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记忆

✍ dations ◷ 2025-09-08 23:06:53 #认知心理学,记忆

回声记忆是听觉资讯(声音)的特定感觉记忆暂存器。人们在前一刻感知到的声音感觉记忆,即为回声记忆的形式。与视觉记忆不同,视觉刺激可以用眼睛反复扫描,但是听觉刺激则无法。总体上,回声记忆比图像记忆 (视觉记忆)的储存时间稍长。听觉刺激须先由耳朵依序接收,才得以被处理和理解。举例来说,听广播与阅读杂志非常不同。人们只能在给定时间内听一次广播,而杂志却可以反复阅读。在听完后续的声音之前,声音尚不会被处理(或是先保留),直到听完之后,声音才被赋予了意义。因此可以说,回声记忆就像个“储存槽”。 这种特殊的感觉储存器能够储存大量在短时间内(3-4秒)保留的听觉资讯。这种回声会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并在听觉刺激呈现之后,短时间内重复播放。 回声记忆仅适度地对刺激的原始特征进行编码,例如音高,也就指定了其位于非联合区的位置。

在乔治·斯珀林(英语:George_Sperling)发表了视觉感觉记忆储存的部分报告研究后不久,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听觉领域的对应功能。“回声记忆”一词是由奈瑟(英语:Ulric Neisser)(Ulric Neisser)于1967年创造的,是这种声音资讯的简短表征。最初使用类似于斯珀林的部分报告范式进行研究,然而,现代神经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回声记忆储存的容量、持续时间、位置的估计成为可能。以斯珀林的模型为类比,研究人员使用部分报告实验和全部报告实验,将其成果应用于听觉感觉储存。他们发现回声储存的持续时间可达4秒。然而,一旦现有的回声之前被听过,就会有不同的持续时间。谷特曼(Guttman)和朱立兹(Julesz)认为回声可能持续约1秒或更少,而埃里克森(Eriksen)和强森(Johnson)则认为可以持续10秒。

巴德利工作记忆模型由视觉空间写生板和语音回路组成,视觉空间速写板与图像记忆 (Iconic memory)有关,语音回路以两种方式处理听觉资讯。第一个是音韵储存,它能够在资讯衰减之前保留3-4秒,比图像记忆(小于1000毫秒)的持续时间还要长。第二个是默读的排练过程,使用“内部声音”来保持记忆痕迹。然而,这个模型并不能详细描述最初的感觉输入与随后记忆过程之间的关系。

尼尔森·考恩(英语:Nelson Cowan)(Nelson Cowan)提出短期记忆模型,试图更详细地描述口头感觉记忆的输入和储存来解决这个问题。它表明前注意(英语:Pre-attentive_processing)处理(pre-attentive)感觉储存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容纳大量精确的资讯,而该储存系统是由200-400毫秒的初始阶段输入和次级阶段组成,后者将资讯传输到更长期的记忆储存中,然后整合至工作记忆中,而工作记忆在10-20秒后开始衰减。

在斯珀林(1960)关于图像记忆任务的程序之后,研究人员对测试听觉感官储存的相同现象很感兴趣。回声记忆是透过行为任务来衡量的,其中要求参与者重复那些呈现给他们的一系列音调、单词或音节,通常需要注意力和动机。最著名的部分报告任务是同时向左,右和双耳呈现听觉刺激。然后要求他们报告每个刺激的空间位置及类别名称。结果表明,当一只耳朵抑制另一只耳朵的资讯时,空间位置比语义资讯更容易回忆。部分报告条件下的表现远远优于整个报告条件,这结果与图像记忆任务的结果一致。此外,随着刺激间隔(ISI)(刺激呈现到回忆之间的时间长度)增加,表现会下降。

听觉后向识别掩蔽(ABRM)是听觉研究最成功的任务之一。它向参与者呈现短暂的目标刺激,然后在ISI之后进行第二次刺激(掩蔽)。听觉资讯在储存器中可用的时间量由刺激间隔(ISI)的长度来控制。表现随着ISI增加到250 ms而提高。该掩蔽不会影响从刺激中获得的资讯量,但它会对进一步的处理造成干扰。

