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

✍ dations ◷ 2025-08-09 18:00:37 #夜叉
夜叉(梵语:यक्ष,转写:Yakṣa;巴利语:यक्ख,转写:yakkha),又译为药叉,本义“以鬼为食的神”,佛教中属于鬼道,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女性夜叉,称夜叉女(梵语:yakṣī或yakṣiṇī,巴利语:yakkhī或yakkhinī)。在印度神话中,夜叉是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梵天脚掌生出,但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称为“真诚者”。(克星是大鹏金翅鸟)男性夜叉形象多变,有时被描述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女其貌甚美,一般被描绘为有着面容端正,身材姣好,纤腰巨乳、丰臀长腿的美少女,手攀娑罗树枝条的女性夜叉,在梵语中称为śālabañjika。华人世界中,“母夜叉”原指女性个性泼辣,而后逐渐误会为丑陋。佛教认为夜叉有三种,《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在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维护众生界”。愿意护持佛教的夜叉神称为执金刚神,领袖是密迹金刚。著名的夜叉王有十二药叉大将。投生到夜叉身的因缘,是过去行布施,或常先损害后再利益他人,而得的果报。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马图拉国家博物馆公元前2世纪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马图拉国家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贵霜王朝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夜叉,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来自印度中央邦的巽伽王朝(公元前2—前1世纪)持栏夜叉,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来自安得拉邦阿默拉沃蒂的百乘王朝公元3世纪的附在希腊涡卷装饰上的夜叉,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时期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印度中央邦的始建于阿育王时代的桑奇大塔东门的夜叉雕塑印度中央邦的毘卢(Bharhut)佛塔的公元前2世纪巽伽王朝的夜叉女浮雕,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印度巽伽王朝(公元前2—前1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公元2世纪印度秣菟罗的夜叉女,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前图细部,公元2世纪印度秣菟罗的夜叉女,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公元2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埃洛拉石窟的耆那教夜叉女中国的巡海夜叉柬埔寨的夜叉泰国的夜叉丰都鬼城夜叉鬼

相关

  • 胎粪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对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是在移植来自其他人身上的组织及器官(英语:allotransplantation)后产生的并发症。GvHD一般是和骨髓移植有关,但此概念也可
  •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英语:Development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对象为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威廉·阿瑟·刘易斯、
  • 幽门管幽门(pylorus)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口,包含幽门窦(pyloric antrum)和幽门管(pyloric canal)两个部分。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在幽门管末端,可以控制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
  • 生物检定法生物检定法(英文:Bioassay),也称作生物览定及生物检验,是用以测定某生物或生物性材料对外来化合物的刺激之反应,藉以定性测试该化学药剂是否具有活性,或定量地测定适当的药量。生物
  • 音译音译是一种以原来国家的当地语言读音为依据翻译的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译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
  • 维斯马维斯马(德语:Wismar),是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1.69平方公里,总人口44057人,其中男性21541人,女性22516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 057人/平方公里。
  • 已灭绝植物列表本条目收录了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已记录灭绝植物信息。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存在存疑物种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灭绝存疑物种AnnulariaSigillariaLepidodendronCalamite
  • 哈米德·卡尔扎伊哈米德·卡尔扎伊,GCMG(普什图语:حامد کرزۍ‎,波斯文:حامد کرزی‎;拉丁化:Hāmid Karzai,1957年12月24日-)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任总统(2004年12月7日 - 2014年9月
  • 北路中山北路是台湾台北市重要的南北干道,南接中山南路。中山北路自中华民国行政院起,往北经双连、圆山过基隆河后,经士林、兰雅至天母,全路分为七段。民权东西路口以南属省道台1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