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威伯拉罕

✍ dations ◷ 2025-07-21 04:54:30 #伊丽莎白·威伯拉罕


伊丽莎白·威伯拉罕女爵(Elizabeth, Lady Wilbraham,1632 年 2 月 14 日 - 1705 年 7 月 27 日)是一位英国贵族,娘家姓氏为密顿 (Mytton),过去一直认定她是一位重要的建筑赞助人。

晚近有些人提出了她应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师的说法,认为她设计的建筑作品可能由男性挂名。不过建筑史学家对这一点仍有争议。

伊丽莎白·密顿 (Elizabeth Mytton) 出生于一个富裕人家。她在 19 岁时嫁给威伯拉罕准男爵爵位的继承人汤玛斯·威伯拉罕 (Thomas Wilbraham)。他们俩人在蜜月期间遍游欧洲,伊丽莎白借着这趟旅行拓展了她的建筑知识。

伊丽莎白在荷兰时结识了荷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缔造者、建筑师彼得·波斯特 (Pieter Post)。在意大利威尼托时,她研究了帕拉第奥的作品;又在德国兰舒特 (Landshut) 研究过兰舒特大邸 (Stadtresidenz)。

关于威伯拉罕女爵的私人生活,后世所知不多,不过她的若干私人信件在 2008 年被发现,并由斯塔福德郡档案馆保存。这些信件的内容显示明威伯拉罕女爵当时正在为她的女儿葛蕾丝 (Grace) 和玛格莉特 (Margaret) 物色夫婿。威斯顿公园基金会 (Weston Park Foundation) 的行销主任指出:“这些信件佐证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对当时贵族阶级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她是一位意志强大的女性,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达成目标。”

历史学者约翰·米勒 (John Millar) 宣称伊丽莎白·威伯拉罕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女性建筑师。米勒说,这是他针对这个课题进行了 50 多年的研究之后得到的结论。历史建筑沃顿宅邸 (Wotton House) 的所有人在 2007 年举办了一场研讨会,调查谁才是这栋建筑物的真正建筑师。这场研讨会至少催生了两篇论文:霍华德·科尔文爵士 (Sir Howard Colvin) 在 2010 年发表约翰·菲奇 (John Fitch) 可能是这所宅邸原建筑师的说法;米勒在同一年稍晚时注意到科尔文的这篇论文,并提出威拉伯罕女爵有可能才是其真正的建筑师。十七世纪的女性不可能从事专业工作;米勒认为威拉伯罕女爵雇用男性执业建筑师代表她监造进行建筑工事。米勒相信她为她的家人设计了十几栋以上的房子,而且根据这些建筑上显而易见的不寻常细节,米勒进一步推断她也是 18 座伦敦教堂的设计师 (正式挂名建筑师为克里斯多佛·雷恩 (Christopher Wren))。由于雷恩涉足建筑的时间较晚,米勒认为他极有可能曾受教于伊丽莎白·威伯拉罕。

米勒甚至进一步列出多达 400 座可能是由伊丽莎白·威伯拉罕设计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与意大利或荷兰建筑有相似之处。伊丽莎白收藏有一本 1663 年版的帕拉第奥著作《建筑四书》(第一卷),她为这本书做了大量注释。然而,霍华德·科尔文爵士在他撰写的《1600-1840 年间的英国建筑师传记辞典》(,第四版,2008 年)这部权威性百科全书式著作中仅在一处提到她,称她为建筑赞助人。加拿大历史学者辛西亚·哈蒙德 (Cynthia Hammond) 在她 2002 年的论文中提到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Nikolaus Pevsner) 将威伯拉罕女爵置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她指出佩夫斯纳在讨论威斯顿庄园 (Weston Park) 时并没有提到“由威伯拉罕设计”,有损威伯拉罕的作者身份。

然而,米勒本人也承认,至今并没有发现任何载有威伯拉罕姓名的信件或图纸可证明她参与过任何设计案。他用伊丽莎白在她所收藏的帕拉第奥著作中做的注释、以及他在当时建造的建筑物中发现的相似性来支持他的论点。他认为伊丽莎白设计了 400 座建筑物的说法根据的同样是视觉上的相似性。剑桥大学的建筑历史学者暨克里斯多佛·雷恩专家詹姆斯·坎贝尔 (James Campbell) 表示这些说法:“大多是想像和臆测。”威斯顿庄园的馆长加雷斯·威廉斯 (Gareth Williams) 说,并没有证据显示曾有专业建筑师涉入。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efn}}模板,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标签或{{notelist}}模板

相关

  • 贾比尔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阿拉伯语:جابر بن حيان‎,721年-815年),波斯炼金术士、药剂师、哲学家、天文学家、占星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医生和工程师,被称为“
  • 蒋馨蒋馨(1873年-1933年),出身自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崇武镇峰前村后井刊,又名“仁馨”或人馨,而因为他有驼背,又被人称作“蒋龟馨”,是惠安的著名石匠。于1927年时来台,最后定居在彰化县鹿
  • 长谷川启介长谷川启介(ハセガワケイスケ,12月26日-,日本轻小说作家。出生于福井县。
  • 波隆纳鲁瓦波隆纳鲁瓦是斯里兰卡的一个城镇,位于该国中部,由北中省的波隆纳鲁瓦区负责管辖,距离首都科伦坡214公里,面积3,293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359,000。
  • 暮年困境《暮年困境》(The Beginning of Time)是墨西哥导演Bernardo Arellano执导的一部老年人题材的电影,获得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一对90岁的老夫妇很早就被儿子抛弃,年迈
  • 卡门·莫拉卡门·莫拉(西班牙语:Carmen Maura ,1945年9月15日-)是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女演员。卡门·莫拉早期与导演阿莫多瓦合作了不少重要作品如《修女夜难熬》、《欲望法则》和《崩溃边
  • 《呸》(英语:Play)是台湾歌手蔡依林的一支单曲,由华纳音乐于2014年10月27日发行,收录于蔡依林的专辑《Play》;该歌曲于Hit FM年度百首单曲排行榜位居第1名;翌年5月该歌曲入围第26届
  • 汤姆·埃利奥特 托马斯·约书亚·"汤姆"·埃利奥特(英语:Thomas Joshua "Tom" Elliott,1990年11月9日-),简称汤姆·埃利奥特(英语:Tom Elliott),是一名英格兰足球运动
  • 假真空衰变量子场论中,假真空或伪真空(英语:false vacuum)是一个理论上的状态,指的是真空态处于稳态,但并不处于系统最小能量状态——即准稳态。假真空可在准稳态保持稳定很久,但最后会衰变到更稳定的状态中,这一事件被称为“假真空衰变”。至于宇宙中假真空衰变的发生方式,目前最常见的解释是“泡沫成核”——即宇宙一小部分因偶然事件发生衰变,这一事件的影响范围(即“泡沫”的范围)随之会迅速扩大,最终导致整个宇宙假真空衰变。假真空衰变对宇宙造成的影响巨大,可极大改变基本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等。
  • 达尼埃尔·吉卢瓦达尼埃尔·吉卢瓦(法语:Daniel Gillois,1888年2月5日-1959年12月28日),法国男子马术运动员。他曾代表法国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获得男子团体盛装舞步赛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