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
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
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郑梦周 · 郑道传
崔致远 · 徐敬德 · 赵光祖 · 李彦迪 · 李退溪 · 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 · 阮秉谦 · 阮廌
黎贵惇 · 阮文超 · 吴时任
日本儒学
水户学 · 石门心学
朝鲜儒学
朝鲜实学
越南儒学
君子,在中国周朝之前,为贵族之统称。后来于春秋之封建社会则变成士大夫之统称,也就是为官之人称君子,平民称小人。儒家认为君子应不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义规范的人”,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君子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君子是儒家倡导人们塑造自己人格理想的对象,人生的终极目标。君子的很多标准,是论语所定义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舍身取义;士不可不弘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是儒家认为君子应有的品格。
·
“尹”甲骨文象形权杖(执政)加“口”(命令)为“君”会意为“执政号令之主”。君,尊也《说文》。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子的本意为“君之子”,后解作才德出众的人。中国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邦国。诸侯称国君,国君的儿子称为君之子,“君主的臣子”,即君子。因各诸侯国的君子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文化、品味和修养水准都很高,后世也将道德水准品德修养很高的人誉称为君子,引申为“君主的子民”。孔子对君子进一步做出标准和规范,使得君子正式成为一种道德评判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