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

✍ dations ◷ 2025-09-10 23:48:29 #1962年出生,在世人物,金姓,武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关系学者,复旦大学校友,北京大学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金灿荣(1962年12月26日-),生于湖北武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金灿荣的父亲是工人,所在工厂是1950年代初从浙江省迁来武汉,被人称为“下江村”。家中有6个孩子,生活困难,孩子们全靠母亲教养,在外工作的父亲很少管家事。1954年夏,武汉发生洪水,父亲在机床上坚守三天三夜,被评为当年的劳动模范。这让父亲获得学习机会,入读工人夜大扫盲班。父亲经过自学,成为工人工程师。

小学三年级时,受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英语:Njësiti guerril)》的影响,身为班长的金灿荣将全班同学组织到自己家,成立了一支“地下游击队”,自任司令。后来受到老师批评,班长职务也被撤消。

高一时,金灿荣考入重点高中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普通班,学习理科。高二时,金灿荣决定转学文科,因为该校没有文科班,乃转学到武汉市三角路中学。1980年参加高考,以447分位居武汉市文科第一名,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大学四年中,金灿荣用1/3的学习时间应付本专业知识,其他时间都用来阅读课外书,主要是中国历史及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他还组织了许多社会活动,例如每周五的班级学术辩论。

1984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学习,1987年毕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其间曾和另一位同学合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会章程》。1987年硕士毕业后,金灿荣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其中,1987年7月到1992年6月,任《美国研究》责任编辑,1989年曾作为知识分子参与六四学生运动,为此金灿荣经历了3年的审查和随之而来的出国禁令;1992年6月到1994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助理研究员;1994年8月到2000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研究员;2000年8月到2002年7月,任美国政治研究室研究员;1995年8月到2001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主任(其间,1995年8月到1998年12月兼任美国研究所办公室分管科研的副主任,对外称科研处处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因为参与学运被解禁后的金灿荣参加了美国新闻署的国际访问者计划,赴美国观察美国大选,为期一个月,这是他首次到美国。1994年回国后,金灿荣发表第一篇有影响的专业论文《美国的政治文化分裂与政局演变》。自此,金灿荣开始研究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国国内政治。金灿荣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

2002年8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金灿荣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灿荣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上海未来亚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

儿子金君达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博士。

金灿荣认为美国对世界国家分为六个类别:

金灿荣预测,美国若是出现英明的领导人愿意全面放弃与俄罗斯的敌对关系,并放弃在乌克兰甚至东欧的立场,做出大破大立的妥协,这将是最容易的突破口去解除俄系国家的压力和其对其它集团的支援,如此可以较明显延迟西方集团的世界性衰退速度,但基于欧美自身意识形态与选举制度,这一可能性甚低。如此一来,西方影响力退潮速度将不变或加快,于是惯性诱导自身采取某些强硬动作意图迟滞这趋势,之后世界将处于漫长的“温战”岁月并可能持续到本世纪后期,直到西方退潮的大势基本确定并完成,自身多数人民也接受了这一事实后,世界才将又回归冷和平。

相关

  • 胃肠炎肠胃炎是以胃和小肠炎症为特征的胃肠道病症,可导致腹泻、呕吐、腹部的疼痛和绞痛合并而成疾病表现。虽然与流感并无关系,但该病也被称为肠胃型感冒和消化道流感。肠胃炎通常是
  • Ohira–Bestmann反应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又称Seyferth-Gilbert同系化反应芳酮(或醛)与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取代
  • 中岛加工出口区加工出口区高雄园区(旧名高雄加工出口区),为台湾南部由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高雄分处管理的加工出口区,位于高雄市前镇区西北部,凸出于高雄港区因濬港工程所填成之中岛半岛上。
  • 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缩写GIC)又称石墨插层化合物、石墨插层复合物,是由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插入被氧化或还原的石墨层间后形成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
  • 圆密尔圆密尔(英文:circular mil)是一种面积单位,等于一个直径为 1 密尔(千分之一英寸)的圆的面积,相当于 5.067×10(−4) 平方毫米。这个单位的制定和具有圆形截面的电线有关,使用这个单
  •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英语:Minimal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致,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
  • 新仙女木期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是指距今12800年至11500年的一段持续1300年左右的冰期。在此之前地球一直处在温度逐渐升高的间冰期中,由于突然发生了新仙女木事件而导致全球气温骤
  • 蕊木属蕊木属(学名:)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 郭家声郭家声(1869年-1945年),字琴石,本籍直隶武清县(今属天津市)。晚清进士,近代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京师,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癸卯科进士。曾在清朝及北洋政府农工商部任职
  • 贡比拉山贡比拉山(Khumbila)或称坤布尤拉(Khumbu Yül-Lha),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的山峰,其名之雪巴语意是“坤布之神”,被视为坤布区的神山,禁止攀登。贡比拉山南面景观贡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