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晶

✍ dations ◷ 2025-08-29 22:54:26 #再结晶
重结晶(英语:Recrystallization),再结晶,晶种结晶法,也称之为优先结晶法;是一种物理过程,在化学、冶金学和地质学中有很不同的用途。重结晶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融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向热的饱和或过饱和的外消旋溶液中,加入一种纯光活性异构体的晶种,创造出不对称的环境。当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时,稍微过量的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就会优先结晶。滤去晶体后,在剩下的母液中再加入水和消旋体制成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这时另一个稍微过剩的异构体就会结晶出来。于理论上,如果原料能形成聚集体的外消旋体,那么将上述过程反复进行就可以将所有对映体转化为纯的光学异构体。没有纯对映异构体晶种的情况下,有时用结构相似的手性化合物,甚至用非手性的化合物作晶种,也能成功进行拆分。固体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度饱和而析出晶体。其由于不同的物质常会形成不同的晶格结构,相同晶格结构的物质与不同晶格结构的物质一同结晶的几率很低;相同晶格结构的物质又以半径相近的更易一同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也可利用此方法分离光学异构物。晶种结晶法是在路易·巴斯德的工作的基础上发现的。文献上最早报道的应用是肾上腺素的拆分。路易·巴士德首先发现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现象,并于1849年第一次进行手性拆分以分离两者。直到1882年,他示范了借着引晶技术从过饱和的酒石酸钠铵溶液中生成d-晶体及l-晶体,相反的手性晶体将会排列成相反的形状。利用重结晶可提纯固体物质。某些金属或合金重结晶后可使细化,或改变晶体结晶,从而改变其性能。再结晶是物质提纯的一种重要手段。最典型的情况是:产物甲里混有少量的杂质乙。要提纯甲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包括再结晶。再结晶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重结晶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相关

  • 蛋白质蛋白质(英语:protein,旧称“朊”)是大型生物分子,或高分子,它由一个或多个由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链条组成。α-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相邻α-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肽键连接
  • 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β-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β-变形菌网(学名:Bet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纲,与γ-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ACE抑制剂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英语:ACE inhibitor,简称为ACEI)是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及其
  • 疥疮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英语:Sarcoptes scabiei)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为严重搔痒和泛红丘疹。偶见患者皮肤上会有疥螨移行的痕迹(英语:burrow
  • 中大西洋地区中大西洋州份(英语:Mid-Atlantic), 通常是指美国境内的在新英格兰和美国南大西洋地区之间的地区。根据不同来源,有不同的定义,它一般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
  • 闪电闪电,一般是专指对流层大气放电,是静电放电现象的一种。当空气作为一种介质时,空气中的各种微粒互相碰撞和摩擦便会使该空气介质两面的正负电荷的量持续积累,这时加于该空气介质
  •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意大利电影意大利电影(意大利语:Cinema italiano)是指在意大利制作或由意大利人制作的电影。意大利在法国卢米埃兄弟开始拍摄电影几个月之后就开始发展电影,孕育出许多著名电影导演。而意
  • 特罗伊特伦县特鲁特伦县(Treutle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52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6,854人。县治索珀顿 (Soperton)。成立于1917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