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鉿
✍ dations ◷ 2025-08-08 06:28:21 #鉿
4f14 5d2 6s22, 8, 18, 32, 10, 2蒸气压第一:658.5 kJ·mol−1
第二:1440 kJ·mol−1
第三:2250 kJ·mol主条目:铪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铪(hā)(音同“哈”),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Hf,原子序数是72,原子量178.49,属周期系ⅣB族,是带光泽的银灰色的过渡金属,熔点2233℃,沸点4602℃,密度13.31克/立方厘米。致密的金属铪性质不活泼,表面形成氧化物覆盖层,在常温很稳定,粉末状的铪容易在空气中自燃。铪吸收氢气的能力很强,最高可形成HfH2.1。高温下,铪能与氮发生反应。由于受镧系收缩的影响,铪的原子半径几乎和锆相等,因此铪与锆的性质极为相似,很难分离,最主要分别是铪的密度是锆的双倍。铪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和强碱溶液作用,但可溶于氢氟酸和王水。铪的氧化态是+2、+3、+4,其中+4价化合物最稳定。1923年由荷兰科学家科斯特(D.Coster)和匈牙利科学家乔治·德海韦西(George de Hevesy)由X射线光谱中发现。在莫斯莱对元素的X射线研究后,确定在钡和钽之间应当有16个元素存在。这时除了61号元素和72号元素之外,其余14个元素都已经被发现,而且它们都属于今天所属的镧系,也就是当时认为的稀土元素。那么72号元素应当归属于稀土元素?还是和钛、锆同属一族?当时多数化学家主张属于前者。法国化学家乌尔班1911年从镱的氧化物中分离出镥后,又分离出一个新的元素。在1914年乌尔班去英国将该元素的样品送请莫斯莱进行X射线光谱检测,得到的结论是否定的,没有发现相当于72号元素的谱线。乌尔班坚信新元素的存在,认为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新研制的机器灵敏度不够,无法检测到样品中痕量新元素的存在。他回到巴黎后与光谱科学家达维利埃共同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进的X射线谱仪进行检测。1922年5月,他们宣布测到两条X谱线,因此断定新元素是存在的。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论。接着在1921-1922年之间又提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论。玻尔认为根据他的理论,72号元素不属于稀土元素,而和锆一样是同族元素。也就是说,72号元素不会从稀土元素矿物中出现,而应当从含锆和钛的矿石中去寻找。根据玻尔的推论,在1922年,匈牙利化学家德梅韦西和荷兰物理学家科斯特对多种含锆矿石进行了X射线光谱分析,果真发现了这一元素。他们为了纪念该元素的发现所在地——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命名它为hafnium,元素符号定为Hf。后来德梅韦西制得了几毫克纯的铪的样品。它存在于大多数锆矿中,地壳中含量很少。常与锆共存,无单独矿石。从含钛矿石钛铁矿和金红石的重矿物砂矿石的矿床中可以开采出大量的锆,因此也会产生大部分的铪。锆是一种良好的核燃料棒包覆金属,它具有非常低的中子捕获截面和高温下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然而,由于铪的对中子的吸收性质,锆中的铪杂质将导致其对于核反应堆的有着危害,将锆和铪完全分离对于在核电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无铪锆的生产会将锆和铪分离,这也是铪的主要来源。铪和锆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这使得它们难以分离。最初使用的方法是分级结晶(英语: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chemistry))法,利用氟代酸铵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分级蒸馏法,利用的氯化物的沸点不同,但它们尚未用于工业化。自从20世纪40年代选择锆作为核反应堆的材料后,相应的分离方法需要得到开发。因此具有多种溶剂的液-液萃取法得到了研究,并且现在仍然用于铪的生产。约半数金属铪是通过锆提纯而产生的副产物得到的。分离的最终产物是四氯化铪。提纯的四氯化铪通过钠或镁对其的还原反应来制备金属铪(克罗尔法)。Arkel和de Boer开发出了进一步提纯铪的方法,利用了化学传递反应(英语:chemical transport reaction):在密闭容器中,铪与碘在500 °C的温度下反应,形成四碘化铪;再在1700 °C的钨丝上,发生逆反应,分解得到碘和铪。铪在钨丝上形成固体包裹在上面,而碘可以与多余的铪反应,使转化趋于稳定。晶体结构有两种:在1300℃以下时,为六方密堆积(α型);在1300℃以上时,为体心立方(β型)。具有塑性的金属,当有杂质存在时质变硬而脆。空气中稳定,灼烧时仅在表面上发暗。细丝可用火柴的火焰点燃。性质似锆。不和水、稀酸或强碱作用,但易溶解在王水和氢氟酸中。在大部分铪的化合物中,铪呈现+4价,在溶液中为无色的。二氧化铪、四氯化铪和四碘化铪是常见的化合物。铪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但倾向比相应的锆盐要小。