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勒留斯·科尔杜斯

✍ dations ◷ 2025-04-03 17:34:02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
瓦勒留斯·科尔杜斯(德语:Valerius Cordus,1515年2月18日-1544年9月25日)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医生和植物学家。著有多本药典作品,在德国植物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515年,科尔杜斯出生于现在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一说黑森联邦州的卡塞尔市)。他的父亲奥利休斯·科尔杜斯(1486–1535年)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也是宗教改革的支持者及信义宗改宗者。他早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植物学和药学。1527年,他就读于新成立的新教派马尔堡大学,并于1531年获得学士学位。1533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深造。1539年,他来到路德城维滕贝格,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学习和教授植物学和药学。在植物研究方面,科尔杜斯没有按照迪奥科里斯《药物论》的传统描述模式,而是基于自己的认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独到的描述。他还注重对植物间关系的描述,而非传统上对植物显著特征的描述。1540年,科尔杜斯无意中用硫酸和乙醇合成了乙醚这种新物质,他将其称为“甜油酸”(拉丁语:oleum dulci vitrioli)。1542年,他将自己的植物学作品《药典》(Dispensatorium)送予纽伦堡市议会。这本书在1546年得以出版。他在蒂宾根呆过一段时间,并与莱昂哈特·福克斯结交为好友。之后,他前往意大利,进行了一段漫长的旅行。途中他被马踢伤,最终不幸因发烧而离世。去世后,他的手稿和讲稿主要由旧瑞士邦联的博物学家康拉德·格斯纳编辑和出版。其中包括介绍乙醚合成方法的《关于萃取》(De Extractione)和《植物和森林史》(Historia Stirpium et Sylva)。科尔杜斯一生写了大量文章,描述了多种新的植物物种及其变种。为了纪念他对植物学的巨大贡献,破布木属(Cordia)以他的名字命名。

相关

  • 结晶结晶,是指从饱和溶液中凝结,或从气体凝华出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晶体)的过程。在自然环境下,气温的下降压力的作用,都会造成结晶。结晶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成核和晶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舍曲林舍曲林(英语:Sertraline)(商品名:左洛复、彼迈乐等)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1991年由辉瑞制药公司发明。舍曲林主要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也用来治疗
  • 无尿症无尿症(英语:Anuria、Anuresis),指的是无排尿的症状,正式的定义为24小时内排尿量小于100毫升的症状。无尿症常常是由于肾功能下降导致的,此外也可能由于肾结石、肿瘤等梗阻而出现,
  • 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英语:fluorouracil,简写为5-FU或f5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5-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常与亚叶酸(leucovorin)合并使用。二氟化氙与尿嘧啶反应后,会
  • 主格主格(拉丁语:casus nominativus, 英语:nominative case,缩写:.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
  • 2003年欧洲热浪2003年欧洲热浪在欧洲是一个最热的夏天气温记录。由于大部分欧洲住宅、老人院无空调,热浪导致危害几个国家的居民健康,并结合干旱造成作物短缺,令南欧共有35,000人丧生。14,802
  • 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缩写为AAAS),创建于1848年9月20日,是世界最大的非营利科学组织,下设21个专业分会,所涉包括数学、物理学
  • 偶蹄目偶蹄目(学名:Artiodactyla)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约220种,其中包括许多对人类生活很重要的动物。偶蹄目动物是现代进步的繁盛的有蹄类,90%的现存有蹄动物都是偶蹄动物。其中又以牛
  • 埃及猿埃及猿(Aegyptopithecus),又称晓猿,是一种早期的狭鼻小目,将人猿总科及旧世界猴分支的时间推前。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古埃及猿(A. zeuxis),是生存于3020-295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期。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