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 dations ◷ 2025-04-04 11:05:16 #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nasal fracture或broken nose)也称为鼻骨折,系指鼻骨的骨折。可能的症状为流鼻血、鼻子肿胀、鼻子瘀青及呼吸不顺,可能并发有其他脸部创伤(英语:Facial trauma)和鼻中隔血肿(英语:septal hematoma)。常见的肇因为遭受暴力行为(英语:Assault),运动创伤,意外跌倒(英语:Falling (accident))和车辆擦撞,通常是基于病征及症状来做确诊,有时候也需要辅以X光片来做诊断。典型的治疗方式为服用镇痛药及冰敷(英语:Cold compression therapy)。骨折如需复位,通常在肿胀消退后即可复位,视骨折情形不同,可能会进行开放性或封闭性复位。通常鼻骨骨折痊愈后状况都不错,此骨折很常见,约占脸部骨折的 40%,最容易发生鼻骨骨折的族群为 20 多岁的男性。鼻骨骨折的症状包括瘀斑、肿胀(英语:Swelling (medical))、触痛、疼痛、变形,以及鼻子及面部鼻区的流血。伤患可能会呼吸困难,若鼻粘膜受损,也会有大量鼻血的情形。伤患的眼睛也可能会出现瘀斑。鼻骨骨折是因为面部的创伤所造成。常见的受伤原因包括年轻族群的运动伤害、打架、跌倒及车祸,年长族群比较是因为昏厥或无法平衡跌倒所造成。鼻骨骨折的诊断多半透过目视以及身体检查来判断,一般不建议拍摄X光片等医学影像。重要的是区分只有鼻骨骨折的单纯型骨折(第一型),以及其他面部骨骼及(或)鼻中隔也有骨折的情形(第二型及第三型)。若是单纯的第一型骨折,X光片可提供的资讯和诊间检查的资讯差不多。不过可以用X光片或是电脑断层扫描来佐证其诊断,若是怀疑有其他脸部受伤时,需要进行X光片或是电脑断层扫描。。单纯鼻骨骨折的治疗不是急症。不过其中有5%的伤患会有鼻中隔血肿(英语:nasal septal hematoma),这需要紧急治疗,并且在评估鼻部受伤时需要一并确认。若是轻微的鼻骨骨折,没有明显容貌上的变形,可以让其自行痊愈。在恢复的过程中,镇痛药及冰敷可以减轻其不适。若鼻部结构已经变形,需要进行人工的鼻骨对正,多半效果不错。若是和其他结构有关的受伤(第二型及第三型),需加以识别,并且手术治疗。鼻骨骨折后约三至四周后鼻子的结构才会稳定。有些专家建议在这段期间内不要戴眼镜或是擤鼻涕,以免影响骨骼的对正。鼻骨约在四至八周后才会完全融合。鼻骨骨折后一至两周都可以进行日常活动,不过二至三个月内不建议进行(像橄榄球之类)接触性运动,视受伤的程度而定。一般建议在受伤后若要参与运动活动,至少要戴面部护具六个月以上。

相关

  • 口腔口腔,简称口,俗称嘴巴、嘴或咀,是指唇、腭、面颊和口腔底之间的空间,向上它与鼻腔相通。向后口腔与两个颌弓后的咽腔相连。口腔的后面的开口是咽峡,前面的开口是嘴。整个口腔的内
  • 天气天气是大气状态的一种表征,反映大气是冷还是热、是干还是湿、是平静还是狂暴、是晴朗还是多云等等。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之下的对流层。天气通常指每天的温度和降水
  •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生态位最顶级的门。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 烧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原子质量分别为22.99和35.45g/mol。也就是说100g的氯化钠中含有39.34 g的钠和 60.66 g的氯。氯化钠是海水中盐分的主要
  • 东莨菪碱东莨菪碱(法语、英语:Scopolamine,德语:Scopolamin),又称左旋-天仙子胺),是一种莨菪烷生物碱药物,具有毒蕈碱受体拮抗剂作用。东莨菪碱通过在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充当竞争性拮抗剂发
  • 镀锌镀锌,是指在铁或钢表面上铺上金属锌的防锈(英语:Rustproofing)方法。锌是一种抗腐蚀性颇高的金属,能够把铁隔绝于氧气和水,令铁不能发生生锈所需的的化学反应;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
  • 婆罗洲婆罗洲(马来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亚洲第一大岛,面积743,330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及新几内亚。现全境由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管辖,
  • 神秘主义神秘主义(英语:Mysticism),也有较模糊的称为密契主义,包涵人类与神明或某种超自然力量结合为一的各种形式、经验、体验,并且强调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现象。神秘主义者的基本信条是
  • 吉尔伯特·赖尔吉尔伯特·赖尔(英语:Gilbert Ryle,1900年8月19日-1976年10月6日)是一名英国哲学家,是英国日常语言哲学中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心的概念》被认为是日常语言学派的重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