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构建

✍ dations ◷ 2025-04-05 00:47:55 #计算机编程,极限编程,软件测试

每日构建(Daily build)或每夜构建(Nightly build)是在每天进行最新版本程序的构建流程。编译首先可以确保所需依赖项的存在,其次可以进行测试确保无程序错误的存在。每日构建也通常被公开发布以接收对最新特性的反馈。在此语境中的构建一词是编译并链接所有构成程序的文件的结果。这种严谨流程在许多程序员为程序的同一部分编写代码的大型组织中极其重要。进行每日构建可确保开发者可以继续工作并对在完成工作的最后一天出现的新程序错误有着一定了解。

每日构建通常包括一系列测试,有时被称为冒烟测试(英语:Smoke testing (software))(Smoke test)。包含这些测试是为了确定哪些特性在最新的构建版本中损坏。每日构建的重要一环是在项目发展中进行新测试与修订测试。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时,每日构建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最佳实践,但目前已有其他作法可以取代此方法。持续整合可在几乎所有持续基础上运行,且有着自源代码最新更改后大约20到30分钟的典型循环周期。诸如CruiseControl(英语:CruiseControl)或Hudson一类的持续整合服务器持续监测源代码控制系统。当检测到新更改后,服务器将使用诸如Ant或Maven的构建工具重新构建。现代的最佳实践中将它作为持续测试(英语:Continuous testing)的一环,使得单元测试与更为广泛的功能测试(相比构建过程需要更长实践)得以在每次构建上按它期限所允许的频率重新运行。

相关

  • 乳痂乳痂(英语:Cradle cap),也称头皮乳痂、摇篮帽、婴儿或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头皮上的黄色的、斑点状、油腻的鳞状硬皮疹。它通常不会发痒,也不会影响婴儿健康。乳痂
  • 泥炭泥炭(英语:Peat,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是煤最原始的状态。随着周围环境的转变,如压力的加大,可以使泥炭变得更加坚固,使之成为褐煤。泥炭在自然状态下,组成物质横跨
  • 前328年言于魏惠王曰:“秦遇魏甚厚,魏不可无礼于秦。”乃尽献上郡15县于秦。张仪相秦。
  • 堡垒之夜《堡垒之夜》(英语:Fortnite),是由Epic Games开发的在线游戏系列,2017年7月首先发售了合作射击生存游戏《堡垒之夜:拯救世界》,同年9月通用玩法和游戏引擎的免费大逃杀游戏《堡垒之
  • 乱步奇谭 Game of Laplace《乱步奇谭 Game of Laplace》(日语:乱歩奇譚 Game of Laplace)是一部为了纪念作家江户川乱步逝世50年的日本原创动画,故事原案是以其作品群为中心并把设定改为现代。动画于2015
  • 莫氏锥度莫氏锥度(Morse)是机加工中关于锥度的国际标准,主要用于机械中旋转体的精密固定。莫氏锥度杆配合带锥度的内孔,是利用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的。一般为加大传递力矩,常加上扁尾。因其
  • 曹本熹曹本熹(1915年2月22日-1983年12月25日),上海人,核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本熹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后赴英留学,1946年获伦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
  • 狂蟒之灾《狂蟒之灾》(英语:Anaconda)1997年4月11日上映于美国的恐怖片和惊悚片。在地球上的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居住着一个民族舒尔族,他们一直和外界都没有联系和沟通,显得神秘而令人神
  • 明日贸易明日贸易(日语:日明貿易),是指明朝与日本(室町时代)两国之间所实行的商业交易活动。明日贸易的时候因为需要使用到被称为“勘合符”的许可证,所以明日贸易又被称为“勘合贸易”。在
  • 奥拉维·帕沃莱宁奥拉维·帕沃莱宁(芬兰语:Olavi Paavolainen,1903年9月17日-1964年7月19日)是芬兰作家、诗人、散文家和记者。帕沃莱宁是文学组织火炬社(英语:Tulenkantajat)的中坚人物,也是芬兰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