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德帝国

✍ dations ◷ 2024-12-23 01:42:40 #前2334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前2192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西方古代史,两河流域,阿卡德帝国

幼发拉底河 · 底格里斯河

乌鲁克 · 乌尔 · 埃利都
启什 · 拉格什 · 尼普尔
阿卡德帝国 · 库提
乌尔第三王朝 · 伊辛第一王朝 · 拉尔萨 · 伊辛第二王朝

古巴比伦王国 · 克喜特 · 阿摩利
埃兰 · 米坦尼
胡里安 · 乌拉尔图 · 新巴比伦王国

亚述 · 亚述尔 · 尼尼微
新亚述帝国 · 迦勒底 · 亚述学

新巴比伦王国 · 巴比伦城
那波帕拉萨尔 · 尼布甲尼撒二世 · 那波尼德
那波帕拉萨尔建国 · 欧庇斯之战

美索不达米亚王朝表 · 苏美尔王表
米坦尼王表 · 亚述王表

苏美尔语 · 阿卡德语
埃兰语 · 胡里安语
卢维语 · 楔形文字

阿卡德帝国(阿卡德语:��� māt Akkadi;苏美尔语:���� a-ga-de3KI,前2334年-前2192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统治区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巴比伦和亚述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3000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被称为苏美尔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城邦各自为政时代。阿卡德时代末期,受到内部叛乱、边疆独立、外敌入侵的困扰,最终于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后,在不知谁是继任者的混乱中崩溃,帝国持续时间不到150年,但它为该地区后来时代的君主,树立了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统一国家的先例。

在早期苏美尔城邦时期,城邦之间时常战争;早期苏美尔城邦时期末年拉格什第一王朝的乌鲁卡基那在前2378年登基,但是不幸很快被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武力入侵攻占,之后卢加尔扎克西迅速用武力入侵征服的办法统治了全部苏美尔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到地中海。

前2334年阿卡德人萨尔贡开始了他的征服历程,很快他击败并俘虏了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建立了阿卡德王朝,萨尔贡在位55年,结束了苏美尔城邦之间的常年征战,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都城为阿卡德。萨尔贡死后,他的两儿子先后即位,帝国发生叛乱和镇压,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是阿卡德帝国的另一位显赫君主,他于前2292年左右即位,在位36年,平息了内部叛乱,并发动了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区的征战,阿卡德帝国此时东部和北部的疆域,由库尔德斯坦和土耳其南部石壁上的雕刻表明。阿卡德帝国从萨尔贡开始,到其子理木什和梅尼希吐斯,再到纳拉姆辛和他的儿子沙尔卡利沙利结束,共经历5位国王,前后不到200年时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学者理查德·赛特勒(Richard L. Zettle)等人对阿卡德帝国末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帝国由于混乱而崩溃后还有另两位国王统治了大大缩小的阿卡德40年。帝国一度向东征服埃兰的一部,向西征服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里和叙利亚古国埃卜拉,打开了通往地中海的商路,并与南方的波斯湾国家进行了战争,发展了同古代的印度河河谷、阿曼和巴林的海上贸易。

阿卡德人的语言阿卡德语是闪米特语的一个分支,与今天的阿拉伯语、埃塞俄比亚语和希伯来语是远亲。阿卡德人于前3000年之前定居苏美尔北部,经过长时期的交流,其农业生产技术和城市生活方式已经与苏美尔人完全相同,不同的仅是语言。虽然口语不同于苏美尔语,但阿卡德语采用了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用于书写,出土的最早的阿卡德语铭文为公元前2450年所写,随着美索不达米亚并为一个国家,阿卡德语成为行政文书用语。但苏美尔语仍长期存在于文学、历史和神庙等各种场合。

萨尔贡可能是一位篡权者,因为“萨尔贡”一词来源于《旧约全书》,代表阿卡德语中的“沙鲁基努”,意思为“合法的”或“正统的君主”,通常一位正常继位的君主不会使用这样一个称号。萨尔贡因为建立的美索不达米亚帝国,成为后来亚述和巴比伦君主效仿的偶像。