铪的化合物Ta4HfC5是目前已知物质中熔点最高的,为4,263 K(3,990 °C);尽管在2015年有模拟计算预测一种Hf-C-N材料的熔点比其高200 K,但尚未经实验证实。铪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配合物,如氟铪酸盐有HfF2−6、HfF3−7、HfF4−8等几种,氯、溴、碘代的铪酸盐有过报道。乙酰丙酮铪、乙醇铪等有机盐也是已知的。由于它容易发射电子而很有用处,如用作白炽灯的灯丝。铪和钨或钼的合金用作高压放电管的电极用作X射线管的阴极。由于它对中子有较好的吸收能力,抗腐蚀性能好,强度高,因此常用来做核反应堆的控制棒,以减慢核子连锁反应的速率,同时抑制原子反应的"火焰"。最近,英特尔及IBM分别用铪的化合物来取代原先半导体上常用的二氧化硅绝缘材料,大幅减低其芯片厚度。研究机构分析,使用该技术可以让处理器制程在今后提高两个时代到22nm,让摩尔定律的失效期继续延后。镥Lu原子序数:71原子量:174.967熔点(K):1925沸点(K):3675电负性:1.27铪Hf原子序数:72原子量:178.49熔点(K):2506沸点(K):4876电负性:1.3钽Ta原子序数:73原子量:180.948熔点(K):3290沸点(K):5731电负性: 1.5钨W原子序数:74原子量: 183.84 熔点(K):3695沸点(K):5828电负性:2.36铼Re原子序数: 75原子量:186.207熔点(K): 3459沸点(K):5869电负性:1.9锇Os原子序数: 76原子量:190.23熔点(K): 3306沸点(K):5285电负性:2.2铱Ir原子序数:77原子量:192.217熔点(K): 2739沸点(K):4701电负性:2.2铂Pt原子序数:78原子量: 195.084熔点(K):2041.4沸点(K):4098电负性:2.28金Au原子序数:79原子量:196.967熔点(K):1337.33沸点(K): 3129电负性:2.54汞Hg原子序数:80原子量:200.59熔点(K):234.32沸点(K):629.88电负性:2.00
相关
-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生物把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人体的细胞需要氧来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若二氧化碳累积在体内会对细胞造成伤害。为确保有充足的氧运到细胞,而
- 打嗝打嗝在医学上称为呃逆,是由于横膈膜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大笑、吃饭过快和吃了干/硬的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打嗝”一词常被
-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英语: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欧洲共同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
- 伊本·西那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阿拉伯文:أبو علي الحسي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ينا
- 产前产前出血(Antepartum bleeding)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孕龄超过20至24周之后,一直到分娩前的阴部出血产前出血和胎儿体重减轻有关系。若在怀孕16周之前使用乙酰水杨酸以预防妊娠毒血
- 环戊烷多氢菲核Diels烃,学名3'-甲基-1,2-环戊烯并菲,一种固体(常温下),分子式C18H16,熔点126~127°C。在甾体化学的早期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1927年狄尔斯发现,所有的甾族化合物用硒在360°C处理
- 核小体核小体(英语:Nucleosome,也译作核体或核仁小体等)是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除精子染色质外)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是由DNA与4对组蛋白(共8个)组成的复合物,其中有H2A和H2B的二聚体两组以及H
- 卡拉布里亚卡拉布里亚(意大利语:Calabria,意大利语发音:),从前称为“Brutium”,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大区,包含了那不勒斯以南像“足尖”的意大利半岛。大区北邻巴斯利卡塔大区,西南邻西西里自治
- 外层空间外层空间,亦称外太空、宇宙空间,简称空间、外空或太空(英语:outer space),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及其他天体之外的虚空区域。与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层空间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质,以等离子态
- 厌氧细菌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