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四百型潜舰

✍ dations ◷ 2025-11-18 08:25:54 #伊四百型潜舰

伊四〇〇型潜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级航空潜舰。正式登录的舰型名称为伊号第四百型潜水舰(いごうだいよんひゃくがたせんすいかん),通称潜特型(せんとっけい)。

伊四〇〇型潜舰可搭载三架“晴岚攻击机”,因此实际为“潜水航空母舰”(日语:潜水空母),体型是二战中所有实际使用的潜舰中最大的,比同时期的美军猫鲨级潜舰还长了27米。为了装载舰载机,伊四〇〇型吨位庞大满载排水量为6,560吨,甚至超越日本早期建造的轻巡洋舰;具备超长续航力,理论上可以环游地球一圈半;然而由于排水量的缘故,使得该舰紧急潜航需要花费长达一分钟才能完成,生存能力不佳,相比来说,同期的德国U型潜艇只需35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在日本军方的预想中,该级潜舰可让日军对全球的任何地方展开攻击,并且有余力回航。

为了降低财政负担,在潜舰的建造过程中建造计划经过缩减。为了填补这部分空缺,日本海军将部分伊九型潜舰(日语:伊九型潜水艦)改装为可搭载两架晴岚的缩小版四〇〇型,即为伊十三型潜舰,又称巡潜甲型改2。

三艘完工的同级战舰就在没有任何实战成果时日本便已投降,当时美军尚未知晓该级潜艇存在。。在被美军接收与详细调查过后,为了避免被苏联得知而分别击沉。

基于日本海军力推的九段决战战略理论,长程舰队型潜舰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开发名单;美国本土攻击计划据信是由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的构想,伊400型潜舰虽为了迎击从美国西岸出发的美军舰队而设计,但也有能力对美国西岸以外的重要海军据点,如巴拿马运河发动攻击。

日本海军在伊400级之前,也开发过多款配置飞机的潜舰,例如伊九型潜舰(日语:伊九型潜水艦)、伊号第十二潜舰(日语:伊号第十二潜水艦)、伊一五型潜舰、伊四〇型潜舰与伊五四型潜舰,但只能运载一架零式小型水上侦查机(日语:零式小型水上機)做侦查,攻击的能力薄弱(但伊一五型的伊25曾以用飞机投掷燃烧弹的方式成功轰炸美国本土的纪录)。为了伊400级的性能需求,日本海军在技术上做了许多努力;1942年,第五次军舰补充计划改案通过建造18艘伊400级的决策,该舰设计案编号S50。但是前线逐渐败退,物资匮乏下最后只决定建造5艘,为了弥补数量差距,S50案原本只计划装载2架攻击机,因此增加成装载3架。不足的数量用建造中的伊十三型潜舰改造补充。

国家地理频道曾在美军对相关资料解密后,就本级舰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包括潜舰本身对沿海船舰的威胁、舰载机对内陆城市的战略攻击能力等等。美国海洋大气局的专家表示,该舰彻底打破了潜艇只能用于对舰的限制,对二战后的潜艇设计者,尤其是核子弹道导弹潜艇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美军在战后第一次水面潜艇发射脉冲式飞弹实验时,试验用潜舰的外形就十分类似伊400级。

伊400级的船体特殊,主体采用横向双筒的压力壳设计,这种设计的横断面看起来像是眼镜。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应上方增加飞机库需要强化稳定性,此设计在先前的伊五十一级潜舰(日语:伊号第五十一潜水艦)已有尝试过,这样的设计使伊400级舰身宽大,也提供弹药库和巨大油柜较好的安全性。舰尾居住舱跟舰艏一部分恢复为单筒,而舰艏鱼雷舱则改为纵向双筒的设计,上下舱室各装备4具鱼雷发射器,储备鱼雷20枚。为对应长期航行,多数空间都尽可能做为补给品储放区,包括走道都做了食品架。

为了提供机库空间,伊400级的指挥塔并非位于舰体中线,而是靠左偏移7英尺(约2.1米),机库也靠右偏移2英尺(约0.6米),如此非对称的设计让伊400级能在水面上保持平衡,但潜航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伊400级在左右舱室各配两具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引擎,可提供1925匹马力,两具引擎共同驱动一组轴,四具引擎分别替左右轴提供动力。

