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

✍ dations ◷ 2024-07-01 03:30:30 #气旋
气旋是三维空间上的大尺度涡旋,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是一种近地面气流向内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的天气系统。由于地球自转与科氏力(Coriolis effect)作用,使得气旋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顺时针旋转。气旋与低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气旋针对气流状况,而低压指气压分布状况.。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将气旋分为极地气旋、极地涡旋、温带气旋、副热带气旋、热带气旋、亚热带气旋等几类。温带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其出现伴随着锋面,尺度一般较热带气旋大,可达几百乃至数千公里。极地涡旋是一种持续的、大规模的气旋,发生于地球两极,介于上部对流层和中低平流层。南极极地涡旋比北极极地涡旋更为显著,持续时间更长。北极涡旋形状瘦长,有两个中心,一个在加拿大的巴芬岛,而另一个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除地球外,一些天体也有极地气旋现象,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极地气旋是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一种气旋性低气压,又称极地低压,内部气温极低,常有大风或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一般由高纬度的低气压引起气旋生成而产生,也可由极地性气团经过海面上空所形成的低压区而生成。极地气旋与锋面无关。亚热带气旋是与锋面无关的气旋,特性介乎热带气旋及温带气旋之间,通常是高空冷心低气压伸延至地面形成的,有时会转化为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著名的1991年“完美风暴”便是一个亚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潜热发展而出的暖心结构。当热带气旋登陆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会因为失去温暖、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减弱消散,或失去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温带气旋。强烈的热带气旋,如台风(飓风)拥有巨大的破坏力,2005年8月吹袭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卡特琳娜造成一千八百多人死亡,810亿美元的损失。

相关

  •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咖啡因咖啡因(英语: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
  • 抗利尿激素1jk4, 1jk6, 1npo, 2bn2· signal transducer activity · receptor binding · neuropeptide hormone activity · neurohypophyseal hormone activity · V1A vasopre
  • 镇静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T淋巴细胞T细胞(英语:T cell、T lymphocyte)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是胸腺(thymus)而不是甲状腺(thyroid)的英文缩写。T细胞在骨髓被制造出来之后,在胸腺内进行“新
  • 日本汉方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日本汉方医学,是日本的传统医学之一,其
  • 脑脊髓液脑脊液或脑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是充满在脑部内颅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透明体液,准确的来说是位于脑膜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
  • 冠心症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心脏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反应堆级钚反应堆级钚是指在反应堆中经过若干年燃烧后由铀-238经中子俘获和两次连续的β衰变生成的钚-239,再被嬗变成其它钚的同位素之后形成的混合物。目前的核电站一般使用的热中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