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爱森斯坦

✍ dations ◷ 2025-02-23 20:49:12 #列宁勋章获得者,荣誉徽章勋章获得者,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获得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工作者,斯大林奖获得者,1893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俄语: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Эйзенштейн,1893年1月22日-1948年2月11日)苏联导演、电影理论家,犹太人。他是电影学中蒙太奇理论奠基人之一,其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他著名的作品除了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外,还有1924年的《罢工》、1927年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1932年的《墨西哥万岁(英语:¡Que viva Mexico!)》以及史诗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及《伊凡雷帝(英语:Ivan the Terrible (film))》。其理论著作有《蒙太奇》、《蒙太奇1938》、《垂直蒙太奇》、《杂耍蒙太奇》、《电影中的第四维》、《镜头以外》。

1898年出生于俄罗斯帝国里加(现为拉脱维亚首都),曾在彼得堡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其家人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父亲米哈伊尔·奥西波维奇·爱森斯坦是有着瑞典血统的德国犹太人,是建筑师,而母亲朱莉娅·伊万诺夫娜·科内斯塔娅来自俄罗斯东正教家庭,是富商的女儿。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朱莉亚带着谢尔盖离开里加前往圣彼得堡,谢尔盖时常回里加看望父亲,后其父亦于1910前后去圣彼得堡和他们团聚。朱莉亚与与丈夫离婚后离开家人,迁去法国居住。谢尔盖小时接受的是东正教教育,后变成无神论者。在彼得格勒土木工程研究院期间,谢尔盖学习父亲从事的建筑工程职业,后来参军为革命服务,父子关系彻底破裂。1918年,他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加入红军,战败后其父前往德国,而谢尔盖则辗转彼得格勒、沃洛格达、陶格夫匹尔斯等地作战,1920年转移至明斯克,宣传十月革命。在此期间他接触到歌舞伎剧场,并学会了300个日语汉字,他后来表示这对他的影像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学习也促成他前往日本旅行。

1920年爱森斯坦搬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的剧院生涯。期间作品有《防毒面具》、《聆听莫斯科》和《怀斯曼》。随后担任设计师弗谢沃洛德·梅耶荷德的助手。1923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英语:LEF (journal))》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概念,引起理论界关注,。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罢工》(1925),师从吉加·维尔托夫。20世纪20~30年代为其创作高峰期,主要作品有首部电影《罢工》(1925年)、享誉世界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作为十月革命10月庆典一部分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1927年)。尽管受到外界评论家的赞誉,但在家里,爱森斯坦则着重与志同道合者对影片的结构性问题的探索,如拍摄角度、人物运动和剪辑,其中就有从苏联电影节隐退的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多夫任科,他们公开发表文章自我评价,将电影前景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具体理论相适应。

1928年秋,爱森斯坦离开苏联踏上欧洲之旅,与他同行的有常年电影合作者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夫和摄影师爱德华·忒斯。以政府立场来看,此次旅程让爱森斯坦等人可以学习有声的动态影像技术,并把著名苏联艺术家引荐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爱森斯坦也在旅程中看到许多在前苏联范围以外的景观和文化。接下来两年,他前往柏林、苏黎世、伦敦和巴黎等地参观和讲学,并于1929年在瑞士担任堕胎教育纪录片的监制。

1930年4月下旬,派拉蒙影业的代表杰西·拉斯基(英语:Jesse L. Lasky)为提供在美国拍摄电影的机会。1930年5月抵达好莱坞签订10万美元短期合同,然而该商议最终破产。爱森斯坦提出为军火大亨巴西尔·扎哈洛夫(英语:Basil Zaharoff)拍摄传记、两部分别改编自萧伯纳作品《武装与人》、杰克·伦敦作品《萨特的金子》,但所有项目都没能打动工作室的制片人。派拉蒙随后提出拍摄西奥多·德莱赛作品《美国悲剧》的电影版,爱森斯坦曾读过并痴迷于其原作,他在莫斯科时还有幸碰见了作者。该剧的剧本于1930年10月开始创作,但派拉蒙并不喜欢,爱森斯坦的共产党员身份被反共者、好莱坞技术总监研究院主人弗兰克·皮斯发觉,后者意图公开发动抵制爱森斯坦的斗争。1930年10月23日,经“双方同意”,派拉蒙正式与爱森斯坦解约,但派拉蒙须支付爱森斯坦返回莫斯科的回程费用。

