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塞汉赫特
✍ dations ◷ 2025-09-19 12:50:34 #塞汉赫特
塞汉赫特(Sekhemkhet)是埃及第三王朝的法老。据曼涅托的记载,一位被称为提里斯(Tyris)的国王(可能对应着都灵王表中的乔塞尔提"Djoser-ti")曾经统治了埃及7年,现代学者认为乔塞尔提即是塞汉赫特。如此,依据都灵王表的记载,塞汉赫特的统治期为6年。,托比·威尔金森通过复原埃及第五王朝的巴勒莫石碑,基于开罗残片1第五节的相关记载,指出塞汉赫特的统治期可能为7年。他认为“这一数据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因为这位法老的统治期与其前后任的分野十分清楚。”如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曼涅托网别的记载就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塞汉赫特的统治期从大约公元前2649年开始,直至公元前2643年或2642年。塞汉赫特名字之意为“身体强壮”。尽管人们早已知道塞汉赫特是左塞尔的继任者,但是直到1951年,扎卡里亚·格内姆于萨卡拉地区发现了一座未完成阶梯金字塔的地基和地上残留痕迹之后,其名字才为人所知。直到塞汉赫特死之时,这座金字塔才完成了最底层阶梯的构造。在此地出土的陶罐密印上刻有这位法老的名字。这座未完成金字塔的结构设计和金字塔中出土的文献显示,左塞尔统治时期著名的大臣印何阗曾经参与设计这座金字塔。在这座金字塔周边围墙上所出现的印何阗的名字表明这位官员在左塞尔死后仍然活着,并继续服务于塞汉赫特。考古学家认为塞汉赫特的这座金字塔如果完工的话,将比左塞尔金字塔更为庞大。这座金字塔的遗址位于左塞尔金字塔的西南方,大部分掩埋于沙丘之下,因此被称为“被掩埋的金字塔”。1950年,一支埃及考古队在这座金字塔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金质贝壳状容器。这件容器长5.3厘米,现藏于开罗国家博物馆的四号展厅。
相关
- 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英语:ribonucleoprotein,简称核蛋白或RNP)是指包含有RNA的核蛋白,即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核糖核蛋白包括核糖体、端粒酶以及小核RNP(snRNP)。RNP在流感
- 托管理事会主席副主席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是联合国负责监督托管领土行政管理的机构,成立于1945年。成立托管制度的目的是进行去殖民,使托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的方向发展,尊重托管领土居民的自
- 原子核原子核(德语:Atomkern,英语: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位于原子的中央,占有原子的大部分质量。组成原子核的有中子和质子。当周围有和其中质子等量的电子围绕时,构成的是原子
- 特征文字特征文字是指这样一类文字:它的字符的形状不是任意的,而是会将其所表示的音素的语音特征编入其形状之中。特征一词由英国人杰弗里·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为描述朝鲜语中的谚
- 等级线性模型等级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简称 HLM)也称为mixed-effect model,random-effect models或者multilevel linear models,是一种复杂的统计模型。在计量经济学文献中
-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违反直觉的是,一个不变的引力场自身是不会产生压力或拉力的。一个在这样环境中的自由落体的物体所
- 亚属亚属(拉丁语:subgenera;英语:subgenu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属和种之间。在分类学中,“亚属”可单独使用或与种名同时使用。但亚属的使用并非必要。
- 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Abraham Gottlob Werner,1749年9月25日-1817年6月30日),德国的地质学家,1775年起一直担任弗莱贝格矿业学院的矿物学教授。维尔纳是第一个使地质学系统
- 布朗族布朗族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总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布朗族人口主要集中于云南,该省布朗族占布朗人口的98.4%。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除吉林、宁夏外,其他省份均有布朗族分布
- 玉米黑粉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