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咸(1884年-1966年12月),名世忠,字少咸,以字行,祖籍安徽省休宁县,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音韵文字学家。
赵少咸名世忠,祖上居于安徽省休宁县,祖父在太平天国起义时(1848年)移居四川成都。赵少咸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自小师从祝彦和学习。辛亥革命前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与会中不少重要人物有来往。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期间,参加保路同志会,并成为积极分子。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在前枪杀请愿群众三十余人,被称为“成都血案”,赵少咸亦参加了其后的反清起义。袁世凯称帝后,大规模搜捕同盟会员、保路同志会等革命党人。赵少咸也在名单上,被军政府逮捕。他不承认自己曾经参加反袁运动,被判入狱。狱中无事可做,他托人在带了许慎的《说文解字》,研读数月。出狱后,对语言文字学产生了兴趣。同时他看到军阀割据,战争四起,对政治失望,遂开始研究学术,专攻音韵文字学。
1919年,赵少咸开始研究《广韵》。1921年开始校勘《广韵》。1933年,完成《新校广韵》一书。
1935年,重庆中央大学的音韵学教授黄季刚去世。1937年,赵少咸应中央大学之邀到重庆教授音韵学。1943年,他又回到四川大学任教,兼职中文系主任。 他还曾在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师范学校、成都大学、华西大学任教。
1953年,开始在《新校广韵》的基础上写《广韵疏证》。1956年书稿初成,五年后定稿。全书28册,共260万字。
1966年10月,《广韵疏证》即将付梓之时,赵少咸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红卫兵冲击,被抄家,藏书手稿全部被焚毁或被抄走。一个多月后在成都市华西医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