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nclude>
热带气旋塔姆(英语:Tropical Cyclone Tam)为南半球的一个热带气旋。2006年1月6日有一股热带性低气压形成并持续增强,该热带性低气压在1月12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获得命名“塔姆”。尽管塔姆的移动速度略快,但其结构仍有组织性的发展,并在1月13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约85千米每小时(24米每秒;46节)的巅峰强度。然而其继续朝风切变较强的海域移动,使其在1月14日开始迅速减弱,随后进入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驻威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的责任区,而塔姆逐渐失去热带气旋的特征并转化为温带气旋,最终在1月15日消散。塔姆在获命名后不久,对美属萨摩亚产生数次的土石流与洪水,造成约2万6千美元的损失,其对于纽埃、东加、富图纳岛造成轻微影响。
2006年1月6日,有一股热带性低气压在斐济东北偏北约370公里之海面上形成,随后斐济气象局给予代号“04F”,并表示此热带性低气压的路径向西移动。然而,此热带性低气压虽处于风切变较低的海域内,但因低层环流缺乏水汽,并无显著的强度发展。1月9日,此热带性低气压与南太平洋海面上的热带辐合带开始互动,此时另一热带性低气压“05F”有显著发展,一度被认为会将此热带性低气压吸收,最终此热带性低气压增强并吸收热带性低气压“05F”。在协调世界时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深对流已环绕系统中心数个小时。
1月12日,斐济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并给予命名“塔姆”,此为2005-2006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第一个被命名的风暴,随后“塔姆”以65千米每小时(18米每秒;35节)的风速在纽阿福欧岛附近经过。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协调世界时0时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6P”,此时塔姆正在朝高空风力较强的区域移动,但仍被预测会持续增强。由于塔姆的移动速度较快,高空风力几乎对其没有影响,使其在协调世界时6时达到最大持续风速约85千米每小时(24米每秒;46节)的巅峰强度。然而,随着塔姆进入风切变较强的海域,造成其结构高低层分离。1月14日协调世界时0时塔姆进入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驻威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的责任区,并以75千米每小时(21米每秒;40节)的速度朝向南方移动,很少有热带气旋能像它一样,来到这么高纬度后,还能保持其热带气旋特质。塔姆最终在纬度33°S转化为温带气旋。残余低气压仍维持数小时,并在1月15日完全消散。
随着塔姆的持续发展,美属萨摩亚部分居民试图搭乘飞及前往斐济,最后在官方关闭机场前,只有数班飞机起飞,造成大量居民滞留在机场。斐济气象局针对东加与富图纳岛发布热带气旋警报,并针对东加及瓦利斯岛发布烈风警报。次日清晨,斐济气象局针对东加北部发布大风警报,斐济气象局随后于当日上午认为塔姆不会直接对富图纳岛与瓦利斯岛造成直接影响,引此取消该两地的警报 。当天下午,斐济气象局认为塔姆可能对纽埃造成影响,对其发布热带气旋警报。1月13日,斐济气象局取消对东加发布的警报,并将纽埃纳入发布大风警报,随着塔姆进入南冰洋,斐济气象局取消所有发布的警报。
1月11日,热带性低气压04F在罗图马创下24小时内293.2毫米的强降雨纪录,但并未对当地造成破坏。随着热带性低气压04F被命名为塔姆后,在美属萨摩亚产生强降雨并引发破坏性的洪水,造成岛上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农作物受损、部分建筑淹水及未进行安全措施的房屋屋顶被吹走,当地测得55千米每小时(15米每秒;30节)的最大持续风速与95千米每小时(26米每秒;51节)的最大阵风。报导指出,美属萨摩亚出现零星的停电 ,并造成土石流的发生,造成约2万6千元美元的损失。塔姆在富图纳岛仅造成些微损失,只有一些树木遭吹倒,并有一艘游艇搁浅在礁石上。纽阿福欧岛其中一个气象站测得55千米每小时(15米每秒;30节)的最大持续风速与75千米每小时(21米每秒;40节)的最大阵风,并测得991百帕斯卡的最低气压。纽埃亦只受轻微的影响,只有零星的停电与树枝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