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麟佐之乱

✍ dations ◷ 2025-08-13 00:53:22 #李麟佐之乱
李麟佐之乱,又名戊申乱(무신란)、岭南乱(영남란),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场反对朝鲜英祖的叛乱。这次叛乱发生在1728年(英祖4年),持续了17天,最终以失败告终。辛壬士祸后,少论派分裂为缓和派的缓论(완론)和激进派的峻论(준론),缓论派以朴文秀等人为首,峻论派以李麟佐、沈维贤(朝鲜语:심유현)、金一镜等人为首。峻论派在英祖即位后失势,李麟佐便秘密勾结峻论派和南人党,阴谋发动叛乱。1728年,李麟佐与金宁海、郑希良一起发动叛乱,攻破清州,诛杀李凤祥。李麟佐自称大元首,向四方发出檄文,声称景宗是被英祖和老论派毒死的,拥戴昭显世子的嫡孙密丰君李坦为国王。李麟佐叛军身穿丧服,以示对景宗之死的哀悼。平安兵使李思晟、摠戎使金重器、禁军别将南泰征皆与之通谋,内外相应。沈维贤(朝鲜语:심유현)和朴弼显窃取了炸药,图谋炸毁弘化门、敦化门以接应叛军入宫。少论派元老崔奎瑞得知后,向朝廷告变,计划流产。朝廷派遣兵曹判书吴命恒(朝鲜语:오명항)为都巡抚使,率领官军前去镇压。叛军以清州为根据地,一度威胁到周边的镇川、竹山(朝鲜语:죽산군)、安城等地,但最终在短时间内被镇压。李麟佐等首犯被押送汉阳(今首尔)处死,密丰君李坦也被赐死。在此次叛乱中,叛军控制了十三个郡,主要集中于全罗道地区,叛军还在京畿道、忠清道以及庆尚道南部获得了广大的支持。叛乱被平定后,朝廷在大邱的南门外竖立平岭南碑。此次叛乱使少论派中的峻论派势力覆灭。虽说少论派中的缓论派在镇压叛乱中立下功劳,但叛乱的大部分人士是峻论派,故而少论派势力受到了打击,此后政权大体上被老论派掌握。

相关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学名:Cronobacter sakazakii)属于肠杆菌科克洛诺菌属,旧属肠杆菌属,2007年获《国际系统及演化微生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 分子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黑曲霉黑曲霉(学名:Aspergillus niger)是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曲霉属的一种真菌,可生长在土壤、粮食、药材、虫体、枯枝落叶、动物粪便、地下电缆麻、猕猴桃汁、霉腐物及各种材料的基物
  • 菲利普·安德森菲利普·安德森(英语:Philip Anderson,1923年12月13日-),美国物理学家。 物理上,在反铁磁性、高温超导等领域有重大贡献。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内维尔
  • 中国帆船中国帆船,或称中式帆船,是历史上于东洋水域被广泛使用的帆船,可归类为东洋帆船的一种。文献中的中国帆船首次出现于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时中国帆船设计4个
  • 流体镶嵌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英语:Fluid mosaic model)由S. J. 辛格(英语:Seymour Jonathan Singer)和G. L. 尼克森(英语:Garth L. Nicolson)提出,主要指生物膜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磷脂双
  • 饱和效应饱和,饱和度,不饱和或不饱和度可以指:
  • 光锥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锥(英语:Light cone)是闵可夫斯基时空下能够与一个单一事件通过光速存在因果联系的所有点的集合,并且它具有洛伦兹不变性。光锥也可以看作是闵可夫斯基时空下的
  • 索额图希福 (叔祖父) 索尼 (父) 富察氏 (生母) 帅颜保 (族叔) 噶布喇 (兄) 心裕 (弟) 法保(弟) 赫舍里氏 (妹,夫安和亲王岳乐) 赫舍里氏 (姐妹,多罗贝勒察尼) 格尔芬 (子) 阿尔吉善