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德奥高地

✍ dations ◷ 2025-08-09 07:47:13 #贝德奥高地
贝德奥高地(Bedout High)又译比多岛隆起,位在澳洲西北海岸外约250公里,界于甘宁盆地(Canning basin)与罗巴克盆地(Roebuck basin)之间。这个隆起的海底地形,由海底盆地环绕者,直径约30公里。在70年代与80年代,当地曾先后有两次石油探勘工作(Bedout-1、Lagrange-1)。在1996年,澳洲地质学家John Gorter根据反射地震学测量结果,提出贝德奥高地可能是个撞击事件留下的大型陨石坑,原始直径约250公里,陨石坑后被沉积物掩埋;John Gorter另根据Lagrange-1探勘工作挖出的火成岩,估计贝德奥高地的形成年代接近二叠纪末期。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地质化学家卢安·贝克(Luann Becker)等人提出进一步的理论,宣称探勘工作挖出的岩石是角砾岩,而只有撞击事件才能形成其中的熔融结晶;贝克等人并估计这些岩石的年代为2亿5010万年前(误差值为±450万年)。新测定的年代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年代相当接近,贝克等人推论贝德奥高地的撞击事件造成该次灭绝事件。铬同位素也证实该岩石带有外太空物质。并非所有的撞击地质学家,都同意贝德奥高地是撞击事件造成的陨石坑,包含以下反对意见:1. 被认为是撞击事件熔融形成的角砾岩岩石,也具有火成玄武岩的特征。被误认的结晶构造,可能是与海水接触、以及被上层沉积物积压所造成的变形。2. 如此大型的陨石坑,应会有分布广泛的喷出物质。但在澳洲的二叠纪/三叠纪交界地层,没有发现撞击产生的喷出物质。3. 该撞击理论的证据,在方法上有瑕疵。例如贝德奥高地并没有类似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环状重力图。4. 根据更详细的地质物理学重新检验,贝德奥高地可能是板块运动造成的隆起地形,而非大型撞击造成的陨石坑。坐标:18°S 119°E / 18°S 119°E / -18; 119

相关

  • 食管憩室食管憩室(英: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us),又叫赞克氏憩室(英:Zenker's diverticulum),属于假性憩室(即只有黏膜膨出)。该疾病名称是1877年以德国的病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冯
  • 罕用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
  • 糊粉层糊粉层(英语:aleurone layer,源自希腊文aleuron,意指面粉)是禾本科与部分真双子叶植物种子胚乳外层的一或数层细胞,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糊粉层与胚乳内层在形态与生理上均有不同,糊
  • 新拉丁文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大力士高速列车大力士高速列车(大力士,亦译作标枪女神高速列车、西北高速列车)是一班国际列车。它是由布鲁塞尔-里尔的HSL 1线发展而来的一条高速铁路网。它由荷兰铁路、比利时国家铁路、法国
  • 米莲·法莫宝丽得唱片(Polydor Records) 索尼音乐娱乐米莲·法莫(Mylène Farmer,读作.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
  • 保 铮保铮(1927年12月-),江苏南通人,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早年就读于南通中学。1949年考入大连工学院电讯工程系,1952年随院系调整前往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次年毕
  • 提比略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拉丁语:Tiberius Claudius Nero,前42年11月16日-37年3月16日),又译提比留、提庇留、台伯留、提比略,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于公元14年-37年。提贝
  • 肉身菩萨肉身佛,佛教用语,是佛教高僧大德成就的一种境界,死亡后肉身仍然可以不腐坏;如中国的禅宗高僧惠能大师。其不腐坏的肉身称作全身舍利、不腐肉身、肉身菩萨、金刚不坏之身等,若塑成
  • 古翅下纲在传统上,古翅下纲(拉丁语学名:Palaeoptera)这个称呼被用于那些有翅膀昆虫的祖先族群(大部分已经灭绝),例如:蜻蜓、豆娘、蜉蝣等。它们不像新翅下纲的昆虫那样可以把翅膀折叠回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