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镁矿

✍ dations ◷ 2025-05-16 21:49:56 #菱镁矿
菱镁矿(Magnesite),主要成分为碳酸镁(MgCO3)的矿物。菱镁矿的外观与白云石相似,难以区分,所以碳酸镁与碳酸亚铁混合的矿物被称为铁白云石(英语:ankerite)。这些铁白云石具有层状结构:单层(英语:monolayer)碳酸盐基团与镁单层以及碳酸二价铁单层交替。其矿物常混杂有小量含锰、钴或镍的其他矿物。硬度3.5~5,产地在津巴布韦、巴西、澳大利亚、北朝鲜和中国,其中北朝鲜推估藏量为世界第一,市面上有一些菱镁矿制作的串珠项链是价廉物美的饰物。菱镁矿不易形成好的晶体,通常是以岩块状出现。菱镁矿的特性与方解石相似。菱镁矿有与方解石同样的晶体结构,因此将它归类入方解石矿物组群。但是,菱镁矿MgCO3不与弱酸反应,而方解石CaCO3则弱酸起反应。这是区别菱镁矿与方解石的最佳的方法。菱镁矿常以矿脉的形式蕴蓄,又或是在和区域变质地形接触后混杂其中、或成为了蚀变产物。这些变质地形中有超镁铁岩(超基性岩)、蛇纹岩和其他富镁岩石类型。 这些镁质盐通常是隐晶质的,含有蛋白石或燧石形式的二氧化硅。菱镁矿也存在于超镁铁岩上方的风化层中的表岩屑,作为土壤和底土中的次生碳酸盐。这些含镁矿物是被地下水溶解后,透过释出二氧化碳而沉积。菱镁矿可以通过滑石碳酸盐(英语:talc carbonate)与橄榄岩或其他超镁铁岩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在水和二氧化碳存在下,在升高的温度和绿片岩相(英语:Greenschist)的典型高压下,通过橄榄石的碳酸化形成菱镁矿。菱镁矿也可以通过以下化学反应,通过含镁的蛇纹石(利蛇纹石)碳酸化形成:菱镁矿亦见于现代的沉积物、洞穴及泥土中。其形式的温度相对较其他矿物为低(只有约40 °C ),只需要不停的变换沉积和溶解这两个过程。然而,“40度”这种温度对于地球上人类大多数的居住地来说都算是高温。所以近年有研究去降低这个温度,期望可以透过以聚苯乙烯微球作催化剂,将菱镁矿的结晶过程从数千年缩短至72天,透过人工形成菱镁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与白纹石一起搭配成装饰品和项链,也有雕刻品出售。菱镁矿在中国大陆又被称为“白松石”,但在化学结构上与被中国大陆称为“绿松石”的土耳其玉(Turquoise)完全不同,因为土耳其玉的成分化学式为:CuAl6(PO4)4(OH)8·4(H2O),是一种磷酸盐,而非菱美矿的碳酸盐。

相关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被动吸烟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指在吸取燃点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Passive smoking)方式有研究指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超细悬浮微粒
  • 调理素调理素(英语:Opsonin,来源于希腊语:opsōneîn,意思是准备进食),是通过标记免疫应答抗原或标记死细胞用于再循环来增强吞噬作用的任何分子。调理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是一种分子
  • 斯蒂尔顿芝士斯蒂尔顿 (英文: Stilton cheese) 是原产于英国的乳酪。最著名的种类是以青霉菌发酵而成的蓝干酪,虽然也有不使用青霉菌的白干酪。目前斯蒂尔顿乳酪是受欧盟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 同担子菌亚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又称无隔担子菌亚纲,在2001年已经被合并到伞菌纲,在此之前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的一类,并且也是担子菌门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纲。同担子菌亚纲饱含
  • 新大陆新世界(英语:New World;拉丁语:Mundus Novus。中文也称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群岛后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新世界”(Mundus Novus)一词最初是在亚美利哥·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斯特凡·W·赫尔斯特凡·瓦尔特·黑尔(德语:Stefan Walter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2014年,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萤光显
  • 杂环杂环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杂环一概念与碳环相对,指的是成环的原子不仅包括碳,还包括氮、氧或硫等原子。简单的杂环环系从3到10员不等;可以是脂环(如四氢呋
  • 脱硫脱硫(英式英语:desulphurisation,美式英语:desulfurization)是指从材料中除去硫元素的化学过程,包括从化合物中除去硫原子和从混合物中除去含硫物质。常用的脱硫手段有加氢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