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砖

✍ dations ◷ 2025-08-12 00:49:04 #耐火砖
耐火砖,又称火砖,是由耐热陶瓷材料制作的砖,形状跟普通建筑用砖类似,因此常用于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耐火砖一方面在高温下不会有化学变化,一般也是热传导较差的材料。通常致密的耐火砖会用在一些有极端机械应力、化学应力及热应力的条件下,例如燃烧木材的窑(英语:kiln)或炉,容易因木材而磨损,沾附灰分或炉渣,而且又是高温的条件。若是其他较不严苛的条件下,例如电窑或天然气窑,使用更多孔隙的“窑砖”会是较好的选择。窑砖较脆弱,但也比较轻,较容易成形,而且隔热效果比厚砖要好。不论是什么情形下,窑砖或耐火砖都不能在快速温度变化时有剥落(英语:spall)的情形,其强度也需保持一定程度。在制造耐火砖时,会将耐火土(英语:fireclay)在窑中烧制成陶瓷,有时也会上釉。耐火砖的尺寸有两种,分别是9×4 1⁄2×3英寸(229×114×76毫米)及9×4 1⁄2×2 1⁄2英寸(229×114×64毫米).。 也有较小片的耐火砖,厚度只有一半,常用在木火炉及壁炉中。较小片的耐火砖的尺寸多半是9×4 1⁄2×1 1⁄4英寸(229×114×32毫米).。美国的耐火砖是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埃文斯和霍华德耐火砖有限公司(英语:Evens & Howard Fire Brick Co.)制造,再运送到美国各地及加拿大。耐火砖含有氧化铝的成分,最高可以到50-80%,相对的,硅含量较少。含二氧化硅的耐火砖可以用在炼钢炉中,温度最高可到1648°C (3000°F),这个温度可以熔化许多的陶瓷,甚至耐火砖也会熔化一部分。航天飞机隔热系统中用的高温表面绝热瓦(HRSI)也是用相同的材料制成,用在航天飞机的隔热层中。非铁金属的冶炼会用碱性的耐火砖,因为这种耐火砖会持续的熔解酸性的含硅熔渣。最常用的耐火砖是铬-菱镁矿或是菱镁矿-铬的耐火砖(依其中菱镁矿及铬铁矿的比例而定)。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作为较低温的耐火砖,氧化镁常作炉的内里,含硅耐火砖是炉及垃圾焚化炉中最常见的内里。内层的内里一般会用来作为牺牲件,可以用高含铝的耐火砖来加长内层可以承受的时间。耐火砖在开始使用后常会在内层上面看到裂痕,这表示初次使用时需要多一些伸缩缝,不过现在内层已作为伸缩缝使用,只要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这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有高抗蚀性的碳化硅是垃圾焚化炉及火化炉常用的内里。红色的耐火砖则会用来作烟囱和燃木烤炉。

相关

  • 提笔忘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进化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托塔韦人托塔韦人(学名:Homo erectus tautavelensis)是直立人的亚种,因在法国托塔韦勒的阿拉戈洞穴(英语:Arago Cave)发现形成于约45万年前的化石而得名。对托塔韦人的发掘自1964年开始,首次
  • 赵州桥坐标:37°43′12.6″N 114°45′47.7″E / 37.720167°N 114.763250°E / 37.720167; 114.763250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当地人称
  • 翟明国翟明国(1947年12月-),河南济源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2年
  • 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是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宗教,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不同或相反之处。基督教借用了犹
  • 琥珀雌三醇雌三醇(Estriol , oestriol, E3)是人类三种主要的雌激素之一。雌二醇和雌酮的代谢产物。在雌酮、雌二醇、雌三醇中,以雌三醇的活性最弱。存在于尿中,在怀孕期尿中含量更高。未怀孕
  • 人均能量消耗下表中人均能量消耗的数据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en: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发表的对应于2003年的资料。人均能量消耗的单位为:每年人均消耗的等量石油的公斤数(kilograms of o
  • 树形图在概率论中,树形图(Tree Diagram)是用来表示一个概率空间。树形图可以表示独立事件(例如多次掷硬币)和条件概率(例如不放回的抽卡)。每个节点代表一件事,根节点代表概率。在树形 图
  • 降伏文书《日本投降书》(英语: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日语:降伏文書/こうふくぶんしょ Kōfukubunsho)是大日本帝国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所签署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