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 dations ◷ 2025-05-18 06:34:00 #OBE勋衔,1874年出生,1922年逝世,英国探险家,爱尔兰探险家,下级勋位爵士,南极探险家

欧内斯特·亨利·沙克尔顿爵士,CVO,OBE(英语:Sir Ernest Henry Shackleton,1874年2月15日-1922年1月5日),又译薛克頓或谢克顿,爱尔兰(有英国、爱尔兰血统)南极探险家,在10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以带领“宁录号”(,1907—1909年)向南极进发,和在1914—1916年带领“坚忍号”的南极探险的经历而闻名于世。

10岁时,沙克尔顿举家由爱尔兰迁往英国。11岁时他在伦敦南部才第一次到学校上学,13岁时被送到杜威屈学院(英语:Dulwich College)上学。15岁后他宣布要到海上去生活,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他获得了一个体面的船舱服务员职位。1890年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活。在海上他度过了4年的学徒生活。1898年他24岁时获得了船长执照,这样他就有资格担任任何一艘商船的船长。1904年他与伦敦女孩艾米利·多尔曼(Emily Dorman)结婚。

1899年,沙克尔顿加入皇家地理学会。1900年皇家地理学会和另外一个科学团体皇家学会决定出资组建一个国家南极探险队,沙克尔顿申请加入。1901年初他被录取。探险队由罗伯特·斯科特领导,南极探险船为“发现号(Discovery)”。1901年7月23日,“发现号”启程,船上共有38人,沙克尔顿在船上协助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他还能鼓舞船员士气,并发明各种新东西供大家消遣,他甚至编制了一份船上出版物《南极时报》()。

出发后的第二年,“发现号”到达麦克默多海峡。

1902年11月,罗伯特·斯科特挑选沙克尔顿和船上的医生爱德华·A·威尔逊(英语:Edward Adrian Wilson)跟他一起,准备走1,600英里(约2,500公里)到达南极点后返回。他们的南极探险经验不足,以为单凭个人毅力可以克服种种困难。他们使用了狗,但却不能熟练地驾驭它们。到了圣诞节前后,三人都出现了坏血病的症状,威尔逊医生还出现了雪盲症,沙克尔顿情况最严重。最后他们被迫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返回。这时他们距离南极点460英里(约850多公里)。1903年2月3日,三人受尽折磨后终于回到船上。

1903年3月,斯科特强行将沙克尔顿遣送回家,并把冲击南极点的失败归咎于沙克尔顿的病。

几年后,沙克尔顿自己组织并领导了英国南极探险队(1907—1909年)。这次行程受到了英国皇室的注意,国王和王后接见了沙克尔顿,王后赠给他一面英国国旗,让他插在南极。

探险船“宁录号”()出发后到达南极海岸,船员们在南极海岸建起了营地。沙克尔顿把营地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他和他的三个伙伴于1908年11月3日出发向南极点挺进,到了11月26号,他们已经打破了“发现号”探险的纪录了。由于当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队使用了狗运输没有成功,沙克尔顿这次使用了一种中国东北种的小马来运输,结果证明是不成功的。在挺进南极的过程中,4匹小马掉进了一冰窟窿里,还差点把一个伙伴也拽进去。这个事件几乎排除了他们到达南极的可能性。他们又艰难地走了一个月,1909年1月9日,他们向南极点作最后的冲刺,最后把皇后赠予的国旗插在南纬88度23分位置,此地距南极点只有97英里(约180公里)。此时四人已经精疲力尽,不得不日夜兼程往回赶,以便在饿死前赶回船上。因缺乏食物,他们回程时挖出了去程时埋下的马尸食用,却因此染上严重的痢疾。为防止船队等不及他们而开走,沙克尔顿和另一个较强壮的伙伴先出发,把另两个人留在一个储备丰富的中途补给站。沙克尔顿等二人在3月1日获救。刚上船的沙克尔顿坚持亲自带队去接回留下的同伴,两天后他们带着两个掉队者回到船上。

沙克尔顿作为一个英雄返回英国,立刻被爱德华七世授予爵士称号。他的队伍当时比任何人都更接近南极,因此他享誉全世界。许多地方竞相邀请他去演讲,他在意大利、德国、俄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巡回演讲。他经常请人把演词翻译成当地语言,然后把它念出来,尽管口音不标准,但却很受欢迎。据他自称甚至可以用中文演讲。对于他没有到达南极,他自己评论说“活着的驴要好于死去的狮子。”

1911年,挪威人罗尔德·亚孟森抵达南极点,这是人类第一次抵达南极点。为此沙克尔顿向亚孟森发了封电报,上面写:“最衷心的祝贺。伟大的成就。”当他为自己未来的“坚忍号”探险撰写计划书时,亚孟森写道:“如果你这出色的计划取得成功(我相信你一定会),你一定做到了你应做的事,而且还将会在勇敢而富有进取心的英国探险家们所赢得的华丽王冠上,添上一颗最漂亮的宝石。”

