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氧运动
✍ dations ◷ 2025-09-19 17:11:08 #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英语:Anaerobic exercise)是强度足够引起乳酸形成的体能锻炼。无氧运动被非耐力运动的运动员用于增强力量、速度和能力,而被健美运动员用于打造肌肉量。利用无氧运动发展的那套肌肉能量系统与有氧运动发展出来的系统是不一样的,良好的无氧供能系统使得人在短时间、高强度活动中具备更好的表现力,持续时间仅几秒钟到两分钟。任何长于两分钟的活动都涉及到较大比例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或称为无氧能量消费,是全身代谢能量消费的一部分。快缩肌(与慢缩肌相比)运动使用无氧代谢系统,因此任何需要募集快缩肌纤维的动作都会增强无氧能量消费。上至四分钟的强度运动(如一英里赛跑)中无氧能量消费所占比例依然很大。尽管高强度间歇训练基于如跑步、骑自行车和划船等的有氧运动,但超过最大心率的90%时仍会变成无氧运动。尽管目前仍有许多看似合理的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运动中无氧代谢的比例,但无氧能量消费很难去准确量化。相比之下,有氧运动是长时间的低强度活动。如走路、慢跑、赛艇和骑自行车等活动需要大量氧气以为长时间运动产生能量(即有氧能量消费)。大多数运动是无氧系统和有氧系统并存的。无氧能量系统的两种形式是:1) 高能磷酸,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2) 无氧糖酵解。前者被称为无乳酸无氧而后者被称为乳酸无氧系统。高能磷酸在肌肉细胞中以很少的量被储存起来。无氧糖酵解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仅使用葡萄糖(和糖原)作为燃料,更确切地说:当有氧代谢所提供的ATP产生速率不够ATP的需求量时,无氧糖酵解就会产。葡萄糖的迅速分解所产生的结果是形成乳酸(或更确切地说是乳酸在生理pH水平下的共轭碱乳酸盐)。多至30秒的体能锻炼主要依赖于前者即ATP-CP磷酸原系统。30秒后基于有氧和无氧糖酵解的代谢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无氧糖酵解的副产物,乳酸,曾被认为是对肌肉功能有害的。然而,危害仅在乳酸水平非常高的时候才会发生。乳酸水平升高只是强度训练时期肌肉细胞内外所产生的众多改变之一,仅是肌肉疲劳的产生原因之一。肌肉疲劳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肌肉的无氧活动效果。
相关
- 生态生态学(德语: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
- 胸部在解剖学上,胸部在许多动物身体的其中一部分。人科动物(包括人类)的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肋骨、脊椎和肩带骨骼所支撑。胸部同时有乳房部分,女性的乳房作哺乳之用,因此胸部也
- 粪便粪便,又称屎、大便、便便,部分地区俗称㞎㞎,是动物经肛门或者泄殖腔从消化系统中排出的废弃物。食物被生物的消化系统吸收部分养分及水分后,剩余未被利用的残渣,则是属于排遗物的
-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杯子杯是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通常用玻璃、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
-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遗传因子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王正敏王正敏(1935年11月18日-),浙江宁波人,中国听觉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耳鼻喉国家重点学科主任,中国卫生部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52年
- 孙家栋孙家栋(1929年4月8日-),辽宁省瓦房店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被称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探月工
-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或称自我建构、自我认同、自我观点或自我结构)是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念的集合。一般而言,自我概念体现了“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自我概念由一个人的自我图式组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