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婢妾
✍ dations ◷ 2025-09-06 19:22:39 #婢妾
姬侍:430、或称御婢、侍姬、婢妾、妾婢、侍妾、姬妾、姬人等,称指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中,被贵族、士族、富豪豢养于家中、与男主人有性关系但不属正式妾室的女性:430—436。多为客女(部曲之女)、婢女、或家妓出身,婢女出身者通常称为宠婢、收房丫头或通房丫头,家妓出身者又称妓妾、宠妓:508—512。朝鲜又把妓生出身的姬侍称守厅(韩语:수청、守廳)、守厅妓(韩语:수청기、守廳)。日本称为召人。《唐律疏议》的规定,不得以婢为妻或为妾,及婢有子及经放为良者,可以为妾。中国历代法律对民众纳妾都有一定限制。贵族、士大夫和富户所豢养的婢妾则可能至百余人。为了限制纳妾,清律规定“庶民之家不准存养良家男女为奴婢”。与通过一定仪式迎娶的妾室相比,通常出身于客女、婢女、家妓的婢妾在家庭的地位更为低下。她们不需要任何法律程序,即可成为男主人的性伴侣,但仍不具配偶身份,摆脱不了奴婢的地位。有些甚至同时与多名男主人维持性关系:430—436。中国历代文人对婢妾的描述中,男主人将她们视为可以用以与他人交换的物品。男主人亦可要求她们为客人侍寝。亦有些由主人安排嫁人,但有些婢妾婚后仍然与男主人维持性关系。皇室、宫廷中一些被临幸而未被册封为妃嫔的宫女,如未得到妾室待遇,其身份也属于姬侍。有些会获君主额外封赏,例如宋朝时有些被临幸的宫人获赐红霞帔之位,清朝一些被临幸的宫人升为官女子,朝鲜王朝被临幸的宫女封承恩内人或承恩尚宫等,但实际上她们仍然是宫中仆役身份,仍未被视为君主妾室。婢妾所生的子女,虽然与妾室所生子女同样是庶子女,但在法律地位上与情妇所生的同属私生子,是否被视为家庭成员则视乎父亲或大家长的决定,有些姬侍所出的子女获父亲承认,地位与一般庶出子女相同。但有些维持奴婢地位,不被视为家庭成员。例如唐代诗人柳宗元长女柳和娘为其婢妾所生,但她在死后才得到父亲承认身份。《全唐文》记载唐代时,蒋恭绰与婢女生有一女阿刘,蒋恭绰死后,阿刘不被蒋恭绰正式的家属承认为蒋家后裔,只被视为婢女,即使上诉官府,仍判她为婢女身份。有些甚至在生父死后,自己和母亲即被父亲的正式妻妾和婚生子女逐出家门:430—436。在朝鲜王朝,婢妾所生子女虽然被视为家庭成员,列入宗谱,但由于当时的从母法规定,母亲如为包括奴婢在内的贱民,不论生父地位如何、生母是否被纳为妾室,皆继承生母的贱民身份。因此婢妾所生子女在家中实际地位往往如同奴婢。宫中被临幸的宫女所生子女一般皆被承认为皇子女,享有相应的待遇。
相关
-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 μm,宽0.2~0.8 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5
- 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又称鼻疽伯克氏菌、鼻疽假单孢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伯克氏菌属。它会引起马鼻疽。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
- 林园事件林园事件发生于台湾高雄县林园乡(今高雄市林园区),是一起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的林园工业区污染所引发的纠纷事件。 1988年7月20日中油林园厂油管破裂漏油,同年8月27日,陈情人向高
- 靶向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靶向治疗或靶向分子治疗(英语:Targeted
- 抑制素激活素(英语:Activin,亦成为激活蛋白或活化素)与抑制素(英语:inhibin)是一种用于抑制卵泡刺激素分泌的与组合的梭氨酸 。参与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抑制素包括一个由二硫键链接起来
- 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线虫的物种很不容易区分,有相关描述的已超过二万五千种,其中超过一半是
- 远洋杆菌属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目前仅包括遍在远洋杆菌(P. ubique)一个种,可能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细菌(估算数量级有1028)。早在1990年,就已在马尾藻海中得到属于α-变形菌的rRNA序列,此后
- 169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连江县市区公车连江县市区公车,系指由连江县政府交通局作为主管机关,以该中华民国福建省连江县辖区,即为营运范围,按一定路线以公共汽车运输旅客的运输服务。连江县市区公车皆由连江县县营事业
- 红皇后假说红皇后假说 (英语:Red Queen hypothesis),一种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假说,由演化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英语: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其中心为物种间为了抢夺资源,必须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