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 dations ◷ 2025-10-21 18:59:15 #1895年书籍,社会学书籍,法国书籍,社会学方法论,爱米尔·涂尔干作品,社会科学哲学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年出版,为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奠定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被视为杜尔凯姆的首部重要著作,其奠定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及对象。在书中,杜尔凯姆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社会事实(或称社会现象)。通过其概念的阐述,杜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为社会学确立的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仅仅为社会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和相应的独特研究方法,这是使社会学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从传统哲学的领域中提取出独特的社会学方法论,是该书的主要立意。

涂尔干认为,所有动作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的,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到的现象,叫做社会事实。他首先强调,要视社会是一个“东西”(Social facts as a thing),它并非在每个人身体内而已,应该是外在于每个个体,并对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影响的东西。要将社会事实看作是一样东西,外于研究者的存在,保持距离进行客观中立的研究。而这个外,也并非仅适外在而已,还有一种至高无上性,因为它约束的每个个体,不为个体意志所能改变,这也突显社会的核心特色,就在“社会事实”上─因为事实,是不会因为个人喜好与意志得以随意更改的。所以在外在性之外,社会还具有“强制性”。

其具有三个特点:

按照这个特征,许多内容都属于社会事实,比如语言、宗教、道德、法律,乃至于流行风尚,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就此基础上,涂尔干提出了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并对此提供了社会事实的分类及对策,即观察与解释。

相关

  • 耳(耳朵)是动物接收并感知声波,识别方位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为动物提供听觉。耳可以是整个听觉系统的统称,亦可以仅指露出在身体外的部分(外耳)。在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中,外露在身体
  • 丹尼尔·格拉次曼丹尼尔·格拉次曼(英语:Daniel Glazman,1967年-)是一名程序员,以开发Mozilla的Editor组件、Mozilla Composer组件以及基于Composer的独立软件Nvu而闻名,Nvu是由Linspire公司赞助。
  • 佩皮二世佩皮二世(Pepy II)(前2284年-前2184年),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据记载其在位长达94年,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佩皮二世执政时期,埃及古王国时
  • 3号染色体3号染色体是人类基因组中的24种染色体(并组成23对)的其中之一。对一般人来说,细胞中会有1对3号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与母亲。这条染色体也是人体中第3大的染色体,拥有大约2亿个碱
  • 戴震《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戴震像》,杨鹏秋绘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慎修,号东原,安徽徽州休宁隆阜(今黄山市)人,中国清代语言学家、思想家。曾六次会试未中。晚年因学术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青紫婴儿(blue baby),或称为发绀婴儿、蓝婴,是指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缺损或后天性缺氧,血含氧量较正常人低,造成发绀现象。因患儿身体呈蓝紫色而得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Templat
  • 台北酒厂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又名华山1914文创园区或华山1914,英语:Huashan 1914 Creative Park),园区前身为“台北酒厂”,为台湾台北市市定古迹。在1999年后,成为提供给艺文界、非营
  • 考哈约基考哈约基(芬兰语:Kauhajoki)是芬兰南博滕区的一座城市。2008年9月23日,考哈约基塞伊奈约基工学院(英语:Seinäjok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发生校园枪击案(英语:Kauhajoki s
  • 丁利丁利(马耳他语:Ħad-Dingl)是位于马耳他北部的一个村庄。据2014年3月统计,丁利有人口3608人。
  • 三甲基(四甲基乙二胺)合锰(III)三甲基(四甲基乙二胺)合锰(III)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Me2NCH2CH2NMe2)MnMe3,这种深红色晶体于2016年首次被合成。将乙酰丙酮锰(III)悬浮于乙醚中,加入四甲基乙二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