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燕对菲律宾和中国大陆之影响

✍ dations ◷ 2025-08-22 05:00:32 #台风海燕对菲律宾和中国大陆之影响

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菲律宾华语译名:约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是2013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21世纪至今该区域的最强风暴,以及该区域史上第二强的热带气旋,并创下登陆时最强风暴的纪录。关于该风暴对菲律宾和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影响,请详阅主条目。

数据来源:2014年5月29日,当地国家减灾委员会的报告。

11月6日晚上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海燕评定为台风,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约兰达,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由于海燕太强大,并以高速逼近,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11月7日凌晨5时、上午11时及下午5时,接连发出二号、三号及四号风暴信号,是年内第2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四号风暴信号(上一次是因应同年9月台风天兔掠过吕宋海峡,正面吹袭巴丹群岛而发出)。菲律宾政府已经预计海燕会造成严重灾情,对多个易受洪涝或山泥倾泻影响的地方下达疏散令,可惜仍然无法阻止海燕带来灾难性的死伤。晚间菲律宾中部群岛的风势由东至西,先后开始急剧增强,翌日凌晨米沙鄢群岛东部全面吹飓风,早上飓风扩展至群岛西部广泛地区。

11月8日凌晨4时40分,海燕在东萨马省吉万(英语:Guiuan, Eastern Samar)沿海登陆,然后穿越包括萨马岛、莱特岛在内的米沙鄢群岛。海燕在菲律宾东部及中部带来极具破坏性的风力,并引发近乎海啸般的风暴潮,超过每小时200千米的持续风速,以及6米高的巨浪,由于菲律宾基础建设落后,受灾区发生毁灭性的破坏。吉万全市被夷为平地,塔克洛班亦顿成废墟,连作为避风中心的重要设施亦遭风暴潮淹没,大量海水席卷而来,水位急速上涨,多人未及逃生而被浸死;机场、气象中心和一般民房变成大片颓垣败瓦,连减灾委指挥中心亦严重受损,海水不断涌入较低楼层。萨马岛及莱特岛断水断电断粮,交通网络和通讯亦告中断,成为孤岛。而较早前受7.2级地震影响的宿务省及保和省亦受严重破坏,到处皆满目疮痍。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海燕吹袭后2日之内,罹难人数已达1744人。不过有官员估计,单单在重灾区莱特省独鲁万市,就已经有最少1万人罹难。根据菲律宾红十字会估计,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中部萨马省估计也有200人丧生;莱特省估计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由于海燕逐步远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11月9日凌晨5时同时解除四号及三号风暴信号,并于上午11时解除二号风暴信号。下午3时半,海燕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当局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不过海燕带来的灾情没有就此完结,菲律宾总统阿奎诺三世更在11月11日正式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超过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加入救援行动,但由于重灾区的基建被完全摧毁,交通瘫痪,救援物资难以到达灾民手中。

11月15日早上6时,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的一份灾情通报,表示海燕已造成菲律宾2360人遇难,3853人受伤,另有71人失踪。当晚8时,减灾管理委员会发布最新一份灾情通报称,罹难人数大增至3631人,12487人受伤,另有1179人失踪。其中,187万人流离失所,仍在避难中心内外接受救济。受损的房屋数量也大幅增加到27万多栋,其中逾15万栋房屋倒塌。27日凌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救援人员在中部省份又找到260具遗体,当中有207人来自塔克洛班。截至当日,海燕在该国造成的罹难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12月17日晚上至18日早上,重灾区塔克洛班市居民为死者举行坎德拉悼念会。事隔大半年,罹难人数继续上升至超过6300人,意味着海燕已经成为菲律宾史上最严重的风灾;一整年过去,失踪者仍未全部寻回。

