鲽形目

✍ dations ◷ 2025-04-12 02:27:53 #鲽形目

见内文

比目鱼或扁鱼,是鲽形目鱼类的统称,又名,是一类卵圆形扁平深海鱼类;热带或寒带大陆棚中等深度的海水水域均有踪迹,少部分生活于淡水中,可食用。

比目鱼的特征是两眼均位于身体的一侧,比目鱼也是因此得名,有眼的一侧有体色,另侧为白色,其他特征为沿背腹缘分别具长形的背鳍、臀鳍。生活中所说的比目鱼通常为鲽形目中约600种卵圆形扁平鱼类的统称。常见于热带到寒带水域,多为海产,生活在大陆棚中等深度的海水中,亦有部分进入或永久生活于淡水。肉食性,底栖。比目鱼通常横卧在海底,它们会把自己朝上一面的身体颜色变成与周围相似的颜色,又会将沙子撒到自己身体上,以减低被捕食者发现。

比目鱼的祖先为鲈形目。

欧洲鲽鱼(欧洲主要商业比目鱼)

美洲的淡水和海水同时存在的比目鱼

加拿大和美国的水域最大的比目鱼

大型左眼睛比目鱼(欧洲各地的沙滩浅海水域发现)

比目鱼(左眼比目鱼)

比目鱼(鱼眼同在左侧)大菱鲆

鳎亚目的比目鱼又称鳎沙鱼(也讹作“挞沙鱼”)。因双目塌陷,北方官话俗称鳎目(拼音:北京方言白读tǎmá→tǎma,文读tǎmò→tǎmo,也讹作“塔玛”);粤语俗称大地鱼或龙脷。“脷”为舌头之意,因鱼身扁平,貌似舌头,故有此俗称。拉丁语学名“Soleoidei”源于拖鞋一词(拉丁语:solea)。

两眼位于身体左侧的比目鱼又叫左口鱼,其中鲽亚目的左口鱼通称鲆鱼。鲽亚目中眼位于身体右侧的鱼称为鲽鱼。

坊间也有人跟从英语称比目鱼为“平鱼”(英语:flatfish),然而通常汉语中平鱼指一些方形的鲳鱼,如银鲳。也有部分地区将各类比目鱼统称为多宝鱼,但一般多宝鱼只指大菱鲆。

鲽形目包括有超过600个品种,可分为以下两个或三个亚目:

相关

  •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生物农药在
  • 亚什摩及卡地尔群岛阿什莫尔和卡捷群岛(Ashmore and Cartier Islands)是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位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无人口居住,陆地总面积约114400平方米。1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和东帝汶
  • 象牙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为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犸象的獠牙,广义地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獠牙或牙齿。象牙
  • 校训座右铭(英语:Motto)指个人、组织等引以为自我警诫的短句或格言,代表着精神、意志、信念等,一般以排比形式出现。家族、学校、公司等都可能有座右铭,当中学校的训词称为校训,家族的
  • 吠檀多学派吠檀多(梵语:वेदान्त,转写:Védānta,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静冈县坐标:34°55′N 138°19′E / 34.917°N 138.317°E / 34.917; 138.317静冈县(日语:静岡県/しずおかけん〔しづをかけん〕 Shizuoka ken */?)是日本的一个县份,位于本州中部太平
  •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Water bloom)或藻华(Algal bloom),通常为学术所称“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细菌或浮游生物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
  • 高句丽族高句丽人是1世纪-7世纪间居住于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也是高句丽的主体民族。高句丽族的族源是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
  • 进军莱茵兰莱茵兰重军事化(日语:再軍備)(德语:Rheinlandbesetzung、英语:Remilitarization of the Rhineland)是指纳粹德国在1936年3月7日在凡尔赛条约规定的非军事区莱茵兰驻军的行为。第一
  • 邝光林邝光林(1898年-?),字籍三,广东台山人。邝光林先后毕业于杭州中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在英军中担任青年会干事兼中国劳工团秘书。后又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商业硕士学位。回国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