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
✍ dations ◷ 2025-04-03 17:00:44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德语:Valerius Cordus,1515年2月18日-1544年9月25日)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医生和植物学家。著有多本药典作品,在德国植物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515年,科尔杜斯出生于现在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一说黑森联邦州的卡塞尔市)。他的父亲奥利休斯·科尔杜斯(1486–1535年)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也是宗教改革的支持者及信义宗改宗者。他早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植物学和药学。1527年,他就读于新成立的新教派马尔堡大学,并于1531年获得学士学位。1533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深造。1539年,他来到路德城维滕贝格,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学习和教授植物学和药学。在植物研究方面,科尔杜斯没有按照迪奥科里斯《药物论》的传统描述模式,而是基于自己的认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独到的描述。他还注重对植物间关系的描述,而非传统上对植物显著特征的描述。1540年,科尔杜斯无意中用硫酸和乙醇合成了乙醚这种新物质,他将其称为“甜油酸”(拉丁语:oleum dulci vitrioli)。1542年,他将自己的植物学作品《药典》(Dispensatorium)送予纽伦堡市议会。这本书在1546年得以出版。他在蒂宾根呆过一段时间,并与莱昂哈特·福克斯结交为好友。之后,他前往意大利,进行了一段漫长的旅行。途中他被马踢伤,最终不幸因发烧而离世。去世后,他的手稿和讲稿主要由旧瑞士邦联的博物学家康拉德·格斯纳编辑和出版。其中包括介绍乙醚合成方法的《关于萃取》(De Extractione)和《植物和森林史》(Historia Stirpium et Sylva)。科尔杜斯一生写了大量文章,描述了多种新的植物物种及其变种。为了纪念他对植物学的巨大贡献,破布木属(Cordia)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关
- 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水果生果是指可以生食的植物果实;主要熟食之植物果实则称蔬菜。生产生果的植物称为果树。生果含大量的水溶糖分,很多还含有挥发性芳香物质。植物果实中汁液多者,亦称水果;相反,少汁液
- 早泄早发性射精(英文:Premature ejaculation)俗称早泄,是指进行性行为时男性射精过早,医学上指是阴茎于插入阴道(阴道内射精延迟时间)或肛门一分半钟内射精。现在更多医生愿意从女性角
- 颈部肌肉这里是所有人体的肌肉列表,正常人体大约有650条骨骼肌。然而正确的肌肉数目是很难肯定的,因为不同来源的肌肉会分别被聚集成不同的肌肉束。头和颈部的肌肉在人体的肌肉中发挥
- 拔牙拔牙术,在牙医学中指从口腔中去除牙齿的手术。术前给予口腔局部麻醉。一般使用牙槽部浸润麻醉,或对有关的神经干做阻滞麻醉。拔除前需要先分离牙龈组织,以免发生手术中撕裂。必
- 割双眼皮割双眼皮,又称双眼皮手术或重睑术,是一种整容手术。主要流行于东亚的大中华地区与韩国。人类眼睑(眼皮)可分为两类:睁眼的时候上眼睑无自然褶皱为单睑(单眼皮),出现自然褶皱为重睑(双
- 原子核滴线在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横坐标,以质子数为纵坐标的核素图上,在丰质子一侧和丰中子一侧,各有一条边界线,超过边界线的原子核无法存在,称为原子核滴线,丰质子一侧的滴线称为质子滴线
- 加的夫国家博物馆加的夫国家博物馆(英语:National Museum Cardiff,威尔士语:Amgueddfa Genedlaethol Caerdydd)是英国的一座博物馆,位于威尔士加的夫。加的夫国家博物馆是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
- 林同炎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