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

✍ dations ◷ 2024-07-01 11:07:05 #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奏鸣曲在十七世纪初是指为一或二件旋律乐器,以及一个数字低音声部而写的乐器作品,也就是一种重奏曲。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主要有两种,“独奏奏鸣曲”(solo sonata) 以及 “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后者是巴洛克时期相当流行的室内乐形式:两个音域相似的上声部(通常是两把小提琴),加上一个数字低音声部(通常是大键琴或再搭配古大提琴)作支持。由于在这个时期的乐器曲均有低音声部存在,因此,参与演奏的人数并非其名称上的数目。巴洛克初期的奏鸣曲可由单一乐章或是多乐章而组成,当时的乐章尚未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及形式,奏鸣曲的乐章可自由的跟舞曲混合。17世纪中开始,奏鸣曲可供不同场合使用之需而分为“教会奏鸣曲”(sonata da chiesa)以及“室内奏鸣曲”(sonata da camera)。“教会奏鸣曲”的风格较严谨,大多是由注重对位法的乐章而组成;“室内奏鸣曲”则在前奏曲后接上舞曲,风格和曲式都自由许多。从这个时候开始,“教会奏鸣曲”在乐章的排列顺序上渐渐有了规范----四个乐章,各乐章的速度为慢─快─慢─快。到了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时期,他数量丰富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更是奠定了“教会奏鸣曲”的排列顺序。“室内奏鸣曲”虽然还是没有固定的乐章数目及顺序,但是也开始沿用转换乐章时变换速度这个规则。小提琴在巴洛克初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旋律乐器,因此当时有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出现,此外,还有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存在。在此种曲式中,又属巴赫所做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组曲最考验演奏者的技巧。至于键盘乐器方面,早期的键盘乐器奏鸣曲数量并不多,一直到巴洛克盛期,由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inico Scarlatti 1685-1757)写下数百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之后,此类奏鸣曲才跃升为主流。受到启蒙时代的理性思考所带来的影响,古典乐派的音乐无论是在创作风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于此时期的音乐家开始运用简明的曲式从事创作,导致曲式的结构在古典乐派渐渐确立成形。这个转变也为奏鸣曲带来了固定的创作形式。古典乐派时期的奏鸣曲大多是由三或四个乐章组成,除了少数例外,这个时期的多乐章作品中的第一乐章,一定是快板,而且是采用“奏鸣曲式”创作,其调性则是乐曲的主调。第二乐章通常是和第一乐章形成对照的慢板,曲式并无一定,可以是二段式(体)、三段式(体)、或者是变奏曲等。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里,第三乐章多为小步舞曲(minuet)或是诙谐曲(Scherzo),这两种曲式都是三段式(体),速度通常是中等到快速的范围内;如果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三乐章则会有终章的气势。第四乐章要具备终结全曲的气势,必须能和第一乐章互相呼应,作曲家偶尔会采用“奏鸣曲式”或是生动活泼的“轮旋奏鸣曲式”创作。上述的曲式结构在十八世纪后期成为固定模式,海顿、克莱门蒂、莫扎特以及贝多芬的多乐章作品,均采用此格式创作,克莱门蒂的Op.2是第一部真正的钢琴奏鸣曲。浪漫乐派的奏鸣曲大多数仍保留古典乐派所传承下来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是和古典乐派的奏鸣曲相比,此时期奏鸣曲的乐曲长度明显的增加了许多。在曲式方面,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仍被采用,但是大多数人仅约略遵循曲式的规范,有的作曲家将曲式的结构完全拓展开来,有的作曲家则省略部分结构。奏鸣曲在浪漫主义时期色调和谐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这种做法的消亡之前,大型作品越来越偏离了被认为是近一个世纪的标准,从四个乐章的布局,和内部结构变动以及开始改变。“奏鸣曲的想法,”随着长期奏鸣曲本身,仍然是中央音乐分析,和强大的影响力上,无论是在大型工程和室内乐作曲家。作为极其重要的形式扩展音乐的说法奏鸣曲中的作用将激励作曲家如欣德米特,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奏鸣曲形式撰写,并与传统的奏鸣曲结构组成和执行工作继续。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开始从后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标准形式,但逐步放弃已教的正式标志,通常为单乐章作品组成。查尔斯·艾夫斯的大规模协和钢琴奏鸣曲“(1920)一点相似不耐烦传统的奏鸣曲。它有四个乐章(但不平常的节奏),很少小节线,音调,在目前的情况下,是稍纵即逝的,或经常与多调性加剧。它甚至还包含了可选中提琴和长笛(很轻微)部分。再后来,布列兹在20世纪50年代初,旨在奏鸣曲相同的意义,而他们既不是色调,也没有规定标准的四乐章形式,将组成三个奏鸣曲艾略特·卡特开始了他的过渡。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与他的大提琴奏鸣曲“(1948)前卫。

相关

  • 发热 (消歧义)发热可能指下列身体症状:发热也可能指其他事物的发热、散发热能,例如:
  • 蚊源性疾病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各种以蚊子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疾病,包括有由病毒、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各种以动物为传播载体的疾病中,蚊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动物传动物、动物
  • 丰度在物理学中,天然丰度(Natural Abundance, 缩写: NA),又称天然存在比,是指在在一个行星上被发现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的化学元素丰度。丰度的大小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人造同
  • 米德拉什"米德拉什"(或译作"米德拉西"、"密德拉西",英语:Midrash),是犹太教对律法和伦理进行通俗阐述的宗教文献,为犹太法师知识的研究与犹太圣经的诠释。"米德拉什"是希伯来文מדרש的
  • 天择自然选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
  • CD33n/an/an/an/an/an/an/an/an/an/aCD33或称为Siglec-3(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3,SIGLEC3,SIGLEC-3,gp67,p67)是一个粒细胞系的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受体。它通常被认为是髓源性细胞所特
  • 黄帝道家系列条目黄帝,远古时期中国人物,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神话传说其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中国历代皇帝
  • 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
  • 地质时代表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
  • 操纵子操纵组(英语:operon,又称操纵子或操纵元)是一组关键的核苷酸序列,包括了一个操纵基因(operator),及一个或以上的结构基因被用作生产信使RNA(mRNA)的基元,受一个单一的启动子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