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维西语

✍ dations ◷ 2025-11-08 10:47:29 #ISO 639-2代码的语言,ISO 639-1代码的语言,马尔代夫,印度语言,印度-雅利安语支

迪维西语(ދިވެހި‎, or ދިވެހިބަސް‎, ),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主要使用地区在马尔代夫,也是马尔代夫指定的官方语言,且有大约35万的使用者。同时,位于印度拉克沙群岛中央直辖区最南端的米尼科伊岛也有1万左右的母语使用者,但主要是迪维西语的一种方言“Mahl”。迪维西语的拉丁化名称“Divehi”是在英语中出现的,此单词根据迪维西语的“马累拉丁(Malé Latin)”方案的读音转写出来,这个词现已被确立为迪维西语名称的官方拼写方法,也是马尔代夫的常用拼法。而迪维西语的书面语则由“它拿字母(Thaana)”书写。

迪维西语有数种主要的方言:马累方言(Malé)、Huvadhu方言、Mulaku方言、Addu方言、 Haddhunmathee方言和Maliku方言。而迪维西语的标准语是马累方言,也就是将首都马累的语言作为标准语文。而Maliku方言主要使用区域在印度的米尼科伊岛,官方名称为“Mahl”。因此,许多人在提及印度米尼科伊岛的迪维西语时,都采用了上述的单词来指代该方言。

迪维西语脱胎于Maharashtri Prakrit语(中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其形态和语音也与马拉地语(印度语言)、孔卡尼语(印度语言)、僧伽罗语(斯里兰卡语言)较为相似,但互相并不能实现交流。在演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语言都曾对迪维西语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最主要的影响是来自阿拉伯语,其次来自法语、波斯语、葡萄牙语、印度斯坦语和英语。但影响往往是双向的,如英语单词“atoll”(中文:环礁),以及“dhoni”(中文:礁际帆船)就是取自迪维西语词汇atolu和dōni。

迪维西语的拉丁化名称“Divehi”是由两个部分构词的:Div和vehi,意思是“岛民”(islanders),后面可以接上Bas,意思是“语言”(language)。所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岛民说的语言”(Islanders' language)。首个致力于研究迪维西语的语言学家叫做哈利·查理斯(Harry Charles Purvis Bell),他给迪维西语起了这样一个拉丁化名称。Divehi这个名字和马尔代夫这个国家的名字Maldives非常相似,是因为Maldives的后缀“-dives”和Divehi一词有着相同的词根,其在古印度-雅利安语支中的含义是“岛屿”。

迪维西语拥有大约八百多年文献记载的历史。最早的书写样式是在12、13世纪的数张铜片(lōmāfānu)上发现的,亦在珊瑚石上发现了一些镌刻的碑文,其中最为古老的碑文据信是7世纪到8世纪出现的。

迪维西语以梵语为基础,独立发展,与他国语言交往甚少,但到了12世纪情况有所转变。在16世纪,迪维西语的书面语开始采用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它拿字母”来书写,其方向和阿拉伯语一样,从右到左,也与阿拉伯语拥有一些共同的音调符号和元音字母发音。

迪维西语和僧伽罗语的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来自德国的威廉·盖格(Wilhelm Geiger,1856–1943,主要研究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在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研究中,他认为迪维西语脱胎于僧伽罗语的一种方言,换言之,就是僧伽罗语的子语言。他亦推断,约在公元10世纪之后,迪维西语是从僧伽罗语分离出来的,但是在马尔代夫诸岛和僧伽罗编年史中,都不曾发现这种说法。因此一种合理的解释是,这种语言内部的分离是由僧伽罗移民导致的。然而此结论的缺陷在于,他所收集的资料并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语言的特殊关系。

但无论迪维西语从何而起,语言学家都一致认为迪维西语是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并且保留了部分古印度语言的形式。

绝大多数的迪维西语使用者都居住在马尔代夫共和国境内,迪维西语也正是这个印度洋岛国的官方语言。另外,在印度的米尼科伊岛也有迪维西语方言的使用者,其中一些使用者也迁徙到了印度喀拉拉邦的锡鲁万纳塔普拉姆(印度南部城市)。

迪维西语是马尔代夫共和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与此同时,也是印度拉克沙群岛(位于印度南部的阿拉伯海)的半官方语言。

