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革命政府 (格林纳达)

✍ dations ◷ 2025-05-19 17:00:59 #1979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83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格林纳达历史,共产主义革命,格林纳达的共产主义历史,共产主义国家,已不存在的加勒比地区国家,冷战消失的主

人民革命政府(英语:People's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缩写为PRG)是1979年3月13日新宝石运动发动推翻格林纳达政府的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该革命政府废止了当时宪法并通过法令进行裁决,直到1983年10月25日爆发派系冲突,最终导致美国军事干预。

在莫里斯的领导下,新宝石运动(NJM)是20世纪70年代格林纳达的主要反对党。1979年,新宝石运动推翻了自1974年独立以来一直统治该国的埃里克·盖里政府,随后发起了对格林纳达广播电台,警察营房和其他各个关键地点的武装占领,盖里当时正在国外旅行访问。武装占领是由人民革命军(PRA)进行的,该军事组织是新宝石运动秘密组建的。

NJM暂停宪法并宣布新法律。 莫里斯·毕晓普宣布成立人民革命政府广播电台,组织了一个新的内阁,以莫里斯为总理的革命政府管理国家。 除了新宝石运动之外的所有政治组织都被禁止,此后新宝石运动的成员资格受到严格控制。

人民革命政府与古巴政府建立了密切关系,古巴援助开始建设一个大型国际机场。

在毕晓普任职期间,扫盲和健康统计数据有了显着改善,但经济困境导致了危机。 1983年,内部危机发生在人民革命政府的中央委员会内部。 副总理伯纳德·科尔德领导的一个派别团体,一个强硬的军国主义分子, 试图说服毕晓普与科尔德签订权力分享协议。 最终科尔德将毕晓普软禁并控制了人民革命政府。 毕晓普的撤职导致了该国不同地区的大规模民众示威活动。 在其中一次示威过程中,毕晓普被人群释放,最终到达鲁珀特堡的人民革命政府的总部。

来自弗雷德里克堡的PRA(人民革命军)的一个部队被派往鲁珀特堡。 该部队与鲁珀特堡的平民之间的战斗爆发导致许多人死亡。 之后,毕晓普和其他七人,包括几名内阁部长,被围捕并处决。

在毕晓普被处决后,由胡德逊·奥斯汀将军领导的一个名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新政府成立,以统治国家,人民革命政府不复存在。 这个政府名义上已经统治了六天,然后美国趁乱入侵格林纳达。

相关

  •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英语:Myasthenia Gravis,简写MG),是慢性的神经肌肉疾病(英语:Neuromuscular disease),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英语:Muscle weakness)。最常影响眼部、脸部(英语:Facial musc
  • 海什木海什木(阿拉伯语:محمد بن الحسن بن الحسن بن الهيثم أبو على البصري,拉丁化:Abū ʿAlī al-Ḥasan ibn al-Ḥasan ibn al-Haytham)是阿
  • 葡糖醛酸代谢葡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又称葡萄糖醛酸,是葡萄糖的 C-6 羟基被氧化为羧基形成的糖醛酸。D-葡糖醛酸一般不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因为该形式不稳定,而是以更稳定的呋喃环的 3,6-内
  • 马里奥·蒙蒂马里奥·蒙蒂(Mario Monti,1943年3月19日-),意大利知名经济学家,曾任意大利总理,现任终身参议员。蒙蒂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瓦雷泽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从事银行业。他1965年毕业于位于
  • 卡末林·昂内斯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语: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的发现者,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昂内斯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他的
  • Dysub2/subOsub3/sub氧化镝,化学式Dy2O3。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和乙醇。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而转变为碳酸镝。硝酸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镝,经分离后进行灼烧,得到氧
  • 台17线台17线,又称西部滨海公路,为台湾一条联络西南部沿海城镇的省道,起自台中市清水区甲南(台1线岔路),终至屏东县枋寮乡水底寮(接台1线),全长274.129km,另有两条支线。台17线有部分路段是
  • 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二十九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语:XXIX Summer Universiade,简称2017年台北大运会或台北大运会)于2017年8月19日至8月30日在中华民国台北市举行,为台湾首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
  • 小核小核(英语:Micronucleus)是指原生动物纤毛虫类细胞中含有的两个核中较小的那个核,具有遗传功能。微核(英语:Micronucleus)是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片段
  • 狄奥多西一世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年-395年1月17日)又译为狄奥西亚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也被称作狄奥多西大帝,本名弗拉维乌斯·狄奥多西(Flavius Theodosius),是罗马帝国皇帝(379年-395年),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