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视

✍ dations ◷ 2025-09-08 07:56:35 #眼睛,视觉,观测天文学

侧视是使用周边视觉(英语:Peripheral vision)查看暗淡物体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不直接看物件,看起来有点侧向一边,但仍继续集中注意于该物件上。在通俗天文学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只有少量严谨的研究有量化的效果。然而,这种技术与眼睛的构造特性有关。

宣称这种技术对天文学家查看大但微弱的星云和星团最有效。通过技术的发展,有些观测者报告增益达到3-4个星等(15:1至40:1);但也有报告说没有明显的改善。

还有一些从古至今的技术证据,因为亚里斯多德似乎报告曾经观测到现今被称为M41的星团。

它也与你是右侧视还是左侧视有所关联,最有效的方向是将物件置于视野的鼻骨侧,这将避免物件的影像在视野瞬间方向一侧约15度的盲点位置成像的可能。所以右眼观测最好偏向右侧,而左眼观测时则偏向左侧。有些人也宣称以偏向上取代偏向下会有较好的效果。最好的做法是经由实验,找出自己眼睛的最佳位置。

类似的技术被称为摇镜,这是轻微的移动望远镜,让物件在视野的范围内来来回回的移动。这项技术是基于视觉系统对动态的物体比静态更敏锐的事实。

侧视的功能是因为在中央凹(英语:Fovea centralis)(眼睛中心的一个小区域)那儿几乎没有杆细胞:在昏暗的光线下检视黑色和白色的细胞。中央凹(英语:Fovea centralis)主要是锥细胞,其功能是检测明亮的光线和色彩,在夜间通常没有作用。这种情况会使夜间的中央敏感度不足,导致视力下降。基于Osterberg(1935))早期但有争议的工作,杆细胞的密度在偏离视觉中心20度之处达到最大值, Fulton(2005)目前以交替取代了Osterberg的解析。由于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的方式,这个区域很敏锐,但视力随着接近中心越下降。

美国加州大学(1974年)解释眼睛的解析力能够解决细节,但视力从偏离视场中心线0.6度迅速下降。相较于视线0.6度的半径内,在10度半径已经衰退了4倍。

相关

  • 威廉·约翰森威廉·约翰森(丹麦语:Wilhelm Johannsen,1857年2月3日-1927年11月11日),丹麦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以发明“基因”、“表型”、“基因型”等术语而知名。1909年出版有
  • 迷网细脉网,又称迷网或异网,是一个牵涉到混合血管和动脉的复杂系统,而大蓝鳍鲔(一种比较发达的鲔鱼)正是其中拥有这系统的,法国博物学家与动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称这系统
  • 正压正压大气是当大气压力仅仅取决于大气密度、以及大气密度亦仅取于大气气压。因此,在正压大气内,等压面亦即为等密度面。若相关大气乃理想气体,则等压面、等密度面与等温面亦为同
  • Valentin Haüy华伦泰·阿羽依(Valentin Haüy,1745年11月13日-1822年3月19日),法国人,“盲人教育之父”。华伦泰·阿羽依的兄弟勒内·茹斯特·阿羽依,被公认为是现代矿物学的创建者。1784年,华伦
  • 利昂娜·伍兹利昂娜·伍兹(英语:Leona Woods,1919年8月9日-1986年11月10日),亦称利昂娜·伍兹·马歇尔(Leona Woods Marshall)和利昂娜·伍兹·马歇尔·利比(Leona Woods Marshall Libby),美国物理
  • 欢乐颂《欢乐颂》是欧洲联盟的盟歌与欧洲委员会的会歌,共同称为《欧洲之歌》,以1823年由贝多芬作曲的第九号交响曲最后乐章为基础并作为两组织的正式场合演奏用。弗里德里希·席勒在
  • .한국.kr为韩国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此外也拥有韩文顶级域名.한국。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 得州农机德克萨斯州A&M大学(英语:Texas A&M University,简称A&M或TAMU,又常译作“德州农工大学”,“德州农工大学”)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创于1876年。成立时名为德州农业与机械学院(Th
  • 首钢工学院首钢工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一所工科高等院校,主要为首都钢铁培养专业人才。1999年以后,该校主要招收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学生。
  • 伐诺伊焰熔法伐诺伊焰熔法(Verneuil process),又称为火焰合成法,是由法国化学家奥古斯德·维多·路易·伐诺伊所发明史上第一种取得商业成功的合成宝石制造法。伐诺伊焰熔法最主要是用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