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食

✍ dations ◷ 2025-11-09 12:09:12 #啃食
在动物学当中,食叶动物是指专门吃树叶的草食性动物。因为老叶子当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含量较高而热量则较低,并且通常还含有一定的有毒化合物,所以食叶动物通常有较长的消化道以及较慢的新陈代谢速率。而其消化道通常有共生的细菌以帮助分解它们的食物,并为宿主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此外,通过观察食叶的灵长类动物还发现,它们通常更偏好吃富含蛋白质且纤维及毒素较少的嫩叶。绝大多数的飞行动物都不是食叶动物,只有极少数如麝雉是属于食叶动物。莫顿(1978)指出这是因为树叶相对较重且难以消化,同时比其它食物含有的热量非常低。新西兰的鸮鹦鹉也是小数的食叶鸟类,其庞大的身躯及食叶习性使其失去了飞行能力。某些蝙蝠属于半食叶动物:根据劳瑞(1989)的描述,这些蝙蝠把树叶中的汁嚼出来,然后把渣给吐掉,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获取营养。如树懒以及部分的猴和狐猴这种树栖动物通常相对体型较大,并且时常在树上攀爬而谨慎避免留在地面 。早期的人科动物无论在体型还是在头部及牙齿结构上,都与现代的许多树栖食叶动物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人们提出这是早期人科动物也是食叶动物的证据。标准的生态学理论预测食叶灵长目动物的群落规模应该相对较大,这是因为食物来源充足而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同时在面对捕食性动物是机体防御更加有效。然而在实际观察中会发现,这种动物的群体规模通常比较小。关于这种明显矛盾的地方所给出的解释包括社会因素,例如大规模群体中对于幼体的自相捕杀事件几率会增大。在美洲,食叶灵长目相当罕见,只有极少数如吼猴等。对此现象所曾经给出的一个解释是,新世界的植物树叶发芽与结果的时间是同时发生的。然而2001年的一个研究推翻了这一种假设,因为研究结果发现没有证据显示新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的植物是同时发芽和结果的。属于食叶动物的例子:

相关

  • 摩擦癖摩擦癖,又称挤恋、挨擦癖(frottage,frotteurism),指在拥挤的场所故意摩擦他人,甚至用性器官碰撞他人的身体,并可伴有自慰等性刺激来达到性兴奋的人。摩擦癖者通常在人多拥挤的公共
  • 鼻音 (辅音)鼻音是按发音方法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口腔中的气流通路被阻塞,软颚下垂,气流通过鼻腔,与气流从口腔流出的口腔辅音相对。 (少数的挤喉音可能同时具有口腔辅音与鼻音的性质。)
  • 市长市长(英语对应词:Mayor,出自拉丁文“māior”,“较大的”的意思)是近现代城市或市镇中最高行政首长的职称。在许多政府系统里,市长是由市民选出为一个城市最高行政长官、或为一个
  • 司法精神病学司法精神医学(英语:Forensic psychiatry),是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和犯罪学关系密切。该学科将法律同神经病学联系在一起。司法心理学家会将心理学相关的证据(如确定当事人是否适合
  • 米兰大教堂米兰主教座堂(意大利语:Duomo di Milano;伦巴底语:Domm de Milan)位于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从始建到建成共花费了六个世纪,是
  • New Scientist(2011年)《新科学人》(也作《新科学家》)(英语:New Scientist),由汤姆·玛格里森,麦克斯·瑞珍与尼古拉斯·哈里森创刊于1956年,由里德商业资讯出版发行的国际性科学杂志。每周发刊
  • 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
  • 西晋西晋(266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乃于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晋武帝凭借父祖余荫和世族支持而得位。国号为“晋
  • 正肝病毒属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Orthohepadnavirus)又译作正肝病毒属,是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的一个属,主要感染对象为脊椎动物。代表种:
  • 19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19,TAS2R19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19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