不匹配负向波(英语:Mismatch negativity)(MMN)任务是更客观、独立的任务,不需要受试者集中注意力就能测量听觉感觉记忆,其透过使用脑电图(EEG)记录大脑激活的变化。这记录了刺激后150-200ms大脑活动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元素。这种刺激是在一系列标准刺激中,所呈现的无人注意、不常见、“奇怪的”或异常的刺激,由此将异常刺激与记忆痕迹进行比较。

听觉感觉记忆被发现储存在对应于耳朵的初级听觉皮层中。 因为涉及的过程不同,回声记忆储存涉及几个不同的大脑区域。所涉及的大部分大脑区域位于前额叶皮层 (PFC),因为这是执行控制并负责注意力控制所在的位置。 语音储存和排练系统似乎是基于左半球的记忆系统,因为在这些区域观察到大脑活动的增加。 涉及的主要区域是左后腹外侧前额叶皮层 ( VLPFC ),左前运动皮层 (PMC)和左后顶叶皮层 (PPC)。在VLPFC内, 布若卡区是负责口头排练和发音过程的主要场所。背部PMC用于节奏组织和排练,最后PPC显示了在空间中定位物体的作用。

大脑皮层区域被认为与MMN反应所表现出的听觉感觉记忆有关,但并没有被明确定位。然而,结果显示在颞上回(英语:Superior_temporal_gyrus) (STG)和下颞回(英语:Inferior_temporal_gyrus) (ITG)中的比较活化。

听觉记忆缺陷的儿童已被证明患有发育性语言障碍。 这些问题难以评估,因为他们的表现可能是因为无法理解给定的任务,而不是他们的记忆问题。

使用MMN测试测量经历中风后对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英语: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颞顶叶皮层的单侧损伤的人。对于对照组,无论是否在右耳或左耳中呈现音调,右侧半球的MMN振幅都是最大的。

当听觉刺激呈现在大脑病变侧的对侧耳朵时,颞顶叶受损患者的MMN大大减少。这遵守听觉感觉记忆理论,听觉感觉记忆储存在耳朵呈现的对侧听觉皮层中。 对听力记忆衰减的中风患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听日常音乐或有声读物改善了他们的回声记忆。也就是音乐在脑损伤后的神经康复中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

  •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又称为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这些反应需要能量,也被称为吸能过程(endergonic process)。将代谢过程分类的一种方式,无论是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异担子菌纲异担子菌亚纲(Heterobasidiomycetes)或胶质菌(jelly fungi),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的一类。异担子菌亚纲的真菌其担子中有分隔,所以也为称为有隔担子亚纲。此纲包括常见的“黑木耳”
  •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英语:Uniform circular motion),是指物体以等速率沿着圆周作运动,变速圆周运动与其相对。在这种情况下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不断的改变。加速度是速度对于时间
  • 西潟茉莉奈西潟茉莉奈(日语:西潟 茉莉奈,1995年10月16日-)是日本偶像艺人,为女子偶像团体NGT48成员,东京都出身,所属经纪公司为AKS。NGT48作品AKB48作品NGT48荻野由佳 | 小熊伦实 | 角尤利娅(NG
  • 路易丝·弗朗索瓦丝·德·波旁路易丝·弗朗索瓦丝·德·波旁(法语:Louise Françoise de Bourbon,1673年6月1日-1743年6月16日),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和情妇蒙特斯潘侯爵夫人的女儿。婚前,她在宫中被称为南特女
  • 曼谷爱情故事《曼谷爱情故事》(泰语:เพื่อน...กูรักมึงว่ะ,直译“朋友...吾爱汝哇!”),由泰国导演普安农编剧、执导的同志爱情电影,2007年9月13日于泰国首映。内容描述一名警
  •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英特尔国际科技工程大奖赛(英语: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简称:Intel ISEF)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
  • 史都华·马斯登·马塞史都华·马斯登·马塞(Stewart Marsden Massey,1877年4月3日-1934年),出生于伦敦肯辛顿,是一名英格兰羽毛球运动员。史都华·马斯登·马塞在1899年的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与D·
  • 罗伯特·皮尔斯 (工程师)罗伯特·皮尔斯(英语:Robert Peirce;1863年-1933年),是一位在生于英国的土木工程师,曾在马来西亚槟城与新加坡等地担任市政工程师。罗伯特·皮尔斯生于186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学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