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基范

✍ dations ◷ 2025-05-12 05:11:18 #1884年出生,1958年逝世,日本地球物理学家,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学士院奖获奖者,广岛大学校友,京都大学校友,京都大学教师,山口大学教师,大分县出身人物

松山基范(1884年10月25日-1958年1月27日),日本地球物理学家。他是推测地磁场曾经在过去地球历史上经历地磁逆转的第一人。在今日正向磁极性的“布容期”之前的逆向磁极性期被称为“松山反向极性期”,这两个时期的边界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转”。

松山基范生于日本大分县,是一位禅宗僧侣的儿子。他曾就读于广岛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并于1913年成为京都帝国大学讲师。1919到1921年间松山基范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地质学家汤玛斯·钱柏林一起研究,之后回到日本担任京都帝国大学的理论地质学教授。松山基范于1927到1932年间在日本、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进行重力探测。并且他在潜水艇中以韦宁-迈内兹摆仪进行日本海沟周围的重力探测。

在松山基范的时代,较古老岩石的磁极性方向和今日地磁场方向相反的状况已经被发现,并且也发展出过去地磁场曾经逆转的假设。松山基范则是对该假设进行有系统研究的第一人。1926年起松山基范在日本和满州地区收集玄武岩样本,1929年时他发表论文指出岩石磁极性和地层位置有明显关联。他并提到在早更新世的地球磁场磁极方向和今日的地球磁场是相反的,之后磁极方向转变为和今日相同。在258到78万年前的地磁场磁极方向和今日是相反的,这段时期今日被称为松山反向极性期,并且磁极方向转换到和今日地磁场磁极方向相同的“正向”事件即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转”。

地磁场极性逆转的纪录在海床的岩石中特别明显,成为哈里·哈蒙德·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学说的关键证据。

松山基范于1949年担任首任山口大学校长直到病逝为止。

南极洲的一处岩石命名为“松山岩”,以纪念松山基范。

相关

  • 海螺疱疹病毒属海螺疱疹病毒属(学名:Aurivirus)是疱疹病毒目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的一个属,为该科的两个属之一,以鲍鱼为宿主。本属仅有一种病毒,即海螺疱疹病毒1型(Haliotid herpesvirus 1),又称鲍鱼
  • 月球岩浆海月球岩浆海是因为大撞击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假设原始月球忒亚完全熔化所形成的。岩浆海的证据来自月球高地的地壳是由大量的斜长岩组成,以及存在着地球化学元件上高度浓缩
  • 159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光炮光炮(Phaser)是科幻创作星舰奇航记中出现的武器之一,又称相位枪、相位炮、死光枪,英文上是“相位能量重整”(PHASed Energy Rectif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星际联邦所辖星际舰队所使
  • 巫妖巫妖(Lich)在奇幻小说中是利用魔法来达到不死目的的施法者。他们借着黑魔法和死灵法术(necromancy)来转化为不死生物,存放他们的灵魂于命匣(Phylactery)内,因此唯一能摧毁巫妖
  • 台中林氏宗祠台中林氏宗庙(当地人俗称林祖厝)位于台中市南区,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三级古迹。原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初名“林禄公祠”,建于内新庄(今台中市大里区内新里);台湾日治时
  • 自动分析仪自动分析仪是一种使用Technicon公司首先进行的称为连续流动分析(CFA)或更准确地说是分段流动分析(SFA)的流动技术的自动化分析仪 。 该仪器由Leonard Skeggs博士于1957年发明,并
  • 阮文理 (阮朝)阮文理(越南语:Nguyễn Văn Lý/.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蔷薇籽油蔷薇籽油是从蔷薇属植物的种子榨取的植物油,也叫蔷薇子油、蔷薇果油、玫瑰籽油、玫瑰子油、玫瑰果油,常用于制作护肤品。用来榨取蔷薇籽油的蔷薇主要是犬蔷薇(学名:)和锈红蔷薇(学
  • 谢晋谢晋(1923年10月23日-2008年10月18日),男,浙江上虞人,中国电影导演。谢晋在中学时代即酷爱表演,曾在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