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伦

✍ dations ◷ 2025-08-08 07:41:23 #李季伦
李季伦(1925年3月15日-),中国微生物学家。河北乐亭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于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中国河北省乐亭县,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留校任教。1950年起开始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课程,从助教做起,逐步晋升至了讲师、副教授、教授。1958年,李季伦在中国首次研制成功了赤霉素,是中国在研制植物生长激素领域中的首次成功。1973年起,李季伦钻研于动物增重激素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制了玉米赤霉醇。1980年,李季伦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开始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固氮酶催化的生化机制、链霉菌次生代谢调控、趋磁螺菌(英语:Magnetospirillum)的生物矿化机制(英语:Biomineralization)以及各种微生物酶的开发及其应用。1985年至1991年和1983年至1995年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至1995年,李季伦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一职,卸任后成为终身名誉理事。1994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一职。2011年8月15日,李季伦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陶益寿、林培、祖康祺、助理研究员田向荣和前京农公司副总经理杨智泉共同署名,举报了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的学术腐败,引发了众多中国大陆媒体的报道。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组成的调查组经调查后认为该举报没有任何依据,是一次“违背事实的炒作”。1986年,李季伦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91年起,开始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关

  • 植物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Mushroom Observer真菌观察者(英语:Mushroom Observer)是内森·威尔逊(Nathan Wilson)于2006年成立的网站,旨在创造一个供业余真菌学摄影爱好者分享真菌照片的平台。真菌观察者是提供业余真菌爱好者
  • 电极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正极指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负极指电位较低的一端。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
  • 实习实习,是学生到企业、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等进行实践的一个过程,目的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实习生通常是在校大学生,但是也有一些高中生或者研究生。实习为想要在各自领域获得
  • 西里尔字母U+0400至U+04FF U+0500至U+052F(补充) U+2DE0至U+2DFF(扩展A) U+A640至U+A69F(扩展B)西里尔字母(俄语:Кирилли́ческий алфави́т或Кири́ллица,转写:Ki
  • 亚伯拉罕·马斯洛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英语: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美国心理学家,以需求层次理论最为著名,为一种心理健康的理论,认为首先要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最终
  • 侵入性监测生理监视器是一种电子医学装置,用来作为医疗用途监视,并且显示所监视的资料以及可能具备资料传送能力。生理资料被显示在阴极射线管、发光二极管或是液晶显示器上。萤幕上显示
  • 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英语: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缩写为ANS),又称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VNS),与躯体神经系统共同组成脊椎
  • 莱姆青柠,又称青柠柠檬,文献中也称来檬、绿檬,是芸香科柑橘属其中数种植物的统称,其果实的特征是淡黄绿色的球形、椭球形或倒卵形,直径约4至5厘米。由于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出产的柠檬也
  • 纳米颗粒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纳米颗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