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绸缎
✍ dations ◷ 2025-04-25 09:47:17 #绸缎
丝绸是用蚕丝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与天然丝绸一样光泽的纺织品。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为中国带来了温暖的气候,令桑树和蚕的养殖,能于黄河流域广泛进行。传说黄帝妻嫘祖发明“养蚕取丝”,惟丝绸究竟何时发明尚具争议。考古学家在1998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另一种说法是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不过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中国科学家在1958年考古发现的,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丝绸织品技术曾由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在当时是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但朝鲜半岛地区则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于公元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与印度(前300年之前)成功实现养蚕。不过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的:传说几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工作的僧侣将蚕种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从中国带出,并辗转到达君士坦丁堡。虽然这个传说的可信度并不高,但随后的拜占庭人确实发展了丝绸编制技术,在皇宫庭院内设立蚕室和缫丝机,为皇帝服务。当时拜占庭所有的土产丝绸大多被皇室成员享用,剩余的材料也能以一个高昂的价格卖到市场上。人们通过养蚕,当蚕结茧成蛹准备羽化成蛾时,将蚕茧放入沸水中煮,并及时抽丝。一个蚕茧可以抽出800-1200米的蚕丝。蚕丝纤维比羊毛更硬,尽管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由氨基酸链构成的蛋白质。 蚕发出的丝绸由两种主要蛋白质丝胶蛋白和丝心蛋白组成,丝心蛋白是丝的结构中心,丝胶蛋白是围绕它的粘性材料。 丝心蛋白主要由氨基酸Gly-Ser-Gly-Ala-Gly-Ala组成并形成β折叠片,β-角蛋白。丝绸质地轻薄、柔软,是强度最高的天然纤维之一。一旦受潮,就会失去20%的强度。其弹性也偏弱,倘若已稍作拉长,下次就无法再拉伸。暴露在太阳光下,韧性也会降低,并且会变色发黄。一般而言,丝绸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后者比例达50%。一旦弄脏会受到昆虫滋扰。丝绸是不良导电体,易受静电吸附,但也能在冬天产生保暖功效。丝绸染色性良好,也容易变色,容易留下汗渍且其对水敏感,因此一般家庭难以清洗。作为传统丝绸生产发源地,现今丝绸的产量以中国最多,其次是印度。而十大丝绸生产地里,只有罗马尼亚是欧洲国家。
相关
- 斯洛文尼亚–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洲联盟(绿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通称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ja),是一个位于中欧的,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西邻
- 视知觉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血清素转运体· protein binding · monoamin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 · serotonin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 · myosin binding · syntaxin-1 binding
- 2C-B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2,5-dimethoxy-4-bromophenethylamine,2C-B),一种隶属2C-X家族(英语:2C's)的致幻剂,由Alexander Shulgin于1974年合成,其制备与应用剂量(12-24mg)在PiHKAL一书
- 巴登巴登巴登-巴登(德语:Baden-Baden),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位于德国的西南部,黑森林的西麓,奥斯河谷,邻近卡尔斯鲁厄。巴登-巴登是著名的温泉疗养地、旅游胜地和国际会议城市。著名美国
- HNO次硝酸,化学式为HNO,人们较为了解它在气相中的性质。与之对应的共轭碱为NO−,(pKa = 11.4)。NO−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对应的氧化产物为一氧化氮(NO),与氧气互为等电子体。次硝酸常作
- 糖精糖精(Saccharin),学名邻苯甲酰磺酰亚胺,是一种不含有热量的甜味剂。1879年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家Constantin Fahlberg发现。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对热安定与否仍存在
- 大平原大平原(英语:Great Plains),多称北美大平原、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块广袤的平原地区,大致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脉以东、格兰德河以北。自然植被以草为主。大平原东西长
- 霍沃思沃尔特·诺曼·霍沃思爵士,FRS(英语:Sir Walter Norman Haworth,1883年3月19日-1950年3月19日),英国化学家。因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上的研究,193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该奖项是与瑞士
- span title=皮肤科用药 class=rt-commentedTextD/spanATC代码D(皮肤科用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