以至1500年后,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文书仍在抄录他的事迹,这则以萨尔贡自述笔调留下的泥板书是这样写的:“”

萨尔贡从圣经中的出处亦包括宁录(Nimrod),是含(Ham)的后代,此出处时间点较为吻合。根据创世纪第十章第十节,“他首先在示拿地区的巴别、以力、亚甲、甲尼各地建国(亚甲即阿卡德)”。

萨尔贡的身世与《圣经》中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的摩西,具有惊人的相似,因此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为了统治古老的苏美尔人,萨尔贡,这位阿卡德人君主,熟练的运用了权力与宗教的结合,他自封“太阳神安努选定的祭司”、“恩利尔伟大的统治者”——这是苏美尔城邦的君主们自古以来就使用的称号;他还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一个苏美尔名字——恩希杜安纳,并任命她为乌尔月神的大祭司,她用无可挑剔的苏美尔语撰写献给伊南娜的圣歌,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后人既知其名又知其作品的作家。

萨尔贡大帝的孙子纳拉姆辛也是一名强大的征服者,但是他很罕见的将自己称为神。这位神-国王在位时间的大部分年头里不断征战,甚至在一尊雕像的铭文中记载,纳拉姆辛一年竟打了9次胜仗。不过在几百年后的史诗《阿加德的诅咒》中,纳拉姆辛被描写为一悲剧式的英雄,阿卡德的灭亡被归结为纳拉姆辛触怒了大神恩利尔,他的军队侵犯了尼普尔的恩利尔的神庙,恩利尔派出东方山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民族”进行了报复,级别较低的小神为平息恩利尔的怒气,诅咒了纳拉姆辛和阿加德。

不管是什么原因,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帝国面临内部叛乱、边疆独立以及周边各民族的侵袭。叙利亚的阿摩利人、扎格罗斯山上的卢卢比人、及可能来自叙利亚北部的胡利安人和来自伊朗的古提人一直威胁末代君主沙尔卡利沙利。大约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帝国崩溃,到处陷入无政府状态,《苏美尔王表》记载“(到底)谁是国王?谁又不是国王?伊给给是国王吗?那奴木是国王吗?伊米是国王吗?艾路路是国王吗?”古提人在混乱中进入这个国家,阿卡德帝国灭亡,都城阿加德被毁,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其遗址。

由于阿加德遗址至今未被发现,所以对其历史,主要依靠相对比较丰富的铭文来弥补。但同时代的埃卜拉遗址在1964开始被意大利考古学家所发现,提供丰富的侧面资料。埃卜拉位于现叙利亚境内,是一个从前3000年就起就存在的商业古国,其鼎盛期为前2400年左右,它曾战胜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不愿承认它霸主地位的马里,但是它的实力无法与强盛的阿卡德王国相比。

学者们一般认为,前2275年左右,埃卜拉为纳拉姆辛时期的阿卡德所毁,也有些学者认为它毁于更早的萨尔贡大帝时代。大火毁灭了埃卜拉,但也留下了其遗址,数千年来无人打扰。在遗址中的一个档案馆中,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了2万多块被大火烤焦的泥板书,现在称为埃勃拉文书,上面刻满了楔形文字。

其中记载了埃卜拉是一个26万人的城邦,2.2万人住在城内,该城邦由1.17万名专业行政人员管理,其中4700人在4座巨大的宫殿内供职,其余人则散居于边远的居民点和遥远的殖民地。这些官员控制着以纺织品和金属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先进的工业经济。城邦中大量饲养绵羊,仅国王一人就有8万头,该城周围的灌溉农田中种植着亚麻,羊毛和亚麻为纺织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埃卜拉的货物曾运抵古代近东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美索不达米亚的马里和亚述尔,北方至安纳托利亚南至巴勒斯坦,海运货物抵达黎巴嫩海岸的比布鲁斯,可能再从那里出口埃及。

