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 (安娜·阿赫玛托娃)

✍ dations ◷ 2025-08-02 14:21:19 #俄罗斯诗歌,1963年诗歌,安娜·阿赫玛托娃

安魂曲()是安娜·阿赫玛托娃关于大清洗下人民苦难的一首挽歌。它写于1935年至1961年的30年间。她带着它,重新起草,因为她在苏联各地的城镇工作和生活。在她收集的作品中显然并没有这组诗,因为它明确谴责了这些清洗。俄语作品最终在1963年以书的形式在慕尼黑出现,整个作品直到1987年才在苏联国内出版。 它成为苏联大恐怖时期最著名的诗歌作品。

这组诗的前面有一段序言,其中简要说明她和许多其他妇女,如何在列宁格勒监狱外等待了几个月时间,仅仅是为了瞥一眼被苏俄克格勃抓走的父亲,兄弟或儿子。在序言之后,《安魂曲》中的核心诗集由10首短篇诗组成。开始的第一首献给阿赫玛托娃被捕的第三任丈夫尼古拉·普宁和其他密友。接下来的九首核心诗都是关于她的儿子列夫·古米廖夫在1938年被克格勃逮捕时,她所面临的悲伤和痛苦。她写道,“一亿个声音呐喊高呼”,通过她“精疲力竭的嘴”。

     整整十七个月,我都在高喊,
     千呼万唤喊你回家。
     我曾跪倒在刽子手脚前,
     你是我的儿子,我的惧怕。
     一切都已永远颠倒混乱,
     究竟谁是野兽,谁是人,
     而今,我已无法分辨,
     判处死刑还要等待多少时辰。

(《安魂曲》第5首,晴朗李寒译, 2017)

虽然第一组诗与她的个人生活有关,但最后尾声的一组诗则反映在这个恐怖时期遭受损失的其他人的声音。每一首连续的诗,中心人物都经历了一个新的苦难阶段。沉默的悲伤、越来越怀疑、合理化、原始的哀悼和钢铁的决心,只是整个周期中一直持续着的少数。阿赫玛托娃有时以第一人称写作,有时以第三人称写作,将她的个人痛苦普遍化,与自己经历同样悲剧的其他人建立联系。由于选择的主题在当时是有争议的,《安魂曲》写于1940年,但没有出版。阿赫玛托娃认为,在那段时间出版作品太危险了,她觉得最好把它保留在她的脑海里,只透露给她的一些最亲密的朋友。1963年,在未经阿赫玛托娃的同意下,《安魂曲》在慕尼黑首次出版。全文直到1987年才在苏联出版 。

《安魂曲》分为三个部分,

     让监狱的鸽子在远方咕咕啼鸣,
     让那些轮船在涅瓦河上静静地前行。

相关

  • 绝缘子绝缘子(英语:insulato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功能为阻止临近调控元件,对它所界定基因的启动子起增强或者阻遏的作用。它对增强子的抑制作用具有极
  • 东日耳曼语支东日耳曼语支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之下一个已经灭绝的语支,唯一已知文字的东日耳曼语支语言是哥德语。其他被认定同是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有汪达尔语、勃艮第日耳曼语、伦巴底
  • 月球交点月球交点是月球的轨道交点,它是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穿越过黄道(太阳在以恒星为背景的天球上移动的路径)的位置。升交点是月球穿越黄道进入北方的点,降交点是穿越黄道进入南方的点。
  • 鄢烈山鄢烈山(195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为《南方周末》编辑,杂文家、时事评论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1952年,鄢烈山出生在湖北省仙桃市,文革期间,鄢烈山
  • 技术报表技术报表(亦称技术投入产出表)是技术项目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技术、项目状况的统计报表,包括工作分解结构表、技术就绪水平量表等。技术报表是技术报告的主要部分。技术报表
  • 列宁装列宁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一种流行服饰,属于偏中性化的女装。以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名字命名,与“布拉吉”直至中苏交恶都是当时中国流行的苏式女装。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
  • 约翰·鲁道夫·托尔贝克约翰·鲁道夫·托尔贝克(Johan Rudolf Thorbecke,1798年1月14日-1872年6月4日),荷兰首相(1849~1853,1862~1866,1871~1872),荷兰最主要的政治家之一。受1848年革命影响,他几乎单枪匹马起草
  • 埃伦·罗斯福埃伦·克罗斯比·罗斯福(英语:Ellen Crosby Roosevelt,1868年8月20日-1954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州罗森代尔,美国网球运动员,曾获得1890年美国国家网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和双打冠军、1893
  • 比尔·普隆齐尼比尔·普隆齐尼(1943年4月13日-)是美国著名小说作家,主攻推理小说、犯罪小说及神秘小说。比尔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结过三次婚,现任妻子梅西·米勒同是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比
  • 健康工人偏差健康工人偏差或健康使用者偏差是一种偏差。这种偏差可能会削弱以“测试特定疗法或介入措施的疗效”为目的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这是一种抽样偏差或选择偏差: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