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虎山长城
✍ dations ◷ 2025-08-10 22:43:51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虎山村,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2013年,虎山长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并入第五批的长城中。虎山原名马耳山,位于鸭绿江与鸭绿江的支流叆河的交汇处,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面积约4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米,山峰突起,周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距丹东市区约有20公里。虎山长城(古称老边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位于虎山南麓,据《明史》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实录》也载有:修筑已坍塌的“东路自开原直抵鸭绿江”边墙。《安东县志》记载说:“老边墙,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叆河北岸,……嘉靖二十五年,更为第二次拓边,置江沿台堡于今九连称,则老边墙之筑,必在此时”。明代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临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修建虎山长城的目的是为防范崛起的女真人及海上外敌的入侵,明朝未年,虎山长城成为后金的实际控制区,而蕯尔浒之战后,虎山长城做为阻挡后金的军事要塞而遭到破坏,清朝入关后虎山长城失去军事防守意义,从此荒弃。1989年,通过飞机航拍和实地调查考证,在中朝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发掘出600余米长城遗址。1990年,经罗哲文等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明长城东端起点,它横越虎山向北向西经辽宁省的抚顺、沈阳、辽阳、鞍山、锦州与河北省境内的山海关长城相连接。这一发现使明长城延长了1000多公里,而也更改了历史教课书上讲述的长城东端起点为山海关的说法。亦引证了明代大部分时间均控制辽东地区。1990年发掘出虎山长城掩埋在土层下的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台址。台址为夯土筑成,边长36米,存高4米。在台址东面,有接续的石筑城墙,逶迤直上虎山。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00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2003年8月,经考古爱好者李亚忠对虎山长城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虎山一带延伸到朝鲜平壤西南大同江畔的长城,采用毛石和土堆筑,没有用砖遗迹,其墙底宽2-4米,残高仅0.8-1.2米,墙址、烽燧及土城遗址都与自山海关绵延至辽东的燕长城遗址极为相似,却不具备明长城特征。”从而证明虎山长城为燕长城而不是明长城,所以虎山长城可以称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而非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但也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相关
- 生物碱生物碱(英语:alkaloid)是一种主要包含碱性氮原子,天然存在于大自然动植物及蕈类的化合物。一些化学合成但结构与生物碱相似的化合物有时也被称作生物碱。除了碳,氢和氮,生物碱也可
-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英语:Letterpress)凸版从前以活版为主,其他和活版并版的图片版,不管是锌质还是胶质,均同属凸版(包括古代以整块木板去雕刻的木刻版)。最早由石括、括章所衍生而来,并应用于
- 足交足交是指用脚对生殖器进行踩、挤、压、夹、揉及摩擦等方式来刺激伴侣性欲的一种人类性行为,以诱发性高潮。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恋足的一部分。 足交可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恋
- 电子科技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件去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
- 强制送医紧急治疗,在台湾称为戒护就医。在英格兰及威尔士称sectioning或being sectioned 是指在当有心理疾患等情形时,为防止突发情形会将病患送至精神病院(inpatient)或社区(outpatient)
- 政府间主义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是一个国际法和政治学概念,指在国际组织中以政府之间的合作为主导的思想。采用政府间主义的例子有联合国,此外欧洲联盟也部分使用政府间主义思
- 苏联国旗苏联国旗的左上角绘有交叉的镰刀和锤子。镰刀和锤子象征组成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法》第一条中的规定,苏联国旗为“苏联国家
- 实变函数实分析(英语:real analysis,也称作实变函数论,英语:theory of real variable function)或实数分析是处理实数及实函数的数学分析。专门实数函数及数列的解析特性,包括实数数列的极
- 金牌客运金牌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ampion Transportation Compamy,Ltd.),简称:金牌客运,成立于2011年,主要经营台湾好行狮山线、新竹市公车、新竹县市区公车及苗栗县高铁快捷公车。2012
- 利他行为利他主义(英语:altruism,也可译为利他行为)源自于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意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alter,即其他、别人的意思。利他主义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