阿卡德时期的雕刻艺术,比早王朝时代进步得多。原因可能是第三位国王,萨尔贡之子梅尼希吐斯对雕刻艺术具有极浓烈的兴趣。他曾从海上远征到遥远的小亚细亚,并从那里运来闪长岩,这是一种软硬度非常适合雕刻的岩石。上图为一尊青铜头像,根据国王特有的发型判断为一名君主,不过具体是哪位存在争议,可能是萨尔贡,也可能是纳拉姆辛,头像的嘴唇、鼻孔、脸颊和眼窝部分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早期的粗糙雕塑已经截然不同。右图为著名的纳拉姆辛记功碑,它记载了纳拉姆辛远征山区民族凯旋的事迹,身材几乎是敌人两倍高,头戴牛角帽的是自称为神的纳拉姆辛,牛角帽是神的象征,画面中脚踩敌人的纳拉姆辛位于画面中央,前进的士兵和哀求的敌人都注视着他,上方的星星是神的象征,树木和山石作为自然景观与人物融为一体是艺术史上的首创。但在这以后1500年的近东艺术中,再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石碑浮雕。

相关

  • 骨钙素1q3m, 1q8h· calcium ion binding · structural constituent of bone· extracellular space ·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Golgi apparatus · dendrite · m
  • 伯尔尼伯恩(伯恩德语:Bärn;德语:Bern;法语:Berne;意大利语:Berna;罗曼什语:Berna)位于瑞士西半部领土中央偏北之处,为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和洛桑的第五大城,是伯恩州首府,亦是该国实际
  • 伊夫圣洛朗伊夫·圣罗兰(法语:Yves Saint Laurent,缩写YSL,现时名为Saint Laurent Paris)是奢侈的时装品牌,由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及其伴侣贝尔杰所创立。风格精致高雅,之前的主要设计师为Hedi
  • 因特网信息访问协议因特网信息访问协议(英语: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缩写:IMAP;以前称作交互邮件访问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用来从本地邮件客户端(如Microsoft Outlook、Outlook Express、
  • 佛雷·亚斯坦弗雷德·阿斯泰尔(英语:Fred Astaire,1899年5月10日-1987年6月22日),本名菲德利克·奥斯特利兹(Frederick Austerlitz),是一位美国电影演员、舞者、舞台剧演员、编舞家与歌手。他在舞
  • 伊斯兰党马来西亚伊斯兰党(马来语:Parti Islam Se Malaysia),简称伊斯兰党(PAS),民间简称为伊党。该党成立于1951年,初名泛马来亚回教党(Persatuan Islam Sa-Malaya/Sa-Tanah Melayu),简称回教
  • 1917年法军兵变1917年法军哗变(Mutineries de 1917)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法国陆军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兵变,近一半法军哗变并拒绝出击。是次兵变因战争常年累积的恐怖和不满情绪在法军官兵中蔓延
  • 民族韵律操民族韵律操是中央民族大学,根据学校民族特色所编创的,结合学校舞蹈学院的民族舞蹈素材和学校体育学院的健美操的编排技术所编创而成。在中央民族大学呈现出千人共跳一舞的壮
  • 躯瞉 (印度教)在印度瑜伽传统中,认为人的身体是由五层躯壳(梵语:कोश,转写:कोश,kośa,Kosha,Kosa,意思为壳)组成,当中包裹着真我(Ātman)。这五层身体为:印度教相信,一个智者会了解这五层身体中没有
  • 桑乔二世 (潘普洛纳)桑乔二世·加尔塞斯·阿巴尔卡(西班牙语:Sancho II Garcés Abarca,约938年-994年12月)从970年到去世为潘普洛纳国王。他是加西亚·桑切斯一世与安德蕾哥塔·加林德斯(亚拉冈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