从1910年到1913年夏天,沙克尔顿一直努力组织横贯大陆的“坚忍号”探险。

“坚忍号”(Endurance)于1914年8月1号从伦敦出发。全体船员一共28人。这次探险的目标是徒步横穿南极大陆。在行进过程中,浮冰将“坚忍号”团团围住,使它寸步难行。沙克尔顿和船员不得不弃船搬到浮冰上,在10个月后于1915年11月船体沉入海底。此时,沙克尔顿只有一个愿望:把全体船员一个不少地活着带回去。在随后的五个月里,他们28人登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这块浮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碎裂,并慢慢地变小。1916年4月9日,浮冰彻底碎裂了,3艘来自“坚忍号”的救生船被迅速推到海上。在海上经历了七个昼夜之后,他们登上了荒无人烟的象岛,此时距探险队出发已过去497天。因为象岛是一个远离商船航线的孤岛,没有任何人会路过象岛,最终沙克尔顿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挑选了另外五名最强壮的船员乘上最大的救生艇,向东南偏东横渡约1300公里(800英里),来到了南乔治亚岛寻求救援,这一史诗般的航行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海上持续了16天,凭借航海经验和运气,沙克尔顿和5名船员抵达了南乔治亚岛并在风暴中强行上岸。上岸后,沙克尔顿不得不徒步翻越南乔治亚山脉去寻找捕鲸站以寻求帮助。1916年5月20日下午3点,沙克尔顿和他的两个伙伴挣扎着走到最近的一个捕鲸站。在晚餐时分,挪威捕鲸人向他们表示了敬意。到达捕鲸站的3天后,他们登上了一艘捕鲸船,开始了解救围困在象岛上的同伴的行动。在8月30号,经过第4次的尝试,他终于找到了一条从浮冰上穿过的路,发现他的所有的22个同伴都安然无恙地留在岛上。每个人都从南极获救了。

1917年春天,沙克尔顿返回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继续,他到作战部门工作。到20世纪20年代初,他又得以专注于极地探险。

困于冰中的“坚忍号”

沉没的“坚忍号”
1915年11月

浮冰上的营地

离开象岛求救
1916年4月24日

目送求援队离开的象岛队员

留在象岛的队员

接近南乔治亚岛

登陆南乔治亚岛
1916年5月10日

1920年,沙克尔顿厌倦了巡回演讲,开始考虑最后的远征的可能性。他认真设想去北极地区一个很大的未开发地区的波弗特海区域,并提出这个想法来引起加拿大政府的兴趣。在获得从前大学同学约翰·奎勒·罗威特的资助后,沙克尔顿收购了125吨重的挪威捕海豹船并重新命名为探险船“探索号”()。后来计划有变,目标变成南极,沙克尔顿将这次计划定义为“海洋和次南极探险(英语:Shackleton–Rowett Expedition)”。此次探险的目标并不明确,但也有提及诸如环游南极洲以绘制其海岸线图、调查一些“丢失”的次南极岛屿(如图阿拿基岛(英语:Tuanaki))等目标。

探险船“探索号”于1921年9月18日离开英国。探险船于1922年1月4日到达南乔治亚岛,不幸的是,沙克尔顿重返此地不久,1月5日凌晨便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应他妻子的要求,他被安葬在南乔治亚岛上的古利德维肯。

如果以目标是否实现来衡量的话,沙克尔顿几乎所有的探险都是不成功的。然而,作为一个领导者,沙克尔顿无疑非常出色。他对探险队员充满无限尊重、信任和关爱。他的一位队友称他为“世间最伟大的领导者”。沙克尔顿把“坚忍号”所有队员安全救回时,他的领导才能达到了新的顶峰,能使队员们在极端逆境下充满希望。

英国探险家阿普斯利·彻里加勒特(英语:Apsley Cherry-Garrard)(1886—1959)说过一段有名的话来评价南极的探险者们:“若想要科学探险队队长,请斯科特来;若想要组织一次冬季长途旅行,请威尔森(英语:Edward Adrian Wilson)来;若想组织一次快速而有效率的极地探险,就请亚孟森来;若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而想要摆脱困境,一定要请沙克尔顿来。”

相关

  • 语文语文,包括语和文,即口头语和书面语。中国大陆学校的汉民族语文科目通常被称为语文。日常生活中,语跟文两字并无严格指口头语及书面语而混用之,如英语说明书,中文报导等。清末1904
  • 顽固性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强淋溶土强淋溶土(通用名称Acrisols)是一种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划分的土壤 。它是一种含丰富黏土的土壤,与湿润的热带气候相关,例如在巴西 ,而且往往支撑森林地区。它是世界土壤参考基
  • 查洛顿会议查洛顿会议(英语:Charlottetown Conference),是一个由多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讨论组成邦联的会议。这次会议由1864年9月1日-9月9日于爱德华王子岛的查洛顿举行。英国希望减轻海
  • Shiga志贺洁(1871年2月7日-1957年1月25日)日本知名医学家与细菌学家,,生于江户时代陆前国宫城郡仙台(今宫城县仙台市),也是志贺杆菌的发现者。志贺洁出身于仙台藩藩士的家中,原名佐藤直吉,
  • 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1970年代)这是1970年代的《时代》封面人物列表
  • 黄宗英黄宗英(1925年7月13日-),浙江瑞安人,中国当代女演员和作家。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与其兄黄宗江、其弟黄宗洛均从事艺术工作。1930年入京师第一蒙养园。1932年
  • 俄克拉荷马雷霆队俄克拉何马城雷霆(英语:Oklahoma City Thunder),是一支位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俄克拉何马城的NBA篮球队,分属于西部的西北赛区,主场为切萨皮克能源球场。该队1967年10月以超音速之名
  • 钱弘俶乾祐:948年-950年 广顺:951年-953年 显德:954年-960年正月 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开宝:968年十一月-976年钱俶(929年9月29日-988年10月7日)本名弘俶,
  • 勃生坐标:16°46′27″N 94°43′54″E / 16.77417°N 94.73167°E / 16.77417; 94.73167勃生(缅甸语:ပုသိမ်မြို့)是缅甸伊洛瓦底省首府,在国境的西南方,伊洛瓦底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