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夜叉
✍ dations ◷ 2025-11-09 13:59:14 #夜叉
夜叉(梵语:यक्ष,转写:Yakṣa;巴利语:यक्ख,转写:yakkha),又译为药叉,本义“以鬼为食的神”,佛教中属于鬼道,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女性夜叉,称夜叉女(梵语:yakṣī或yakṣiṇī,巴利语:yakkhī或yakkhinī)。在印度神话中,夜叉是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梵天脚掌生出,但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称为“真诚者”。(克星是大鹏金翅鸟)男性夜叉形象多变,有时被描述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女其貌甚美,一般被描绘为有着面容端正,身材姣好,纤腰巨乳、丰臀长腿的美少女,手攀娑罗树枝条的女性夜叉,在梵语中称为śālabañjika。华人世界中,“母夜叉”原指女性个性泼辣,而后逐渐误会为丑陋。佛教认为夜叉有三种,《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在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维护众生界”。愿意护持佛教的夜叉神称为执金刚神,领袖是密迹金刚。著名的夜叉王有十二药叉大将。投生到夜叉身的因缘,是过去行布施,或常先损害后再利益他人,而得的果报。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马图拉国家博物馆公元前2世纪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马图拉国家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贵霜王朝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夜叉,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来自印度中央邦的巽伽王朝(公元前2—前1世纪)持栏夜叉,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来自安得拉邦阿默拉沃蒂的百乘王朝公元3世纪的附在希腊涡卷装饰上的夜叉,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时期的夜叉雕像,现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印度中央邦的始建于阿育王时代的桑奇大塔东门的夜叉雕塑印度中央邦的毘卢(Bharhut)佛塔的公元前2世纪巽伽王朝的夜叉女浮雕,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印度巽伽王朝(公元前2—前1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巴黎吉美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公元2世纪印度秣菟罗的夜叉女,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前图细部,公元2世纪印度秣菟罗的夜叉女,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来自印度秣菟罗的公元2世纪的夜叉女,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埃洛拉石窟的耆那教夜叉女中国的巡海夜叉柬埔寨的夜叉泰国的夜叉丰都鬼城夜叉鬼
相关
- 妊娠线妊娠线在怀孕后三个月时,在腹部会出现的深色垂直线。妊娠线为咖啡色,宽约一公分,一般会沿着腹部中线,从耻骨延伸到肚脐,不过有些也会延伸到肚脐的上方。妊娠线是因为胎盘产生的促
- 咝音有咝擦音,擦音的一类,发音时除了气流在窄道间摩擦外,舌头拉长,将气流带到牙齿的尖处造成更高频率的湍流。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
- 草酸盐草酸盐是草酸形成的盐类,含有草酸根离子(C2O42−或(COO)22−)。由于草酸是二元酸,因此草酸盐分为正盐草酸盐与酸式盐草酸氢盐两类,后者含有HC2O4−。草酸根离子(见右图)可作配体,与
- 逆城市化逆城市化(英语:counterurbanization)或去城市化(de-urbanization)是人们从城市地区迁移到农村地区的人口和社会过程。与郊区化一样,它反而是和城市化密切相关的。逆城市化最初作为
- 斯蒙迪斯一世斯门代斯(英语:Smendes)(或译为思满迪斯)是古埃及法老(约公元前1077/1076年—约公元前1052年在位),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创建者。长期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建立都城,而
- 记录古地磁学(或称古磁学),作为地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史前地质、地球磁场变化与强度的一门科学。该门学科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得知地球形成时残留于岩层的磁场讯息,再配合其他资料来
- 脖子颈(neck),又称脖子,是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指在生物中,身体连接头和躯干之间的那一部分。假如颈部被折断,该生物便会死亡。颈头钮 别称-颈喉钮 通常别人称恤衫最顶的那一钮叫颈头钮人
- 阿佛菌素阿维菌素(英语:Avermectin)是一种十六元大环内酯衍生物,作为强力的驱虫药和杀虫剂使用。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这是一种土壤放线菌
- 地心吸力地球引力或地球重力是因地球本身的质量-地球质量而自然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为g,近似地等于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意即当忽略空气阻力时,一物体在
- 教条在宗教及比较宗教学中,教义(英语:dogma),又译为定理、信条、信理、教条、教理、定论,是一个或一组原则,被归源至由某个权威所制定,被认为是绝对正确,不可争辩的。它是一个意识型态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