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

✍ dations ◷ 2025-05-17 11:45:42 #大公
大公爵是欧洲爵位的一种,来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对为罗马帝国效力,而非罗马血统的外族如日耳曼族军队的首领的称谓。在后来被引申为非王族血统,却拥有实权,对王国举足轻重的人。“大公”头衔主要在西欧特别是在日耳曼国家的省级主权领地使用,因在德意志统一前,这一地区并未有一个强势的王室血统,各诸侯国王室在坚持自身的血统独立的同时,同意组成联盟,以选举决定由谁主掌执政;该类各联盟的领地通常被译为“大公国”(英文:Grand duchy),各王室首领则被称为选帝侯。视其实力,地位与执政王室的辅助成员相比并不确定。首先大公向国王称臣,必然低于国王(Kaiser,King等);有时高于有王室血统的王子或亲王(Prince);一般高于公爵(Herzog,Fürst等)以下的所有爵位。“大公爵”在汉语中经常省为“大公”,此译法已约定成俗。产生了Prince一词时而被译作“大公”,时而被译作“亲王”、“王子”的现象。同时在法语区,Prince又是领土主权等级最低的君主头衔,其等级要远远低于大公,只基本相当于伯爵;同样由于对Prince一词的翻译已经约定成俗,所以该类国家也往往同时被翻译为“大公国”或“亲王国”不等,见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此类因英文转译而来的“大公”和正式的“大公”在层级上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根据其原文才能了解该词的真正意义。在不同欧洲语言中,“大公”这一单词分别为:如获封者是女性则称为“女大公”(英语:Grand Duchess)。大公的领地被称作大公国。另外奥地利公国的君主从14世纪中后期开始自称Archduke(拉丁语:archidux),中文也称为大公。该头衔在1453年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确认,并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皇室子弟的专有头衔。而在实际上,由Archduke转译而来的“大公”,其贵族等级要高于由Grand Duke转译来的“大公”。

相关

  • M理论M理论(英语:M-theory)是物理学中将各种相容形式的超弦理论统一起来的理论。此理论最早由爱德华·威滕于1995年春季在南加州大学举行的一次弦理论会议中提出。威滕的报告启动了
  • 沸腾管沸腾管(Boiling Tube)又称为大试管,是一种在实验室常见的玻璃容器,它的大小、长度和容量均比一般试管大。与一般试管不一样,沸腾管能承受本生灯的高热而不破裂。它的开口比一般
  • 乌克兰危机持久的乌克兰危机在2013年11月21日展开序幕,当时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冻结为实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英语:Ukraine–European Union Association Agreement)的准备工作。这个决
  • 摩尔多瓦人摩尔多瓦人是欧洲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大约占该国人口的76%。该民族以摩尔多瓦语(摩尔多瓦语并非独立语言,而是罗马尼亚语的分支)为母语。在历史上,摩尔多瓦长期与罗马尼亚
  • 阿齐沙坦阿齐沙坦(又称阿齐沙坦酯,英语:Azilsartan)(INN) 是一款正处于研发中的治疗高血压症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药物,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症,也是目前唯一处于末期临床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
  • 撒努西阿买得·撒努西 (英语:Ahmed Al-Zubair al-Senussi 或 Zubeir Ahmed El-Sharif,阿拉伯语:أحمد الزبير الشريف‎,1934年-),利比亚政治人物,是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
  • 日韩关系韩日关系或日韩关系是指大韩民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积极调解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由于双方对日占领时期历史问题分歧过大,韩日双方
  • 氯甲烷一氯甲烷又称甲基氯,无色、可燃、有毒气体,属有机卤化物。分子式是CH3Cl,分子量是50.49。主要用于生产甲基氯硅烷、聚硅酮、四甲基铅(汽油抗爆剂)、甲基纤维素。少量用于生产季
  • 子宫附件子宫附件(adnexa of uterus, uterine appendages)是指从结构上或功能上与子宫最接近的组织。子宫附件的定义有不同种类:定义“子宫附件炎”(adnexitis)通常是指子宫附件发炎,以代
  • 马达加斯加华人,是马达加斯加的少数族群,马达加斯加华人也是非洲第三大华人群体,在2011年人口估计有70000-100000人。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中国陶瓷制品。然而,这通常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