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效应

✍ dations ◷ 2025-04-03 10:37:15 #母体效应
母体效应(又译作母性效应)指生物的表现型不仅由其基因和环境决定,而且会受到其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和表型影响。目前认为,母亲卵子中的mRNA和蛋白质是该效应产生的原因。此外,母亲的环境也会对后代的性别,大小以及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后代来说,该效应在其适应环境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适应性的母体效应能够增加后代的适合度。母体效应的研究提出了表型可塑性这一概念,已经成了进化生物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专家们发现在家养的金丝雀中,那些含有更多黄雄激素的蛋产生的后代在种群的社会地位更高。同样的现象在另一种鸟类美洲骨顶中也有发现。该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母亲所处的环境及状态,也会影响子代的表型,而且这一过程与子代的基因型无关。同样的,也存在“父体效应”。研究指出精液中的成分会影响胚胎的早期发育 。如果母体效应所导致的表型变化,增加了子代的适合度,这一类的母体效应称为适应性母体效应。

相关

  • 奶酪
  • 悬浊液在化学中,悬浊液(英语:Suspension)也称为“悬浮液”或“悬胶”,是指含有大到可以沉降的固体颗粒的非均相流体。在药剂学中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
  • 芳基在有机化学中,芳基指任何从简单芳香环衍生出的官能团或取代基。虽然更特殊的名称如苯基,被用来描述未被取代的芳基,但出于概括和简练的原因芳基仍然被使用。最简单的芳基是苯基
  • 乙部,是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个(一划的则为第五个)。就正体中文中,乙部归于一划部首。而简体部首称“乛部”,而乙为‘乛部’的附形部首。乙部通常从
  • 墙(或称壁、墙壁)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根据墙在建筑物中是否承重,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
  • 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俄语:Сибир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罗马化:Sibirskí federaľný okrug)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中部,是目前俄罗斯的联邦管区之一。2018
  • 法荷战争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是一场欧洲战争,一方为路易十四法兰西王国、瑞典帝国、明斯特主教区、科隆主教区和英国,另一方为荷兰共和国,以及后来加入的神圣罗马帝国、勃兰登堡、西
  • 斯韦德贝里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语:Theodor Svedberg,1884年8月30日-1971年2月25日),瑞典化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斯韦德贝里1884年8月30日出生于瑞典耶夫勒堡省瓦尔布的弗莱伦,是
  • 伯蒂尔·希勒伯蒂尔·希勒(英语:Bertil Hille,1940年10月10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美国生物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他是埃纳尔·希勒的儿子。1962年在耶鲁大学获动物学学士学位。1967年,他
  • 丹尼斯·里奇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英语: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黑客圈子通常称他为“dmr”。他是C语言的创造者、Unix操作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