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灰香乳菇

✍ dations ◷ 2025-11-06 01:21:59 #乳菇属,食用菌,北美洲真菌,欧洲真菌,亚洲真菌

Fr. (1818)
(Fr.) P.Kumm. (1871)
(Fr.) Kuntze (1891)

蕈伞凸面

浅灰香乳菇(学名:),俗称椰香乳盖(coconut scented milk 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乳菇属。这种真菌是一种外生菌根蘑菇,并且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这种真菌呈灰紫色或淡浅黄色,且有着类似椰子的气味。

浅灰香乳菇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18年描述的,其学名为浅灰香伞菌()。于1838年,弗里斯决定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古希腊文“”和“”,两者的意思分别是“糖”和“气味”,指的是其类似椰子的气味。

浅灰香乳菇是一种体形细小至适中的蘑菇。其菌盖直径约为2–5.5厘米,呈灰紫色或淡浅黄色。呈凸面状,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或漏斗状,且有时候中央会稍微隆起。菌盖较薄,且年轻时其边缘会向内弯曲。其菌柄高2.5–6.5厘米,厚0.4–1.2厘米,呈圆柱体状或锥体状,颜色与菌盖相若,且但有时候会较为苍白或略带黄色的色调。菌柄较为柔软及易被折断,且有时候是空心的。其菌褶之间的间距不大,呈淡黄色至淡肉色,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灰紫色。其子实层是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的。其菌肉呈浅黄色,并有着近似椰子的气味。其孢子印呈乳白色。其担孢子的大小为7–8.5 x 5.5–6.5微米。

凋萎状乳菇(英语:Lactarius vietus)()与浅灰香乳菇相似,只是其乳盖呈灰色,而浅灰香乳菇的乳盖则呈白色。椰香乳菇()亦与浅灰香乳菇相似,只是前者有着具粘液的棕色或橙色菌盖,且不会在桦树下生长。

浅灰香乳菇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以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着阔叶树生长,尤以桦树为最。这种真菌主要在夏末和秋季期间出现,并以单独或散居的形式生长。这种真菌主要在北美洲、欧洲、新西兰、斯瓦尔巴群岛、日本和中国。

浅灰香乳菇并没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但是,部分真菌学家却因其体形细小及无味道而不建议食用,甚至认为是不可供食用的。尽管如此,不少地方的人仍然会进食这种真菌,包括中国云南。

相关

  • 地层地层在地质学上指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或土壤,上下层位之间被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地层分布范围可广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在悬崖峭壁、河岸或修建公路时开挖的地段,地
  • 泰国国会泰国国会(泰语:รัฐสภา,皇家音译:Ratthasapha,IPA:))是泰国的国家立法机关。泰国国会实行两院制,即泰国参议院和泰国众议院。泰国参议院设有250个议席,全由泰国军方委任产生。泰
  • 协议协议或协定可以指:
  • 莫尔登 (马萨诸塞州)莫尔登(英语:Malde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座城市。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市人口为59,450人。2009年,莫尔登市被彭博商业周刊评为马萨诸塞州“最适合养育
  • 洛厄尔 (马萨诸塞州)洛厄尔(英语:Lowell)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北部,面积37.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106,519人,是马萨诸塞州第四大城市。洛厄尔和剑桥是米德尔塞克斯县的县厅所在地。
  • 肉身佛肉身佛,佛教用语,是佛教高僧大德成就的一种境界,死亡后肉身仍然可以不腐坏;如中国的禅宗高僧惠能大师。其不腐坏的肉身称作全身舍利、不腐肉身、肉身菩萨、金刚不坏之身等,若塑成
  • 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量质量这一名词在狭义相对论中通常是指物质在静止时所测量的质量(静质量)。这个意义的质量与牛顿力学的质量相同。不变质量是静质量的另一名称,但它通常是指由许多粒子构成的系统
  • 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德国启蒙运动美学主要局限在文化思想领域,不像法国那么激进,他们的思想带有抽象思辩性质,脱离实际,具有向往古希腊文化的色调,美学作为独立一门学科是在这时期产生的。
  • 因格沃内语因格沃内语,又叫作北海日耳曼语,在语言学中被认为是日耳曼语的衍生亚种之一。公元1世纪中期,因格沃内语在北海地区逐渐成形并显现出了独特的语言特征。它的衍生分支包括了古弗
  • H·H·阿斯奎斯第一代牛津及阿斯奎斯伯爵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KG, PC, KC, FRS(英语: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1852年9月12日-1928年2月15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