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 (瑞典国王)

✍ dations ◷ 2025-09-13 14:26:38 #阿尔伯特 (瑞典国王)

阿尔伯特(瑞典语:Albrekt av Mecklenburg;德语:Albrecht III, Herzog zu Mecklenburg;约1338年-1412年4月1日)。梅克伦堡王朝的瑞典国王(1364年-1389年在位)、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1384年-1412年在位)(被称阿尔布雷希特三世)。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阿尔伯特二世(或称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被瑞典人称为梅克伦堡之狐)与埃里克·马格努松的女儿欧菲米亚·埃里克斯多塔的次子。阿尔伯特透过比耶博家族的母亲欧菲米亚·埃里克斯多塔,而成为瑞典王位首位顺位继承人,亦通过小斯渥克尔松·卡尔松的女儿克里斯蒂娜·斯渥克尔多塔成为斯渥克尔家族继承人。斯渥克尔二世于1196年至1208年间一直是瑞典国王。

1363年,以博琼森为首的瑞典贵族议会成员抵达梅克伦堡王庭。他们因反对国王马格努斯四世的一次叛乱而被驱逐出国。阿尔伯特在贵族们的要求及数名德意志诸侯的支持下入侵瑞典。一些汉萨城市和德国北部的诸侯表态支持新国王。斯德哥尔摩和卡尔马因有大量来自汉萨同盟的民众而同时表示欢迎此次入侵。阿尔伯特于1364年2月18日在莫拉石头加冕为瑞典国王。

阿尔伯特入主瑞典带来了双方的支持者长达八年的内战,阿尔伯特的军队与由马格努斯四世的次子挪威国王哈康六世支持的马格努斯四世军队于1365年在恩雪平对战,马格努斯四世战败及被俘。此战后,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介入帮助马格努斯四世那一方,而且因为阿尔伯特在瑞典各省份重用德意志人的官僚,所以阿尔伯特在除了斯德哥尔摩等要塞外的瑞典各地并不受欢迎。在瑞典农民和丹麦军队的支持下,哈康六世才能取回优势,并于1371年围攻斯德哥尔摩,但是这优势并不长久,很快在斯得哥尔摩的瑞典贵族的军事支持下,阿尔伯特打败了挪威及丹麦联军。其后双方签署和约,协议令马格努斯四世被释放及准许流亡挪威,虽然阿尔伯特保持了瑞典王位,但是要起誓作出重大的让步将权力让给摄政委员会的瑞典贵族。博琼森以权力抢夺了1500个农场,他很快成为瑞典最大的地主,控制了瑞典全境的三分之一,拥有该国最大的非皇家财产。

阿尔伯特保留瑞典王位19年,但瑞典西部的大部分人并不支持他的统治。然而,当阿尔伯特试图减少瑞典贵族的大庄园时,他在斯德哥尔摩亦失去了支持。1389年,面对失去土地和财富的瑞典摄政委员会转向支持丹麦的玛格丽特一世请求她帮助摆脱阿尔伯特。玛格丽特一世派出军队并于1389年2月丹麦军队在奥斯勒之战击败阿尔伯特。阿尔伯特被俘,被废黜及送往斯堪尼的林德霍尔曼城堡,往后的六年他在那里被监禁。阿尔伯特于1395年在进行和平谈判16天后被释放,他同意在三年内放弃斯德哥尔摩,或者支付大笔款项以回报玛格丽特一世。当三年之期结束时,阿尔伯特选择放弃斯德哥尔摩而不是罚款,并于1398年协议生效时,将斯德哥尔摩授予玛格丽特一世。

另一方面,阿尔伯特于1384年继承了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的称号,并将其与瑞典在个人名下合并。

阿尔伯特在1412年去世,被埋在梅克伦堡的多伯兰修道院。

1359年,阿尔伯特与施威林的理察迪丝(英语:Richardis of Schwerin, Queen of Sweden)结婚,两人共有1子1女:

理察迪丝于1377年去世。1396年,阿尔伯特与不伦瑞克-吕讷堡的阿格尼丝(英语:Agnes of Brunswick-Lüneburg)结婚,两人的独子阿尔布雷希特于隔年出生。

相关

  • 人与动物关系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茂宜岛毛伊岛(英语:the island of Maui,/ˈmaʊ.iː/)是美国夏威夷州的第二大岛,面积为727.2平方英里(1,883平方公里,在美国岛屿中排名第17位)。 毛伊岛是夏威夷州的知名观光地,也是毛伊县
  • 2016年罗兴亚人危机2016年罗兴亚人危机,又称2016年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袭警的反击行动,指的是缅甸对该国西部若开邦罗兴亚人恐怖分子的反击行动。这次行动是针对罗兴亚人恐怖分子袭击边境警察营地
  • 寒蝉效应 (法律)寒蝉效应(英语:Chilling Effect)法律用语,是指当下对言论自由的“阻吓作用”——即使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寒蝉效应现在经常以法律或不明确行动施加不必要的
  • 2010年美国电影学会奖2010年美国电影学会奖(英语: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wards 2011)为表彰2010年年度最佳前10大电影与电视剧。
  • 克拉斯拉瓦自治市克拉斯拉瓦自治市 (拉脱维亚语:Krāslavas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1年。位于该国东南部,人口20217人,面积1078.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9人/km2。
  • 费丙章费丙章(?-1829年),原名和,字会宜,号新桥,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年六月初一(1822年7月18日)由江南淮扬道道员升
  • 杰维亚特金诺站杰维亚特金诺站(俄语:Девя́ткино,罗马化:Devyatkino)是圣彼得堡地铁的一个车站,也是圣彼得堡地铁位于一个位于市域之外的车站。杰维亚特金诺站是圣彼得堡地铁1号线最北
  • 沼南站沼南站(日语:沼南駅/しょうなんえき  */?)是一个位于埼玉县上尾市,属于埼玉新都市交通伊奈线(New Shuttle)的铁路车站。对向式月台2面2线的高架车站。夹在东北、上越新干线的高架
  • 红喉歌鸲红喉歌鸲(学名:)为鹟科红喉歌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脖、红点颏、红脖雀(雄)、白点颏(雌),台湾称野鸲。体长达16厘米;雄鸟体羽大部分为纯橄榄褐色,各羽中央略现深暗,亮红色喉部,眼上有一白色条纹,雌鸟为白色喉部,眼上条纹为淡黄色。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印度、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在中国大陆从东北至华西、华南、西南皆可找到。栖息于地面,常在平原繁茂的薮丛或芦苇间跳跃,或在附近地面奔驰,多位于距水不远的地面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