迪维西语有一些特点是英语使用者并不太熟悉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显著区别(此点可参照古汉语的口语与书面语)。事实上,每种拥有书写系统的语言都或多或少地会显现此种区别。但是,像迪维西语这样的亚洲语言,这两个方面通常有显著区别。马累方言和Maliku方言是迪维西语中用于书写的两个标准。

迪维西语的口语有27个辅音,而书面语中除了包含这些辅音外,还掺有一些阿拉伯语的发音。而在书面语方面,迪维西语每句话的末尾都会加上“ve”,这个语法是绝不会在口语中出现的,因此书面语的句法和结构往往有着严格要求,但在口语中对句子结构的要求却似乎不那么苛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点是书面语中很重要,但口语中不重要的规则:在迪维西语字母“alif”和“shaviyani”上方加注的阿拉伯文符号“sukun”(一个小圆圈)。“Sukun”这一符号画在哪个字母上,哪个字母的发音就会出现塞音。当然这个符号也会出现在单词里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所在位置的字母发音就要进行重复;如果带有此字符的“alif”和“shaviyani”单词出现在句末,那么这里就要发“h”的音;如果出现在“thaa”上,那么发音就变为“iy”。

迪维西语的语音体系和南印度的一些语言较为类似。如许多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一样,迪维西语的音标表存在许多不同发音的对照:长元音和短元音、齿音和卷舌音、单个辅音和叠音。

从上述列表不难看出,原先的字母“ޱ”被后来的“ޏ”取代。而通常认为,字母“ޝ”是马尔代夫第一任总统穆罕默德(Mohamed Amin Didi 1910-1954)从“他拿字母之thikijehi序列”中引入的。

迪维西语的名词常用于下定义,表示数量与格的变化。其中,“下定义”可以指明确、不明确和泛指;“数”分为单数和复数;“格”可以指:主格、与格、离格、属格、方位格和工具格。

迪维西语使用者在日常交际中,会广泛地运用借词。其他语种借词的运用程度是大还是小,主要取决于使用者本身,看使用者与某种其他语言的接触与熟悉程度。因而,接受过英语教育的人可能更多使用英语词汇,而较少,甚至从未接触英语的人就很少使用这些英语词汇。而随着迪维西语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语和借词被引进到了词汇当中,从而渐渐变得无可取代。

用迪维西语书面语书写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

Article 1 –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ranking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相关

  • 水螅Hydra americana Hydra attenuata(异名Hydra vulgaris) Hydra canadensis Hydra carnea Hydra cauliculata Hydra circumcincta 褐水螅 Hydra fusca 哈尔滨水螅 Hydra harbine
  • 乔治·C·威廉斯乔治·克里斯托弗·威廉斯(英语:George Christopher Williams,1926年5月12日-2010年9月8日)是美国演化生物学家。
  •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奥斯伍尔德·西奥多·埃弗里(英语: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年10月21日-1955年2月2日),美国医生、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
  • 艺妓艺妓(日语:芸妓、芸者),又称艺伎,是日本特有的女性表演艺术工作者;“艺妓”一词源自汉语,工作性质相当于中国书寓的词史、先生或长三堂子的女校书。当代日本艺妓社会地位较高,且已形
  • 秘密与谎言《秘密与谎言》(英语:Secrets & Lies)是1996年的电影作品,为英国导演麦克·李执导的长片。本片获选为第49届戛纳影展正式竞赛片,并获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奖。住在伦敦的黑人眼镜配光
  • 台湾闽南语常用名词自郑氏东宁王朝到大清帝国统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
  • 凯西·雅克布森凯西·加德纳·雅克布森(英语:Casey Gardner Jacobsen,1981年3月19日-),前美国NBA联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2002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22顺位被菲尼克斯太阳选中。
  • 国际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de la Croix Rouge, CICR;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是一个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人道主义机构。根据
  • 橘营泛橘阵营,或称为橘营、橘军,是对亲民党意识型态相近各种政党,目前成员包含亲民党、无党团结联盟 。但一般来说,橘营属于蓝营。
  • 威利·凯勒威廉·亨利·凯勒(英语:William Henry Keeler,1872年3月3日-1923年1月1日)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右外野手,职棒生涯效力于纽约巨人、布鲁克林新郎、巴尔的摩金莺、布鲁克林超霸、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