因此,爱森斯坦面临着回国的压力。这件事使得苏联电影业界,须在没有爱森斯坦和他的电影、技巧和理论的条件下,解决有声电影问题,他亦因此遭到“意识形态错误”的批判,并被封为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他在这一时期所作的论文,如《迪斯尼见闻》,直到十年后才作为开创性学术文献而被世界各地电影学院列为课程,而浮出水面。

1930年11月24日,爱森斯坦与信托签订合同,基于“自由的愿望,依照其对墨西哥电影的看法来执导电影”。合同规定,电影不涉及政治,来源于辛克莱夫人的立取可用资金“不能超少于两万五千美元”,拍摄进度一期为“三到四个月”,最为重要的是,“爱森斯坦在墨西哥拍摄所有电影,所有的镜头和剧本构思要体现出墨西哥特色,电影的财产权归辛克莱夫人······”这份附带在遗嘱中的合同,签署日期为12月1日,允许“苏联政府内部放映电影”。据报道,有人曾口头澄清,电影成品时的预计时长为约一小时。

12月4日,爱森斯坦与亚历山德罗夫和泰斯乘坐火车前往墨西哥。随后他制出这部六集电影的简要说明。不久之后,项目的标题定为“墨西哥万岁(英语:¡Que viva México!)”。抵达时,爱森斯坦会见了弗里达·卡罗和迭戈·里韦拉。爱森斯坦如钦佩墨西哥文化一样看待这几位艺术家,后来爱森斯坦把他的电影称之为“动人的壁画”。美国电影界左派急切地关注爱森斯坦在墨西哥的进展,克里斯·罗布还出了本书记载此事,名为《离开好莱坞:论电影、现代主义和美国激进电影文化的兴起》。

在爱森斯坦离开祖国很长一段时间后,斯大林向已成为逃亡者的爱森斯坦发了封电报以表关切。在压力之下,爱森斯坦因为影片的问题而指责玛丽·辛克莱(英语:Mary Sinclair)担任制片主任的弟弟亨特·金布罗(Hunter Kimbrough)。爱森斯坦希望给辛克莱施加压力,让他知道斯大林对于他的关切,因此他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电影。不过辛克莱一怒之下将摄制叫停,下令金布罗带着剩下的胶片和三个苏联人回到美国,设法处理已拍摄的影片,留下爱森斯坦等人自作自受,估计Soldadera未拍摄的胶片长度从17万英尺到超过25万英尺的长度。

斯大林上台后,爱森斯坦因其理念与斯大林路线不合,屡遭迫害,电影创作也多受干扰。爱森斯坦1948年2月11日因中风卒于莫斯科。

相关

  • 噬病毒体噬病毒体(Virophages)类似卫星病毒,但他抑制或损害辅助病毒。与其他卫星病毒类似,噬病毒体依赖于另一种病毒混合感染宿主。噬病毒体危害其辅助病毒的繁殖。尽管越来越多的科学文
  • 景天庚酮糖景天庚酮糖(英语:Sedoheptulose),即D-阿卓-2-庚酮糖(英语:D-altro-2-heptulo-se),是由七个碳原子构成的酮糖。存在于几乎所有景天科植物中。其衍生物是单糖降解代谢的中间物。果聚糖
  •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俄语:Пёт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апица,1894年7月9日-1984年4月8日),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8
  • G1eIF4G(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G,真核起始因子4G)是一种在真核翻译起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它主要是在翻译起始早期协同不同起始因子间的作用和增
  • 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十二有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
  • 环戊酮环戊酮(英语:Cyclopentanone)为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类似薄荷油的气味。属于环酮类,结构上与环戊烷类似,均为五元环状结构,不过环戊酮分子中含有一个酮基。性质稳定。可燃。
  • 摩尔分数化学中对摩尔分数 x i {\displaystyle x_{i}} (英语:Mole fraction)的定
  • 元伦理学元伦理学(英语:)是一个伦理学分支,以伦理学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元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乔治·爱德华·摩尔于1903年发表的《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元伦理学的诞生。之后,元伦理学取
  •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是位于美国犹他州西南部的国家公园。其名字虽有峡谷一词,但其并非真正的峡谷,而是沿着庞沙冈特高原东面,由侵蚀而成的巨大自然露
  • 翼身融合翼身融合(Blended Wing Body,缩写BWB,亦称翼身合一、翼胴融合、翼胴合一),是一种飞机设计概念。顾名思义,它将传统的机身与机翼结构融合,变成类似飞行翼的外型。这可使飞机的升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