念,既适用于现在的印尼(前荷属东印度),也可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属于本群岛)现在仍偶尔会这样指称。广义的“东印度”还包括中南半岛(又称印度支那)和
  • 有限集合数学中,一个集合被称为有限集合,简单来说就是元素个数有限,严格而言则是指有一个自然数n使该集合与集合 { 1 , 2 ,
  • 比例在数学中,比例是两个非零数量 y {\displaystyle y} 与 x {\displaystyle x} 之间的
  • 皿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八个(五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皿部归于五划部首。皿部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石洞壁画石洞壁画是在洞穴或岩石上的绘画,有时也称为岩画。一般多为史前所做。使用的颜料包括红色和黄色赭石,赤铁矿,氧化锰和木炭。最早的石洞壁画可以上溯到4万年前。中国岩画分布极
  • 雅典娜雅典娜(现代希腊语:Αθηνά、拉丁语:Athena、阿提卡方言:Ἀθηνᾶ或Ἀθηναία、伊俄尼亚方言:Ἀθήνη或Ἀθηναίη(多用于史诗)丶埃俄利亚方言:Ἀθήναα丶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