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双性人

✍ dations ◷ 2024-10-06 09:10:53 #精神双性人
非二元性别(英语:Non-binary gender)、性别酷儿(英语:genderqueer)和X性别(日语:Xジェンダー)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以归类在跨性别的伞式术语之下,因为许多非二元性别人士的性别认同与其指定性别不同,可称为“MtX”或“FtX”。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双性人的性别认同为X性别,或认定自己是跨性别X性别人士。非二元性别可能介于传统定义上男性和女性表现之间(中性),认同两者兼具或两者以上的性别(双性别、三性别、泛性别),认为自己没有性别(无性别、去性别),在两者或以上的性别认同之间流动(流体性别),其他跨性别相关情况、其他无法定义、或自己不去定义...等等。基本上性别认同与性取向或浪漫取向是分开的,非二元性别就和顺性别一样,有各种性取向。非二元性别与特定的性别表现(例如,双性性格)没有关连。非二元性别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各种各样的性别表现,而一些人会拒绝所有的性别身份。术语性别酷儿一词起源于1980年代的酷儿杂志,是非二元性别一词的前身。除了作为伞式术语之外,在西方国家中酷儿是指奇怪、变态的意思,作为违反性别规范界限的人。挑战性别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人经常使用性别酷儿作为自我认同。该术语也应用到了双性性格的性别。这是因为双性性格对应上了社会定义的男性表现和女性表现的混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性别酷儿都认为自己是双性性格。一些性别酷儿认同自己是一个阳刚的女人或阴柔的男人或是X性别与其他的性别结合在一起。许多参考文献中都使用跨性别来包括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和X性别。人权战线基金会使用非二元性别术语去传达“比普遍与二元性别体系相关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现方式更广泛,更灵活的范围”。X性别中存在一些不同性别认同的类别。代表的有四种:混合性别、双性别、流体性别、无性别。其中,双性别或流体性别的性别认同往往是根据时间和场合而变化,流动性较高。当然,没有人有必要接受这四种类别的约束。混合性别(Demigender)是一个人的性别认同,部分或大部分是一种性别,同时又有另一种性别混合在一起。在这个性别中有数个子类别。例如不讨论出生时的指定性别,一个半男性,至少部分认同自己是个半男性,其余的部分可能会认同自己是其他的性别(流体性别或无性别)。混合性别人士可能认同自己是“泛性别”(Pangender),认为自己有任何性别,是所有或多种性别特质的混合体。这其中并不一定是传统的二元性别。无性别(Agender)没有发育性别或认为自身不属于任何一种性别,对任何性别认同都没有归属。无性别者认为自身不存在性别这一属性,或认为性别不是自身的核心特质。无性别者有时也使用“没有性别”(genderless)或“去性别”(ungendered)等类似词语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不认同传统二元性别观念的无性别者也会使用“中性”(Neutrois)一词。无性别没有特定的人称代名词,通常还是使用单数的形式,但不是默认的。双性别(Bigender)是包含两种性别身份或性别表现的性别认同。双性别通常认为自己既是男性又是女性,是男女两种性别的结合体,可以同时具有两个不同的性别认同或在两者之间切换。双性别并不一定是男女各占一半的均匀混合。这与认同为流体性别不同,因为那些认同为流体性别的人可能不会在任何固定的性别认同之间来回切换,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经历整个认同范围或光谱。流体性别(Genderfluid)认为自己的性别认同是动态变化的,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一种,而是在两者或以上的状态之间流动。这一流动是在连续的性别认同光谱上变化的,不一定是传统性别。性别流性人认为自己在连续的性别光谱上没有确定的位置。流体性别人士可能认同自己是“双性别”,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转换,以及或者是“三性别”(Trigender)认为自己同时是男性、女性和X性别,是这三种性别的混合体,可以在三者之间切换。X性别认同的人可自认为是泛性恋、无性恋、性单恋等非传统性倾向。因为为社会上普遍没有对双性人建立性别角色,所以没有双性人同性恋,也不一定会将一位男性或女性与一位X性别的恋爱当作异性恋。尽管他们的性别认同是X性别,但他们常常面临根据指定性别的异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的性倾向指定。换句话说,对于性别认同不是男或女的X性别来说,性取向意味着理论上不太会认同自己是异性恋或同性恋。

相关

  • 电池电池,一般狭义上的定义是将本身储存的化学能转成电能的装置,广义的定义为将预先储存起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外用电能的装置。因此,像太阳能电池只有转化而无储存功能的装置不算是电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经典逻辑经典逻辑(英语:Classical logic),又称古典逻辑,标识已经被最深入的研究和最广泛的使用的一类形式逻辑,也被称为标准逻辑(standard logic)。经典逻辑被特征化为一些性质,非经典逻辑缺
  • 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也称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
  • 外消旋体外消旋混合物(英语:racemic mixture、racemate,或称为 外消旋体)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第一个制得的外消旋体是路易·巴斯德制得的酒石酸的外消旋混合物
  • 尢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三个(三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尢部归于三划部首。尢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利奥波德二世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1747年5月5日-1792年3月1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倒数第二任皇帝(1790年-1792年在位),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他也是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的
  • 巴什基尔族1,584,554巴什基尔人(巴什基尔语:Башҡорттар başqorttar)是一个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突厥民族。此外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以及俄罗斯的彼尔姆边疆区
  • 反出生主义反出生主义(英语:Antinatalism),或称反生育主义、反生主义,是对生育持有否定意见的哲学立场。叔本华、萧沆、大卫·班奈特(英语:David Benatar)被认识为反出生主义的支持者。不少反
  • 臭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实现烯烃官能团向醛酮官能团转化的手段之一。烯烃的臭氧化反应最早于1840年由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发现。在有机化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