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

✍ dations ◷ 2025-10-22 14:51:48 #英语电影,1998年电影,1990年代悬疑片,英国黑白电影,英国犯罪惊悚片,英国电影作品,英国独立电影,英国悬疑片,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伦敦背景电影,伦敦取景

《追随》(英语:)是1998年英国新黑色犯罪惊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编剧。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男子在伦敦街道跟踪陌生人时,由于没有保持好距离,误入地下犯罪世界的别样经历。作为诺兰的导演处女作,影片制作预算有限,每场戏事先都有大量的排练,因此拍摄时只消一到两个镜头,从而节省影片中花销最多、诺兰用自己薪水买来的16毫米胶片。由于无法负担昂贵的专业照明器材,诺兰采用了大量的现有光源。除了编剧、导演和摄影,诺兰还参与剪辑和布景工作。

影片的蓝光光碟和DVD于2012年12月11日在北美发行。

一位失业落魄的年轻作家终日在伦敦街头盯梢陌生人,表面上为他的第一部小说汲取创作灵感。最终,他给自己设下了严格的规定,限制自己跟踪的对象和时长。然而,当他被一位穿着整齐黑色西装的俊俏男子吸引住时,就开始忘记规则的存在。穿着西装的男子发现自己被人跟踪,立马去迎上前跟作家打招呼,介绍时自称“科布”。科布说他是偷窃惯犯,想邀请作家(跟科布说自己叫“比尔”)跟他一起去偷东西。科布似乎认为犯罪中的物质回报是次要的。他很享受在目标公寓中翻找私人物品,喝光房主的酒的乐趣。据他解释,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利用抢劫和财产侵犯让受害者重新审视他们的生活,一句话来说,他的态度是“你把东西拿走,告诉他们到底拥有什么”。

科布的生活态度固然让作家很激动。在科布的鼓励和指导下,科布尝试自己入室抢劫。在科布的建议下,作家改变了自己的容貌,剪短了头发,穿上黑西装。根据科布跟他的信用卡,他给自己起了“丹尼尔·劳埃德”的名字,开始跟一名金发女郎发展关系,为和科布洗劫她家作准备。金发女郎说自己是一位小混混(人称“秃头”)的女朋友,一次秃头在她家杀了一名男子后,就和他分手。不久后,金发女郎承认秃头曾用证明她犯罪的照片勒索她。作家撬开了秃头的保险柜,但行动中被一名不明男子抓到。作家用羊角锤把他锤倒在地,带着秃头的钱和照片离开了。然而回到家,作家才发现自己拿了一些无关精要的模特写真。

再次接触金发女郎,作家才发现她和科布一直在联手操纵他去模仿科布偷窃的手法。她说,科布最近在偷东西时发现了一具遇害的女性遗体,想让几个小偷用他的犯罪手法犯案,好洗脱自己的嫌疑。

作家去警察局自首,金发女郎去跟科布报告自己的战绩,而科布之后表示自己其实是为秃头工作的。所谓的遇害女子,其实是用来欺骗金发女郎和作家的计划一部分:金发女郎一直被秃头用他在她家杀人的照片勒索她,同时希望用一种看起来跟他没关系的手法灭她口。科布用作家在洗劫秃头保险柜且留在现场的狼牙棒,锤死了金发女子。警方在证实作家的供词时,发现金发女郎遇害,狼牙棒有作家的指纹,因此作家牵涉了金发女郎遇害案。与此同时,科布消失在人群中。

影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拍摄和制作。影片在伦敦取景,采用16毫米(英语:16 mm film)电影胶片摄制。在影片中,诺兰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这次模式后来也被他用在《记忆碎片》、《蝙蝠侠:侠影之谜》和《致命魔术》中。按照诺兰所说,这种叙事手法展示出对黑色电影角色的固有不确定性:“在这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模式中,我们被不断要求重新评估自身对角色之间关系的评估,所以我决定用一种强调观众不完全理解首次出现场景的方法,建构我的故事。”

影片的编剧和规划要让制片成本尽可能压缩,不过诺兰认为影片的制作条件非常“极端”,即便廉价的摄影成本都不一定能实现。凭借着有限的成本、设备以及工作日有全职工作的演员和剧组,影片花了一整年完成制作。

为了节省昂贵的胶片,影片的所有镜头都经过广泛的彩排,确保第一或第二次拍摄的镜头可以用在最终的剪辑中。诺兰把拍摄时间选择每个星期六,每次拍摄15分钟的镜头,如此持续了三四个月。这个时长让诺兰可以用他的薪水负担胶片成本。大多数情况下,诺兰拍摄时没有专业摄影照明器材,只能大量运用现成光源(英语:available light),这使得利用16毫米黑白胶片拍摄的工作更加容易。他还使用朋友和家人的房屋作为取景地。

