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构建

✍ dations ◷ 2025-04-26 14:32:03 #计算机编程,极限编程,软件测试

每日构建(Daily build)或每夜构建(Nightly build)是在每天进行最新版本程序的构建流程。编译首先可以确保所需依赖项的存在,其次可以进行测试确保无程序错误的存在。每日构建也通常被公开发布以接收对最新特性的反馈。在此语境中的构建一词是编译并链接所有构成程序的文件的结果。这种严谨流程在许多程序员为程序的同一部分编写代码的大型组织中极其重要。进行每日构建可确保开发者可以继续工作并对在完成工作的最后一天出现的新程序错误有着一定了解。

每日构建通常包括一系列测试,有时被称为冒烟测试(英语:Smoke testing (software))(Smoke test)。包含这些测试是为了确定哪些特性在最新的构建版本中损坏。每日构建的重要一环是在项目发展中进行新测试与修订测试。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时,每日构建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最佳实践,但目前已有其他作法可以取代此方法。持续整合可在几乎所有持续基础上运行,且有着自源代码最新更改后大约20到30分钟的典型循环周期。诸如CruiseControl(英语:CruiseControl)或Hudson一类的持续整合服务器持续监测源代码控制系统。当检测到新更改后,服务器将使用诸如Ant或Maven的构建工具重新构建。现代的最佳实践中将它作为持续测试(英语:Continuous testing)的一环,使得单元测试与更为广泛的功能测试(相比构建过程需要更长实践)得以在每次构建上按它期限所允许的频率重新运行。

相关

  • 主要机构《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有六大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其中,托管理事会随着联合国最后一块托管领土帕劳的独立
  • 甲状舌骨正中韧带甲状舌骨正中韧带(median thyrohyoid ligament、middle hyothyroid ligament、middle thyrohyoid ligament)是甲状舌骨膜(英语:Thyrohyoid membrane)较厚的部分。其外侧较薄的部
  • 线粒体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核糖体,负责完成线粒体这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翻译过程。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56S之间,是已发现的沉降系数最小的核糖体。
  • 562年善导大师出生
  • 戴震《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戴震像》,杨鹏秋绘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慎修,号东原,安徽徽州休宁隆阜(今黄山市)人,中国清代语言学家、思想家。曾六次会试未中。晚年因学术
  • 后元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后元音(back vowel)是使用于一些口语语言中的一种元音类型。后元音的决定性特征为舌头的位置尽可能地朝向嘴巴后面,且没有会被归类为子音的压
  • 丁科·德尔门吉耶夫丁科·茨韦特科夫·德尔门吉耶夫(保加利亚语:Динко Цветков Дерменджиев,转写:Dinko Tsvetkov Dermendzhiev,1941年6月2日-2019年5月1日),保加利亚足球运动
  • 范本梁范本梁(1897年-1945年),是台湾的无政府主义提倡者与社会运动家。嘉义市人。字牛,又号铁牛,并且使用笔名如一洗、能鸣者等。范本梁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进入东京的青山学院就读,之后转
  • 希格斯玻色子的探索历史在本篇文章里,希格斯玻色子简称为“希子”。所有实验结果的“置信水平”都是使用信号置信水平(英语:CLs upper limits)方法计算求得。假若侦测到可能为新粒子的事件数量超过背景
  • 谢尔盖·阿纳托利耶维奇·斯塔罗斯金谢尔盖·阿纳托利耶维奇·斯塔罗斯金(俄语: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Ста́ростин,英语:Sergei Anatolyevich Starostin)(1953年3月24日-2005年9月30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