菲律宾附近一带的电力及照明状况图,可见海燕造成大规模停电。

菲律宾米沙鄢群岛暴雨特报图。

菲律宾受损房屋分布图。

重灾区之一的吉万市被夷为平地,房屋无一完整。

独鲁万市是另一重灾区,图中显示一户被风暴完全摧毁的房屋。

塔克洛班亦惨遭夷平,遍地颓垣败瓦。

塔克洛班被海燕重创后沦为大片废墟,满目疮痍。

塔克洛班的废墟中,一辆车被卡在严重损毁房屋的瓦砾堆。

从空中俯瞰塔克洛班,除了右下方的绿色建筑物较完整外,其余皆受严重破坏,无一幸免。

当地发出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随着海燕移入南海,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11月8日上午10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并于同日下午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由于预计海南将受暴风影响,国家气象中心在11月9日上午10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而随着海燕正面吹袭海南,眼壁更直逼乐东县等海南岛西南沿岸,国家气象中心于11月10日下午3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海燕在中国大陆造成8人罹难,并有多人失踪。

海燕采取偏西北路径逼近海南岛,海南省气象台在11月9日下午4时正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并于当晚10时25分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海燕在11月10日下午4时最接近海南,于乐东县对开海域近距离掠过,眼壁擦过乐东县,该县测得飓风风力;然而海南省气象台没有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海燕在海南乐东对开海域掠过后,经北部湾逼近广西。11月10日上午9时45分,广西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海燕于11月11日凌晨登陆越南后,在早上改以偏东北路径移入广西,广东省亦受海燕影响。

随着海燕经过北部湾登陆越南,及进一步减弱,国家气象中心在11月11日早上6时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4小时后于上午10时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再于下午6时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海燕之后减弱为低压区,国家气象中心在11月12日早上6时解除所有台风预警信号。


相关

  • 威廉·海达德·皮克林威廉·海达德·皮克林(英语:William Hayward Pickering, ONZ, KBE,1910年12月24日-2004年3月15日),美国航天先驱,前任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皮克林1910年出生于新西兰的惠灵顿,1929年
  • 西风漂流南极绕极流(英语: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或称为西风漂流、南极环流,为一个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的洋流。南极绕极流为南冰洋的主要循环系统特征。这令温暖的海水隔离南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英语:Communist Information Bureau,缩写为Cominform),是一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国际组织。二战结束冷战开始时,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斯大林和铁托的倡
  • 李登瀛李登瀛可以指:
  • 走向未来丛书《走向未来》丛书,也称作走向未来全书,是1984年由金观涛和刘青峰主编,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印行的一套丛书。丛书设定要让年轻一代介绍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与文学的最
  • 宋书《宋书》,二十四史之一,由南朝梁沈约等人所著。沈约在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奉诏撰《宋书》,写成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
  • 权宁世权宁世(朝鲜语:권영세/權寧世 ;1959年4月1日-),大韩民国保守派政治人物。第16到18届、21届国会议员。
  • 巴基斯坦海军巴基斯坦海军(乌尔都语:پاکستان بحریہ‎‎‎),为巴基斯坦军事力量的海上军种。巴基斯坦海军创建于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之后。主要任务是保护巴斯斯坦领海、港口、渔
  • 凯文·哈吉斯凯文·哈吉斯(Kevin Jon Hodges, 1973年6月24日- )为美国的棒球选手,出生于堪萨斯州。他曾效力于日本职棒读卖巨人等,守备位置为投手,于2006年退休,生涯通算38胜。
  • 地球地质历史地球地质历史记录地球地质年代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地层学家分析不同深度的岩石,进行年代测定(英语:Chronological dating),确认地质年代的时间。太阳星云是太阳形成时遗留下来的一团圆盘状尘埃和气体。太阳诞生后,它演化并成为太阳系的其余部分。45.4亿年前,地球从太阳星云中诞生。因为频繁的火山喷发和与其他天体相撞,地球早期处于熔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逐渐冷却成固体,但内部仍然保持液体状态。此后月球形成。月球诞生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释气和火山运动产生了原始大气。冷凝的水蒸气和彗星的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