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犀

✍ dations ◷ 2025-04-28 12:59:46 #IUCN极危物种,黑犀属,非洲哺乳动物

黑犀(学名:),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

黑犀目前包括四个亚种,被IUCN列为濒危动物。

成年黑犀肩高143-160厘米,身长2.86-3.05米,体重在800-1400公斤之间,最重的可达1820公斤,母犀牛要比公犀牛轻。黑犀的一对角为角质,前角较长,一般为50厘米,最长的可达140厘米。有时候还会长出第三支比较小的角。犀牛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御、示意和觅食。

黑犀的嘴较尖,耳朵较小,而白犀的嘴唇则比较宽,耳朵较大。

黑犀的皮肤很厚,能够防止锋利的草插入或划破身体。视力极差,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来发现敌人。

黑犀是草食动物,它们食谱广泛,包括树叶、树枝、幼芽、灌木以及水果等,据研究,它们可以吃多达220种不同的植物。在旱季,黑犀最多能够在无水状态下存活5天。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和热带丛林中。

成年黑犀为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黑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

孕期约为15-16个月。每胎一仔,出生时的小黑犀重量约为35-50公斤。断奶期为2年,2-3年后即离开母亲。母黑犀的性成熟期为5年,公黑犀为7年。野生黑犀的平均寿命为35-50年。

20世纪,黑犀曾经是所有犀牛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由于津巴布韦(Zimbabwe)盗猎严重在20世纪后半叶,黑犀的数量急剧下降,从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到15,000头。1990年左右该数量又降到2500头以下。根据2003年的资料显示,黑犀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黑犀的主要威胁是偷猎和栖息地的减少,人们猎取黑犀的目的是获取它们的角。

相关

  •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英语:adipocyte)是构成脂肪组织的主要细胞,专门用于将能量储存为脂肪。有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与棕色脂肪组织,也叫做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包括了两种脂肪细胞。白色
  • 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英语:Villonodular synovitis)是一种滑膜(英语:synovial membrane)肿胀的疾病。有以下几类:尽管它们的名称完全不同,但它们有相同的组织学,且CD68(英语:CD68)、HAM56和
  • 阵亡将士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英语:Memorial Day,是美国联邦法定节日,原名纪念日,或悼念日,又译国殇纪念日)是美国的一个纪念日,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悼念在各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官兵。全国悼念
  •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是欧美国家常见男性名,源自希腊语ΑΛΕΞΑΝΔΡΟΣ,其意为人类的保护者。这个名字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英语中,一般通常是男性名称,女生的
  • 后兽下纲后兽下纲(学名:Metatheria)是一个包含有袋类及其已灭绝的旁系近亲的演化支,依其学名作者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在1880年的定义,本下纲包含了所有比胎盘类更接近有袋类的物种,是真兽
  • 波矢波矢是波的矢量表示方法。波矢是一个矢量,其大小表示波数( k = | k
  • 过度消耗过度消耗是指某消耗模式对于资源的使用已超过了所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一个长期的过度消耗模式必然导致环境退化和资源基地的最终损失。目前,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速度是发
  • 埃隆期埃隆期(Aeronian)是志留纪的第二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40.8–438.5百万年前。
  • 二氧化硒二氧化硒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eO2。它是白色晶体,加压液化后可以得到黄色液体,常压下加热至317℃升华,得到绿色蒸气。它和空气中的灰尘接触后,遇光即被还原为硒单质而变红
  • 谬误论证谬误论证(argument from fallacy)又称争论逻辑、诉诸逻辑(英语:argument to logic,拉丁语:argumentum ad logicam)、谬误谬误(fallacy fallacy)、谬误学家的谬误(fallacist's fall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