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伞突出
污白丝盖伞(学名:),俗称朴实丝盖伞(Earthy Inocybe)、普通白丝盖伞(Common White Inocybe)或以白色纤维盖(White Fibrecap),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丝盖伞属(英语:Inocybe)。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并且于夏季和秋季在针叶树和落叶树下生长。这种真菌体形细小,呈白色,并且有壳顶。
污白丝盖伞最早是由南非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于180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污白伞菌()。后来,德国真菌学家保罗·库默尔(英语:Paul Kummer)于1871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词汇“”和“”,两者的意思分别是“泥土”和“树叶”。这种真菌有一个变种,名叫淡紫丝盖伞( var. )。这个变种最早是由美国真菌学家克劳德·卡西米尔·吉列特(英语:Claude Casimir Gillet)于1872年描述的,其学名为淡紫伞菌()。
污白丝盖伞的菌盖直径为1–4厘米(0.4–2.6英寸),呈白色或奶油色,质感柔滑。起初呈凸面状,随着年龄增加会渐渐变成扁平状,但仍然保留着一个壳顶。菌盖边缘随着年龄增加会裂开。其菌柄高1–6厘米(0.4–2.4英寸),厚0.3–0.6厘米,呈白色,且缺乏菌环。其菌褶呈白色或淡奶油色,它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且子实层是连生的。其孢子印呈褐色,而其担孢子的大小则为9 x 5微米。其菌肉呈白色,且气味类似饭菜、湿土、甚至是精液。
污白丝盖伞的变种淡紫丝盖伞有着类似的外形,但染著紫色的色调,而壳顶及菌柄底部则染著赭褐色的色调。有毒的淡紫丝盖伞经常被误以为是紫蜡蘑,尽管后者有着纤维状的菌柄、水果气味和缺乏壳顶。
污白丝盖伞广泛地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这种真菌是透过外生菌根的方式依附在针叶树和落叶树上,并且主要在夏季和秋季在各种树林中出现。这种真菌经常在路边或草地上出现,且沟渠也适合其生长。
淡紫丝盖伞则在澳大利亚牒出现,并被一些的澳大利亚分类学家重新分类为紫柄丝盖伞()
就如许多其他丝盖伞真菌,污白丝盖伞主要的有毒成分为毒蕈碱。在毒蕈碱中毒约15至30分钟后,大量流涎、出汗和流泪等症状便会出现。严重的话,中毒者会腹痛、剧烈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中毒症状一般在数小时内消退。毒蕈碱中毒导致的死亡案例很罕见。毒蕈碱的解毒剂为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