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基范

✍ dations ◷ 2025-07-21 11:11:31 #1884年出生,1958年逝世,日本地球物理学家,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学士院奖获奖者,广岛大学校友,京都大学校友,京都大学教师,山口大学教师,大分县出身人物

松山基范(1884年10月25日-1958年1月27日),日本地球物理学家。他是推测地磁场曾经在过去地球历史上经历地磁逆转的第一人。在今日正向磁极性的“布容期”之前的逆向磁极性期被称为“松山反向极性期”,这两个时期的边界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转”。

松山基范生于日本大分县,是一位禅宗僧侣的儿子。他曾就读于广岛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并于1913年成为京都帝国大学讲师。1919到1921年间松山基范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地质学家汤玛斯·钱柏林一起研究,之后回到日本担任京都帝国大学的理论地质学教授。松山基范于1927到1932年间在日本、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进行重力探测。并且他在潜水艇中以韦宁-迈内兹摆仪进行日本海沟周围的重力探测。

在松山基范的时代,较古老岩石的磁极性方向和今日地磁场方向相反的状况已经被发现,并且也发展出过去地磁场曾经逆转的假设。松山基范则是对该假设进行有系统研究的第一人。1926年起松山基范在日本和满州地区收集玄武岩样本,1929年时他发表论文指出岩石磁极性和地层位置有明显关联。他并提到在早更新世的地球磁场磁极方向和今日的地球磁场是相反的,之后磁极方向转变为和今日相同。在258到78万年前的地磁场磁极方向和今日是相反的,这段时期今日被称为松山反向极性期,并且磁极方向转换到和今日地磁场磁极方向相同的“正向”事件即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转”。

地磁场极性逆转的纪录在海床的岩石中特别明显,成为哈里·哈蒙德·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学说的关键证据。

松山基范于1949年担任首任山口大学校长直到病逝为止。

南极洲的一处岩石命名为“松山岩”,以纪念松山基范。

相关

  • 孝宗朝鲜孝宗(朝鲜语:조선 효종/朝鮮 孝宗 Joseon Hyojong;1619年2月14日-1659年6月23日),名李淏(朝鲜语:이호/李淏 Yi Ho), 是朝鲜王朝的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庙号孝宗,谥号宣文章
  • 自由版权自由内容(英语:Free content),或自由信息(Free information),指其内容没有法律限制妨碍人们的使用、发布、改善、与分享艺术或创作。重要的是,当自由内容受到更改、延伸、或在其它作
  • 苏禄国坐标:6°03′07″N 121°00′07″E / 6.05194°N 121.00194°E / 6.05194; 121.00194苏禄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سولو دار الإسلام‎),全称苏禄和平之家伊斯
  • 官币大社官币大社(かんぺいたいしゃ)是日本由官(朝廷、国家)支付币帛乃至币帛料的神社。
  • 席德·萨克森席德·萨克森(英语:Sid Sackson,1920年2月4日-2002年11月6日),美国人,出生于芝加哥,桌游设计师,作品有欲罢不能、聚焦棋、顺子棋、串骊棋、我是大老板等。
  • HAT-P-7bHAT-P-7b是一颗位于天鹅座的系外行星,于2008年被发现,距离1000光年。该行星的轨道十分接近其母星GSC 03547-01402,由于恒星的加热,该行星的体积比木星大得多。据估计,其面向恒星
  •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吉洪诺夫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吉洪诺夫 (俄语: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ихонов,转写:Andrey Nikolayevich Tikhonov,1906年10月30日-1993年10月7日),是苏联与俄罗斯数
  • 阿达礼阿达礼(满语:ᠠᡩᠠᠯᡳ,转写:;1624年11月7日-1643年9月30日),又作阿达里,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璘长子。崇德元年(1636年),父萨哈璘死后袭爵为颖
  • 离核毛桃离核毛桃(学名: var. )为蔷薇科李属下的一个变种。
  • 图尔比纳峰坐标:43°21′N 4°46′W / 43.350°N 4.767°W / 43.350; -4.767图尔比纳峰(西班牙语:Pico Turbina),是西班牙的山峰,位于该国北部阿斯图里亚斯,处于欧罗巴山和利亚内斯沿岸之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