影片获得普遍好评。烂番茄根据26条评论,打出81%的新鲜度,平均得分7/10。网站共识写道:“《跟踪》简洁明了,展现了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吃紧的电影制作和硬边黑色电影方面正在成长的天赋。”在Metacritic,影片获得11条评论,平均分60/100,表示“褒贬不一或口碑平平”。

《洛杉矶时报》的凯文·托马斯(Kevin Thomas)对影片的印象非常深刻,认为这是一部“紧绷、巧妙的新黑色电影”,“是一部即便不深刻但也具信服力的心理悬疑片。诺兰津津乐道的是,他用不间断的70分钟不断煽动纯粹的肮脏真相。”《纽约客》认为,《追随》有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经典作品的影子,但“更加小巧精致”。《电视指南》认为影片“如指甲一样短小精悍”,称赞影片叙事节奏快,采用三层倒序结构。《视与听》的大卫·汤普森(David Thompson)认为,“诺兰展现出流利的手持摄影美学的天赋”。

不过,汤妮·莱恩斯(英语:Tony Rayns)认为影片的高潮不激励人心,认为“前卫过后的笼统、以人物为中心的展览镜头过后的回报有点令人失望”。《帝国杂志》的特雷弗·刘易斯(Trevor Lewis)质疑影片业余剧组的表演,说他们“缺乏戏剧压载物来补偿(诺兰)不稳定的情节选择”。相反,大卫·汤普森认为“陌生的演员以简单的自然主义风格很好地诠释自己”。导演乔·舒马赫认为《追随》是青年导演的“睿智”之作:“我一直在想:‘我们终于要听到这个家伙有光辉的时刻’。之后我看了《记忆碎片》,这种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影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零成本影片(英语:no-budget film)。

影片获得多个电影节大奖,包括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虎奖、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英语: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处女长片”等。影片也让以黑白片模式起家在诺兰在斯兰丹普西电影节(英语:Slamdance Film Festival)上获得评委会大奖提名,建立了一定的名气。

影片的蓝光和DVD修复版于2012年12月11日由标准收藏发行,新增5.1声道、评论音轨、对诺兰的采访、影片的顺序剪辑版(同样为70分钟)、影片三个场景与拍摄脚本的并排比较、诺兰1997年短片《蚁蛉(英语:Doodlebug (film))》、发行预告与重制版预告。每个版本还都有一张传单,上面有影评人斯科特·方丹普西(Scott Foundas)写的影评《诺兰启航》("Nolan Begins")。另外,蓝光版还有影片的未压缩单声道原声音乐。

相关

  • 身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八个(七划的则为第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身部归于七划部首。身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日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争执府院之争(又称黎段相争)指1916年至1917年(民国五至六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政治斗争。依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总理的角色、权力与功能不下于大总统。国务总理
  • 胸带胸带(拉丁语学名:Cingulum membri superiores(人)或者Cingulum membri thoracici(动物))也称肩带,是脊椎动物前肢与躯干相连的骨骼的称呼。胸带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不过不是所有的脊
  • 各国移动电话数目列表这个列表展示出目前各国拥有的移动电话数量及相对应的人口百分比。
  • 天魔天魔,为天子魔的简称,梵文名为魔罗(梵语:मार ;缅甸语:မာရ်နတ်),佛教的四种魔之一,生活在他化自在天顶端的天人。他们的首领,名叫波旬,号称第六天魔王。在佛教传说中,天魔代表
  • 布鲁诺·克赖斯基布鲁诺·克赖斯基(德语:Bruno Kreisky 1911年1月22日-1990年7月29日)是一位奥地利政治家,他在1959年至1966年间担任了奥地利外交部部长,自1970年至1983年间担任了奥地利总理。作为
  • 辛沙里施昆辛沙里施昆(英语:Sinsharishkun)(?-前612年),新亚述时期亚述国王(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12年在位),是亚述最后的国王之一。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反叛,亚述军队穷于应付。公元前623年巴比伦再
  • 讷伊条约讷伊条约(法语:Traité de Neuilly)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王国之间签订的一份条约。条约的签署地是在法国首都巴黎近郊的城市塞纳河畔
  • 韩盛韩盛(?-564年),字文炽,南阳堵阳人,南北朝西魏及北周官员。韩盛五世祖韩远曾担任郑县县令,故移居京兆渭南;曾祖韩良为举秀才,担任奉朝请、姑臧令;祖父韩与曾为北魏傥城郡守,赠官直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