伊400级的飞机库长35米,直径约4米,可运载三架晴岚攻击机。为了使攻击机的发动机可以不需暖机迅速出击,飞机库内备有三具加油系统,航空用油柜可用母舰引擎的温度预热,让晴岚加完油且组装完后可立刻发动起飞。机库口设有延伸滑索可将准备完毕的晴岚迅速牵引至弹射器上。晴岚的浮筒被另外收纳在机库两侧下方的舱间,并配有延伸至前甲板的滑轨可迅速将浮筒运至已在弹射器上就位的晴岚上组装。检修晴岚发动机的工作舱室跟储备晴岚武器的弹药库分别设在机库下方的双筒壳体。

伊400级的四式1号10型弹射器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源,最大可弹射5吨重的飞机,长度甚至比大和级、伊势级用的一式二号要长40公分。前甲板配有起重机,需要时可将返航的晴岚运回舰上收纳。

伊400级庞大的舰身在她服役后打破了1934年法国速科夫号潜艇的最大潜舰纪录,其惊人的排水量也在常规动力潜舰领域维持冠军,直到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32型潜艇服役后才被打破。

最初的作战计划是准备由潜舰发射的“晴岚”携带生物兵器(以鼠疫、炭疽为主的细菌兵器)直接攻击美国本土,但是被陆军大将梅津美治郎以过于不人道为理由终止计划。

虽然之后也有出现利用“晴岚”攻击巴拿马运河等破坏运输航道的计划,但是本级一号舰四〇一完工时,日本帝国海军早已丧失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与制空权,错失了攻击同盟国本土的时机,加上战后的保密缘故,因此此舰也随之没没无闻,不过仍是二战中日军最具特色者。

有本级舰艇登场的作品

相关

  •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行称为周期。目前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同一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随着每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电子依如右图的顺序填入各个层及其中的
  • 西德尼·诺兰西德尼·罗伯特·诺兰爵士,OM,AC(英语:Sir Sidney Robert Nolan,1917年4月22日-1992年11月28日)是一位澳大利亚画家,代表作是《奈德·凯利》系列。1917年4月22日,西德尼·诺兰出生在
  •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英语:early warning system)是指所有在自然界中部署的生物性或技术性系统,透过个体或群体发布一场未来可能发生危险的消息。其目的是为了让接收消息者可预备即将发生的
  • 阿尔伯托·希纳斯特拉阿尔伯托·埃瓦里斯托·希纳斯特拉(西班牙语:Alberto Evaristo Ginastera,1916年4月11日-1983年6月25日),阿根廷作曲家。父亲是加泰人,母亲是意大利人,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早年在
  • 皮埃特罗·本博皮埃特罗·本博(意大利语:Pietro Bembo,1470年-1547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他出生于威尼斯,从事诗歌创作和文论写作,曾经参与16世纪初期语言之争,他建议将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托斯卡
  • 伊加特普里伊加特普里(Igatpur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Nashik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157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1572人,其中男性16411人,女性15161人;0—6岁人口4326人,其中男2303人,女2023
  • 红网牛肝菌红网牛肝菌(学名:、褐黄牛肝菌、见手青、摸青菰), 是牛肝菌属的一种真菌,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的落叶林地。该真菌通常在夏天和秋天出现。伞盖为橄榄褐色,伞柄为红色网状,和别的
  • 安东·马卡连柯安东·马卡连柯(俄语:Анто́н Семёнович Мака́ренко,1888年3月13日– 1939年4月1日)是一位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学的创建者之一,描述了儿童集体教育和教育
  • 鲍叔牙鲍叔牙(?-前644年),姒姓,鲍氏,亦称鲍叔、鲍子,春秋时代齐国大夫,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父为鲍敬叔。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早期管仲贫困,鲍叔牙时常接济他,刻意让管仲占便宜。后来
  • 魔剑姬!《魔剑姬!》(日语:マケン姫っ!),是武田弘光创作的日本漫画作品。于2007年6月在《Dragon Age Pure》开始连载,2009年5月因《Dragon Age Pure》已于同年2月废刊而转至《月刊Dragon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