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的熵力假说

✍ dations ◷ 2025-05-13 06:18:54 #信息论,热力学,重力理论,涌现

引力的熵力假说是一种关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论假说,由荷兰弦理论家埃里克·韦尔兰德(Erik Verlinde)于2009年提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对引力有了很好的阐述,但对其本质我们仍不了解。韦尔兰德的这一理论便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假说来描述引力的来源。目前这一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一想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雅各布·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和史蒂芬·霍金对于黑洞热力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引力与热力学基本定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1995年,特德·雅克布森(Ted Jacobson)发现,通过黑洞熵公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够推导出爱因斯坦场方程。随后,更多物理学家开始研究引力与熵之间的关系。

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埃里克·韦尔兰德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认为引力就是一种熵力。或更一般的说,是绝热反作用力,微观上剧烈作用的叠加,将导致巨观相对上较为和缓的变化。这一理论通过杰拉德·特·胡夫特的全息原理将热力学与引力相结合。

根据韦尔兰德的推导,他得出的结果是引力不是一种基本力,而是一种宏观力,来源于熵力,本质上与弹力、压强等相同。同时质量和惯性也是宏观现象。他认为,引力的现象是由于两个质量物体之间的全息表面的熵(平均信息量)的改变导致系统能量改变所引起的。他也通过统计物理与全息原理推导出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理论。根据他的理论,全息原理和量子力学才是基本原理,而爱因斯坦理论则是一种可以推导出来的现象。

在其论文预印本发布到网上20多天内,就已经相继出现十几篇论文进一步讨论这一假想。其中,包括了这一理论在宇宙学、暗能量、膨胀宇宙、圈量子引力论等方面的探讨。另外还有相关的微观模型也已被提出。

在此想法出现后,有部分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也引起了理论物理学界的很高关注,有很多人向韦尔兰德表示祝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拉德·特·胡夫特认为这一想法需要继续发展,同时称赞韦尔兰德关注真正的物理概念,而不是像其他弦理论家只讨论抽象的数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数学物理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长罗贝特·捷格拉夫(Robbert Dijkgraaf)赞赏了这一理念,认为其“看上去很简单,但非常有说服力”。马萨诸塞州布兰迪斯大学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斯坦利·德塞尔也认为这是一个“爆炸性事件”,同时“会挑战牛顿、胡克、爱因斯坦制订的金科玉律”。

但同时也有物理学家表示怀疑与反对,其中包括捷克理论物理学家罗伯斯·莫特(Lubos Motl)和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物理学家彼得·沃伊特(Peter Woit)。沃伊特认为这还是一种“很模糊的想法”。也有人认为韦尔兰德的论证只是一种循环论证而已。还有人则声称对此方法抛弃了数学而担忧。而韦尔兰德自己则认为,“目前这还算不上理论,只是一种新的范例和框架”,并认为“挑战现在才开始”。

利用现有技术的宇宙观察可以用来测试理论,莱顿天文台的一个团队统计观察到距离超过33000个星系的中心很远的引力场的透镜效应,发现这些引力场与韦尔兰德的理论一致。使用传统的重力理论,这些观察所暗示的区域(以及从测量的星系自转问题)只能归因于暗物质的特定分布。

2016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克里斯·帕尔多(Kris Pardo)的一项研究表明,韦尔兰德的理论与观测到的矮星系旋转速度不一致。

相关

  • 自杀用塑料袋自杀用塑料袋(英语:Suicide bag、exit bag、hood),或称解脱袋、自杀袋,是一款自带拉绳的大塑料袋,用以予人透过惰性气体窒息(英语:Inert gas asphyxiation)来自杀。它一般会通过充入
  • 石油醚石油醚(Petroleum ether)是一种轻质石油产品,其沸程为30~150℃,主要由戊烷和己烷组成,收集的温度区间一般为30℃左右,一般有30~60℃、60~90℃、90~120℃等沸程规格。虽然名称有"醚"但
  • 真缈子偶素真缈子偶素(英语:True muonium或Muononium)是一个由反缈子和缈子构成的奇异原子,符号为μ+μ−。它目前尚未被人们所发现,但是可能可以借由电子与正子的对撞产生。
  • 笔灯笔灯是指称造型像笔般尺寸的手电筒,通常使用钮扣电池供电。此外,电子荧光棒由于形状及供电方式与笔灯类似,也可被视为笔灯的类型之一。
  • 2012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2012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2年5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保安藏族乡保安藏族乡(彝语北部方言:ꀧꉢ,转写:bo ng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保安藏族乡下辖以下地区:平原村、犁花村和保安村。
  • 艾伦·佩利艾伦·杰·佩利(Alan Jay Perlis,1922年4月1日-1990年2月7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美国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的科学家,首届图灵奖的获得者。1943年于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卡内
  • 高鲁泉高鲁泉(1909年-1988年5月13日),原名吴钜泉,著名粤语片演员吴楚帆之兄。因外表高大瘦削,而得到“高佬泉”的绰号。他本人则将“佬”字改为“鲁”字(“佬”与“鲁”粤语发音相似),故艺
  • 弗兰克·阿班旦杜弗兰克·阿班旦杜(Frank Abbandando,1910年7月11日-1942年2月19日),绰号“冲刺小子”(The Dasher),是纽约市著名职业杀手,谋杀公司(英语:Murder, Inc.)团伙成员,身负多起命案。弗兰克·阿
  • 刺菊石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见内文刺菊石(学名:)是生存在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菊石。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